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影帝打不過古天樂,那個炮轟全國的高羣書,這次栽了個大跟頭
2023年8月底,諾蘭的新片《奧本海默》上映。
導演高羣書看完後久久不能平復,他在個人社媒上敲下一段話,振聾發聵:
“如果中國任何一個導演說面對奧本海默說不羞愧,那就是XX。”
表面上是誇獎諾蘭,實則是一炮轟向了所有中國導演。
這其中有對諾蘭的讚美,有對國內同僚的羞愧,當然也有敢怒罵所有中國導演的底氣。
敢開罵整個圈子,高羣書又是何許人也呢?
這個名字對電影圈並不瞭解的讀者或許不熟悉,但提起他的導演代表作《風聲》,那絕對是華語電影史中的精彩一筆,同樣也能代表諜戰類型的巔峰。
的確,倘若高羣書一直保持《風聲》的水準,那他的言論即便再刺耳,也沒有人敢說一句。
可問題是,《奧本海默》上映後不久,高羣書自己的導演電影《刀尖》就緊隨而至。
作爲剛剛炮轟全國的高羣書出品,再加上勢頭正盛的張譯主演,自然引得不少吃瓜羣衆關注。
可最後的結果卻打了臉。
票房5182萬隻有半個億,口碑更是稀碎只有5.2分不及格,甚至不少慕名而來的觀衆看完後直接破口大罵。
高羣書這個名字,也被歸到了那句羣嘲的範圍。
前腳傲視羣雄仰天笑,後腳就栽了個大跟頭。
但高羣書的糟心事還沒完,因爲他的下一部電影又上映了。
結果比《刀尖》還慘——
《三叉戟》
Three Old Boys
本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在2020年就上線過陳建斌、董勇、郝平主演的劇集版,成績和口碑都非常不錯。
而電影版《三叉戟》陣容更強大。
黃志忠、郭濤、姜武三人坐鎮,再加上金士傑、韓庚、歐豪、魏晨、包貝爾等等20多位明星加盟。
而且黃志忠坐擁飛天、金鷹、白玉蘭三大視帝,姜武手握長春電影節、夏威夷國際電影節影帝,郭濤是上影節影帝。
再加上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影帝金士傑。
完全是四帝同框,含金量拉滿。
該片早在2019年就開機次年1月份殺青,按理說應該和劇集版是前後腳。
可惜因爲題材原因,《三叉戟》陷入難產,原計劃2021年上映又突然沒了音訊,直到今年才正式上映。
從2020年1月殺青到2024年5月份上映,憋了4年時間,《三叉戟》票房表現如何呢?
昨天,《三叉戟》上映了。
作爲一部新片,首映日只有區區536萬票房,甚至連已經上映將近一個月的《末路狂花錢》和《九龍城寨》都沒打贏。
本來想在冷門檔期炸個魚,沒想到自己是個蝦米。
到今天週末也沒出現奇蹟,雖然排名沒下降但也沒提升,截止到發稿前累計票房只有826萬。
媒體預測在4500萬左右,比《刀尖》還慘。
明明有劇版提前打好基礎,陣容上也囊括老中青三代,四大影帝齊聚一堂,再加上高羣書出品。
怎麼《三叉戟》卻落得這般田地呢?
看完後不得不說一句——
高羣書成也自戀,敗也自戀
《三叉戟》的故事很簡單,就是三位即將退休的老警察扳倒一個新型犯罪集團的故事。
黃志忠、姜武、郭濤分別飾演三叉戟的大背頭、大棍子和大噴子。
電影開始先是講了一個小故事:
二十年前一個叫二冬子的線人對警察倒戈相向,殺了一名刑警後被大棍子一槍爆頭,城市歸於平靜。
二十年後,三人年事已高都到了快退休的年紀,而這時突然有人匿名舉報,發生了一件涉案金額高達3000萬的境外洗錢案件,在大背頭的號召下,老哥仨集結成立專案組,大家各顯其能順藤摸瓜,很快就找到了洗錢團伙的老巢,繳獲4億的贓款。
這一段單獨拿來看效果非常好。
高羣書的聲光電很成熟,鏡頭張力很強,剪輯凌厲,幾位老演員的狀態也非常帶勁,整個觀感像是喝了一口老酒,又衝又辣。
就連包貝爾都沒有掉隊,偶爾掠過的周雲鵬也是錦上添花,幽默感十足。
然而隨着第二幕開始,電影突然陷入了無休止的混亂狀態中——
說這40億隻是冰山一角,背後還有一條大魚沒有浮出水面,老哥仨攔着上級的結案要求,繼續深度挖掘查案。
而另一頭,新登場的混混“小青”開始製造混亂,先打了黃毛,又跟鬼哥交惡,同時警方又查到一個涉案車輛與鄭光明有關,鬼哥又派黃毛的相好仙人跳擦屁股。
看到這裡你肯定會一頭霧水吧?
什麼小青?黃毛?鬼哥?鄭光明?還有黃毛的相好?
沒關係,因爲我看到這裡也是一頭霧水,需要全神貫注,全速燃燒腦細胞,一邊觀看一邊解讀人物關係才能勉強看下去。
但也承認我沒看懂。
從第二幕開始,電影突然轉向了政治驚悚。
從一件小事輻射到商、政、黑、白,出場人物一個又一個,每條人物線都錯亂複雜,就連三位主角也開始發展個人線——
大背頭的兒子被騙到了涉案公司,大棍子有愛而不得的白月光,大噴子和鄭光明是好友互相利用。
另一頭,大boss老黃(金士傑飾)出場,剛出來就在懲罰女秘書,又馬上和鬼哥倒戈,小青又是他的乾兒子,而小青還想謀反當老大,警隊那邊又冒出一把保護傘。
就連弟中弟小黃毛都和相好有一段生死別離的劇情。
當你腦子開始嗡嗡轉時,結局又爆出猛料,大背頭和小青與20年前的二冬子之死都有關係……
懵了沒?
沒事,我也懵了。
高羣書似乎根本不在乎觀衆死活,一股腦將整本書都塞進了鏡頭中,新人物扎堆出現,而且每個人背後都似乎掩藏着不少故事,敘事角度都是事件發生的中段開始的。
只給你一個過程,剩下的自己腦補。
不斷出現的新人物+錯綜複雜的關係線+自行腦補的劇情。
亂,是我看《三叉戟》最大的感觸,甚至走出影院之後,我連整理劇情大綱的邏輯都尋找不到。
或許它根本就沒有邏輯。
高羣書犯了自戀的毛病。
他希望能像諾蘭的《奧本海默》一樣,每個人物都是立體複雜的,筆耕不輟地放肆浸染,卻忽略了最基本的邏輯也絲毫不顧消費者的觀感。
而且看完全片後我發現,開場的40分鐘其實可以做序幕來看的,只是交代了背景與老哥仨的性格,完全可以壓縮時長。
可導演卻任由其發展,消耗了近一半的時長,以至於後半段信息量暴漲時長卻不夠,擠來擠去成了一鍋八寶粥。
這個想要,那個又不想刪,貪多嚼不爛!
而這也是大多數觀衆給差評的原因:
太亂了,根本看不懂。
這種亂不是燒腦,而是導演都沒弄清楚如何把故事更清晰地講述出來。
更恐怖的是,這還是高羣書進行“降維”過的版本,倘若原版上映,怕是要挑戰“世界十大燒腦片”?
再者,表演也有吊車尾。
歐豪的小青出場就崩了,明明是國內的小混混,卻能看出濃烈的好萊塢痕跡,癲狂的狀態與做作的肢體,簡直是對小丑的拙劣模仿。
他越是裝狠我越想笑,海清看完都要覺得油。
韓庚與魏晨的對峙戲份我都看笑了。
明明一個警察隊長一個政委,但感覺卻像是綜藝上的即興表演,努力扭曲着五官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演技炸裂”。
結語
當然,要說《三叉戟》爛也不至於,但要誇它好也違心。
如果把後半段都刪除,只留前40分鐘當成短片看,我絕對會給五星好評,高羣書的底子還在,鏡頭沉浸感十足,三位演員的演技也有代入感。
可就毀在了後半段上,亂到無從說起,甚至都不知道誰是主角。
或許吧,看完觀衆的真實口碑後,高羣書也能效仿好萊塢來個“導演重剪版”?
至少就能和國內導演們區分開,和國際接軌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