“雙面”ETF分紅:營銷熱詞與收益噱頭?

21世紀經濟報道 黎雨辰 北京報道

隨着紅利策略在2024年的大火,高分紅策略正逐步從A股資產端傳導至作爲投資工具的ETF之中。

6月底7月初,公募市場上一批ETF集中開啓了“紅包放送”。

僅在7月5日一天,便有三隻ETF同日披露了分紅公告。而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5日,年內已分紅或發佈了分紅公告的ETF已達到28只。還有一批成立時間較早的ETF主動調整收益分配方案,使其向更高頻的分紅模式傾斜。

二季度以來,分紅更是成爲了一批新成立紅利類ETF或寬基ETF的營銷“熱詞”。“月月分紅”、“強制分紅”的標籤,爲基金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目光。

事實上,區別於投資股票,基金分紅的本質是將一部分淨值轉換爲現金資產返還給投資者,因而分紅本身並不會爲基民創造額外價值。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高頻分紅不僅能成爲“校準”ETF與基準指數擬合度的手段,通過化身一種“現金流產品”,在通縮環境延續、紅利風格佔優的市場,穩定分紅的ETF通過搭建起股息穩定流向投資者的橋樑,一定程度上帶來投資者獲得感的提升。

ETF成“分紅新秀”

新“國九條”強調上市公司現金分紅以來,在公募市場上,愈來愈多的基金也開始不約而同地在分紅上做起文章。據統計,截至7月4日,年內公募基金合計分紅金額已接近900億元。

而在債基這一分紅主力之外,ETF在2024年成爲了市場上的分紅“新秀”。

7月5日,3只ETF同日披露了分紅公告。其中寶盈華證龍頭紅利50ETF計劃每10份分紅0.1元,紅利發放日爲7月9日;景順長城中證滬港深紅利成長低波動ETF則公告了A類份額將每10份分紅0.243元;博時中債3-5年政策金融債ETFA類份額每10份分紅0.042元。

Wind統計顯示,如算入上述剛披露分紅計劃的3只ETF,2024年剛剛過半,年內實施了分紅的非貨ETF已達到28只,距離2023年全年32只ETF分紅的數量已十分接近。而在2022年全年,進行了分紅的ETF僅有17只。

不僅分紅ETF的數量在增加,ETF在分紅條款的規則設計上也“卷”了起來。以紅利和寬基ETF爲首,年內一批“定期強制評估分紅”的基金正在不斷涌現。

7月3日,摩根資產管理髮布公告稱,摩根中證A50ETF成立以來首次強制分紅,此次分紅金額爲每10份基金份額分紅0.094元,現金紅利將於7月11日發放。

從基金合同來看,摩根中證A50ETF擁有“季度強制分紅”條款——在每季度最後一個交易日,若ETF相對標的指數的超額收益率爲正,基金便會強制分紅,收益分配比例不低於超額收益率的60%。

而年內,更有兩隻ETF開創了ETF“月月分紅”的先例。於5月15日上市的國泰國企紅利ETF,曾先後在5月31日和6月18日接連完成了兩次分紅,且分紅金額有所遞增。基金合同顯示,國泰國企紅利ETF每年最多可分紅12次。

在上市滿三個月後,萬家中證紅利ETF的首次月度分紅也在不久前正式落地。5月29日,基金髮布了2024年第1次分紅公告,宣佈基金計劃每10份分紅0.03元,在6月4日正式發放。

一些成立時間較早的ETF則“與時俱進”,在年內修改了上調了分紅評估頻次。例如6月末,華安上證180ETF公告將召開持有人大會,審議將分紅次數由每年最多分配4次提升至12次。此前,招商中證紅利ETF、匯添富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投資ETF等發佈了調整收益分配方案的公告,宣佈此後對超額收益進行評價的頻率提升至逐季或逐月。

當前,2024年內已有7只ETF分紅已超過2次。由於天然具備超額來源暨分紅條件,紅利類ETF成爲了積極分紅基金中的絕對主力,如招商中證紅利ETF、國泰上證國企紅利ETF和萬家中證紅利ETF等。此外,數只跟蹤中證A50、滬深300等熱門指數的寬基ETF,也均在“年內已分紅基金名單”中榜上有名。

在累計分紅比例上,平安MSCI中國A股低波動ETF2024年內分出了16.9%的淨值規模,位居首位。但考慮到該基金2022年以來長期未進行分紅,如僅看近兩年分紅較爲規律的基金,嘉實滬深300紅利低波ETF今年則暫時以9.93%的分紅比例居首。工銀滬深300ETF緊隨其後,年內分紅比例已達到基金淨值的6.4%。

ETF高分紅意義幾何?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月來部分基金的營銷中,“高分紅”更是成爲了基金區別於的同類產品的差異點、競爭點。

記者注意到,在摩根A50ETF發行伊始,公司打出的口號便是“會分紅的A50”,強調在首批上市的A50ETF中,該基金是唯一一隻強制分紅的產品。截至7月4日,基金最新的規模38.12億元,在首批成立的10只A50ETF中排名第二。

“月月可分紅”同樣成爲萬家中證紅利ETF的營銷關鍵詞。無獨有偶,在國泰中證國企紅利ETF的一場宣傳直播中,基金公司也指出,月月分紅是該基金的“最大特色”。

實際上,區別於股票分紅,基金分紅的原理使其並不會真正增加投資者的收益——基金的分紅通過降低基金淨值,把一部分資產提前以現金形式返還投資者,更像是把錢“從左口袋流向右口袋”。

那麼,如何理解高頻分紅ETF對投資者的實際助益?

一位權益類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紅利產生的根源在於上市公司的現金流,而ETF在調整分紅機制後,會更像是一隻“定期現金流產品”。比起帶來額外收益,其更多的作用是在於提供高頻次的現金回報,在相對震盪的經濟環境中幫助投資者更爲穩健地將收益“落袋”。

“在一個偏通縮的環境下,當前的現金肯定是比未來的現金更值錢。”該基金經理稱。

在萬家基金的一條視頻號宣傳中,公司對萬家中證A50ETF採用月度評估分紅機制,所給出的原因也較爲相似:“低門檻高頻率的分紅機制可以爲投資者提供穩定的現金流,讓大家能夠切實獲取上市公司賺取的真實利潤。”

“很多客戶曾跟我們講,自己在每季度末存在支付房租、支付孩子輔導班費用的壓力,如果我們能通過基金分紅的方式幫其緩解季度末的一些現金開支,那他們也會更願意去承擔一些股票市場的波動。”摩根中證A50基金經理韓秀一此前曾向記者表示。

強制分紅對於基金經理而言,有時也會成爲投資行爲的“控制栓”。韓秀一同時指出,基金經理在處置產品時往往也會面臨考驗人性的抉擇,如及時止盈等。而強制分紅制度的應用,可以確保基金分紅的頻次與水平,幫助客戶去更好地持有A股。

從合同履行的角度,一家旗下擁有定期評估分紅型ETF的公募人士還向記者表示,由於ETF的職能是緊密跟蹤指數基準,而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往往是淨價指數,因此當基金計入成分股股息後,會天然產生超額收益。在這一前提下,ETF進行分紅,也是爲了基金的淨額增長率更貼近同期的標的增長率,不過基金公司仍應該向投資者充分提示,基金淨值將在股息被分配後出現下調。

從長遠來看,前述基金經理也向記者提示道,基金選擇高頻分紅,是配合紅利佔優的市場環境推出的策略。“沒有哪個經濟體會長期處於通縮的環境。假設未來市場環境重新切換回成長風格佔優,基金可能也會對收益分配策略再度進行調整。”他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