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R體積小又安全 專家:未來可引進
美國加州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2022年首度從核融合反應中達成「能量淨增益」,該技術被認爲可能爲電力來源帶來變革。(美聯社)
SMR(新式核電)VS.傳統核電
在全球淨零目標下,功率小、體積小、建造快速的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成爲低碳新能源希望。專家指出,有些型式SMR產生的核廢料僅有傳統核電廠的1/4左右,適合未來我國引進。
SMR因小型化、佔地面積小,場址選擇彈性就大。尤其在覈能安全方面,SMR因機組功率小、設計精簡,加上冷卻劑可用液態金屬,氣體和融鹽等,可大幅降低喪失冷卻水導致燃料破損的輻射外泄風險。在建造時程上,一般來說,SMR興建只要4到5年,也比傳統大型核電廠5到8年來的快。
目前美國、英國、加拿大、中國大陸、俄羅斯、法國、日本、南韓、印度與阿根廷等國家,都有推動進行相關SMR計劃,大陸及俄羅斯並已有商轉發電。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指出,SMR體積小,本質上安全,萬一發生冷卻水外泄,也可以採用空冷方式,所以安全性提高。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核廢料部分,他說有不同形式,像是Xe-100(採高溫氣體冷卻)大量採用石墨材料,核廢量較大,可是Natrium(採液態鈉冷卻)則僅有傳統核電廠的1/4左右,是臺灣可以參考引進的型式。
不過,目前SMR技術尚未完全成熟,葉宗洸對此表示,目前要觀注美國的奇異與西屋公司進行的SMR計劃,它們預計可在2028年完成測試,正式商轉落在2030年後,如果可行就可以引進。
對於臺灣能不能參與美國與菲律賓合作的海外小型核電SMR計劃,利用海底電纜高壓直流電運輸來臺。葉宗洸直言並不認同,主要還是長途輸送線損大、成本高,不如直接拷貝美菲SMR成功模組,在臺灣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