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甜!河南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人民網鄭州12月12日電(侯琳琳、宋芳鑫)12月12日,“河南省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十週年”新聞發佈會在鄭州舉行。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河南作爲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核心水源區,十年來,河南強化南水北調生態環境保護,保障“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如何做?有何成效?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志輝表示,河南頒佈實施《河南省南水北調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系統規劃推進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生態安全保障行動,把南水北調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省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重要內容,堅決守好“一庫碧水”“一渠清水”。統籌推進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一體保護,強化工業源、農業源、生活源協同治理,保障了丹江口水庫陶岔取水口和總乾渠出省境水質持續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標準。

“同時,河南堅持系統保護,守牢水質安全底線,強化源頭保護。認真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嚴格環境准入,堅決杜絕污染項目落地;加強丹江口庫區及上游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確保入庫河流水質達標。持續防污治污。對入庫、入河排污口逐一開展溯源排查,完成庫區499個排污口分類整治。”劉志輝介紹,此外,河南緊盯城鄉黑臭水體,加快補齊污染處理設施短板,丹江口水庫水源區六縣畜禽糞污處理利用設施配套率達99%以上。嚴格監測監管。以渠首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實驗室爲依託,開展水質全天候監測,確保監測數據“有所出、盡所用、皆可信”。強化以隔離帶爲代表的“物防”、以視頻監控智能化提醒爲手段的“技防”、以人工巡查爲重點的“人防”,建立2300餘人的護水員隊伍,實現水源保護區重點部位全時段、全方位、全覆蓋監管。

針對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河南以示範創建帶動庫區整體生態保護水平提升,欒川縣、西峽縣、淅川縣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欒川縣、鄧州市成功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科學劃定丹江口水庫1595平方公里、總乾渠971平方公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在保護區邊界建設圍網4.6萬米,設立禁航標誌6000米,實現丹江口水庫和總乾渠保護區範圍警示標誌全覆蓋。

河南強化隱患排查整治。科學開展水源區內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重點抓好“一廢一庫一品”環境監管和風險防控。加強應急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組建應急救援隊伍,探索了“一河一策一圖”南陽實踐經驗,形成跨區域、長戰線、多點位的環境應急處置河南樣板。

“南水北調工程事關戰略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增強做好南水北調生態保護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堅持‘建好防線、管好沿線、守好底線’,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劉志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