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農業農村局退休幹部陳定全:永不停歇的水稻育種人

2014年退休以後,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農業農村局原高級農藝師陳定全放棄了養老享清福的日子,延續自己從事了幾十年的糧油育種和水稻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研究工作,繼續奔走在廣袤的田野間,尋找種源、走訪農戶、下田試驗……推動“王家貢米”系列地方特色自主選育品種實現高產增收,帶領種糧羣衆蹚出了一條育種新“稻”路。

1950年3月,陳定全出生在昭化區一個貧窮農村家庭。“常年吃不飽飯,身體差。上學那十來年,學費全靠東拼西湊和學校減免。”陳定全回憶。1977年從四川綿陽農學院畢業後,陳定全就回到家鄉昭化區衛子鎮從事農業工作,幾十年如一日專注於糧油育種和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研究推廣。但沒有選育出一款優質的水稻品種一直是他的心病。

早在1300多年前,陳定全的家鄉昭化區衛子鎮便開始種植王家貢米,該品種對生長環境有特殊要求,其抗稻瘟病能力較弱。退休以後,陳定全用兩年時間跑遍湖南、廣東、浙江等地的10餘家科研單位和20餘個稻米主產區。白天與科研院所的研究員一起下田試驗,晚上則向專家教授們學習求教。

“2019年10月28日,在開完一個學術會議後,我和袁隆平暢聊了4個多小時。也是從那時起,王家貢米優質水稻科研育種團隊和袁隆平所在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建立了技術合作關係。”陳定全回到衛子鎮後,開始在自家承包田內進行水稻育種試驗,每日下田間進行配組篩選、核產記錄、分析建檔,雙腳一整天都泡在泥水裡,與蚊子相伴是家常便飯。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0年,王家貢米種子搭乘長征五號進入太空誘變育種,利用航天育種材料配置雜交組合選育出3個穩定品種進入省級水稻預試,水稻畝產量由過去的600斤躍升至1000斤以上。

2022年,年產5000噸王家貢米精加工項目在衛子鎮順利落地。2023年底,遍佈昭化區12個鄉鎮的32個綠色高質高效生產示範基地全面建成。“曾經動員農戶種植王家貢米很難,難在畝產低、不掙錢。現在我們通過‘公司+農戶’訂單制生產模式,實現年平均種植面積3萬餘畝,成立產業龍頭企業4家、專業合作社20個,9300餘戶種糧戶平均年增收2000餘元。”陳定全說。

在陳定全看來,培育一個優質的水稻品種,需要經過長年的艱辛付出,從育種到收割,每一個階段都很重要,風吹日曬都不能停歇。“只要身體允許,我會繼續耕耘在田間地頭。”(經濟日報記者 劉 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