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分手了,全網恭喜!
不久前滿眼幸福,在牆壁上勾勒出象徵愛情的玫瑰。
轉眼破碎不已,用白色油漆塗抹出無法挽回的結局。
一見鍾情、雙向暗戀、破鏡重圓,最後也難逃異國分手,黃亦玫終於吃上了愛情的苦。
這段感情BE的同時,亦夯實了《玫瑰的故事》的現實質感。
從反純愛瑪麗蘇套路到成人愛情觀念的碰撞,從黃亦玫跌宕起伏的個人成長到鮮明的都市女性羣像,從犀利高頻的金句輸出到文藝感拉滿的名場面洗眼……
明線耀眼的同時,戳中我的還有一條貫穿始終的暗線。
它爲黃亦玫的成長乃至劇中每個角色的人生選擇找到了確切依據——
個體性格和情感模式往往紮根於那片叫原生家庭的土壤。
對女孩而言,原生家庭最普遍的課題在於如何自我養成。
出身書香門第,同樣擁有美貌智識,黃亦玫的人設堪稱完美。
但最讓人羨慕的,還是她被黃家精神富養出的強大人格。
黃母對黃亦玫要求嚴格,卻絕不打着爲你好的旗號,入侵她的私人領域。
希望女兒考研,但不強迫;支持女兒戀愛,只要認真……
黃母的邊界感,給予黃亦玫生長出獨立人格的空間。
黃父亦不曾缺席女兒的成長。
接住家人每種情緒,始終輸出正向反饋,給足了黃亦玫安全感。
生活在愛與自由中,黃亦玫接受的教育不是成爲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成爲自己。
被家人用愛澆灌出的從容自信,在職場中表現爲鬆弛感。
被無辜牽連進他人的感情糾紛,成爲辦公室的話題中心,都以爲黃亦玫會暫避風頭。
誰知她依然打扮得體的去上班,根本不在意外界的議論,不僅用自己的方式擺平紛爭,還順便點醒了別人。
不用老闆Tina開口,她細心到關注Tina的每日幸運色送上白色花束,大膽到化身“間諜”幫Tina弄到意向合作對象的聯繫方式。
可真當Tina希望她利用私人情感服務工作,卻有禮有節當面回絕。
想要就去爭取,想拒絕也大聲說“不”,不自恃清高也不一味諂媚。
黃亦玫自有一套成熟的價值排序體系,目標與底線劃分明確。
感情中,黃亦玫的主體性表現爲高配得感。
與莊國棟的初戀,愛得熱烈,恨也痛快。
確定戀人關係後,二人吃飯偶遇莊母,莊國棟卻謊稱二人是“同事”,黃亦玫一刻沒有猶豫,轉身就走。
兩性關係無比強調情緒穩定的當下,黃亦玫身上仍保有受到傷害後即時表達憤怒的勇氣。
兩人分手的本質原因,是黃亦玫對自我的珍視。
莊國棟脫口而出“你的工作是個助理,沒什麼前途”,先是貶損她的個人價值,後又自作主張,默認日後黃亦玫會跟他永居法國。
黃亦玫“叮”一個冷顫,瞬間明白她爲何愛得如此痛苦——自我不被尊重,選擇權在被剝奪,無形之中她已爲莊國棟磨損自尊。
可在家中,有母親永遠無條件的支持,有父親滿心的柔情呵護,黃亦玫永遠安心地做自己。
愛人or愛己,清醒過來後再痛,黃亦玫也要選擇後者。
值得強調的是,選擇自我不代表自私,黃亦玫的底色是驕傲而非高傲。
不需要通過雌競來凸顯優越感,黃亦玫的明媚熱烈斬男更斬女。
關芝芝把她視作情敵,黃亦玫卻只管爲悲傷的她送上真誠誇獎與甜甜蛋糕。
發現沒?
感知過最純粹的愛,黃亦玫在感情中從不設防。
習慣全身心投入,也因此更容易受到傷害。
可黃亦玫從靈魂中溢出來的生命力,甚至讓隔着熒幕的我都無比心安。
放心看她頭也不回撞南牆,去愛去成長。
與至情至性的黃亦玫相對應的,是看起來冷情冷性的蘇更生。
黃亦玫的主管,時髦靚麗的都市女性。
可在深夜辦公室,因來自“家”卻被她稱之爲“牢”的一通電話,無限壓低嗓音爭辯是她。
在暴風雨夜,藉着雨聲吶喊痛哭也是她。
兩種狀態輕巧勾勒出她原生家庭破碎的形狀,也點破那個殘忍的現實:
即便實現了物理意義上的逃離,原生家庭在心理上的桎梏早已滲入生活縫隙,如影隨形。
它會在某個你以爲已然自由的瞬間,跳出來提醒你從未逃離的事實,類似手機鈴聲突然響起。
會因別人的好意不知所措,在黃亦玫貼近給自己繫上絲巾時,手腳僵硬。
更不知如何對他人釋放善意。
安慰失戀的黃亦玫,憋了半天也只有一句。
可“想哭就去跑跑步”,估計是她一次次嘗試過後發現的最有用的發泄方式。
沒有退路,害怕受傷,蘇更生亦步亦趨,小心翼翼。
高壓的原生家庭,在蘇更生身上軋出破碎又疏離的氣質張力。
無法再承受親密關係中的背叛,更無法從中獲取安全感。
把所有精力投入工作,於她而言,冷漠是性價比最高的自我保護機制。
即便如此,蘇更生的底色依舊溫暖明亮。
一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
黃亦玫情緒失控,嘴上不熟的蘇更生被一個電話喊來。
撩開頭髮輕撫背部,她喂黃亦玫喝水的動作說不出的耐心溫柔。
生長在情感漠視中,蘇更生依舊沒有忘記愛人的姿勢,也因此意外與世界多了一份連接。
從此在一堆工作郵件中,多了黃亦玫的碎碎念。
原生家庭不幸,不意味未來人生只能做無巢的鳥。
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蘇更生提供了另一種解法——做一根輕盈的蒲草,飛出那片藩籬,重新尋找一片土地,紮下自己的根。
不是所有的原生家庭都完美,但其中的愛與痛都成爲了我們成熟的催化劑。
有幸在《玫瑰的故事》看到兩個成長背景如此不同,美得也如此不同的女性角色。
熱情與冷肅、反叛與溫柔、躁動和靜謐,玫瑰與蒲草依偎共生,互相欣賞,亦讓我見證今年最自然流露的女性友誼。
對男性而言,原生家庭裡父親對待母親的方式,往往能影響他的依戀關係。
黃振華,家中長子,懷抱理想投身建築行業,也算做出一番事業。
然而,比起那些爹味十足的男領導,黃振華少了點大男子氣質,多了點少見的利她型人格。
小時候照顧妹妹,爲她擋開爛桃花;大了後陪着爸爸照顧妹妹媽媽,充當家庭潤滑劑;出門在外,是懂得給女士倒熱水的婦女之友。
難怪被揶揄爲“經濟實惠男”……
但黃振華卻能從中讀出褒義,一雙小眼睛裡盛滿真誠。
這超絕鈍感力和事事操心的溫柔性格,哪學的?
請看黃父黃母日常vlog——
父母坐在沙發兩頭靜靜看書的畫面,是鐫刻在黃振華心底的回憶。
他們能攜手走過漫長歲月,也能抵禦一路風雨。
看見妻子同子女拌嘴,即便黃父不認同妻子的理念,也會耐住性子先解決妻子的情緒問題,再解決家庭矛盾。
父母相處的點滴,具象化成黃振華眼中愛情的模樣,也養成了他顧家體貼、善解人意的性格。
他對一身書卷氣的博士白曉荷產生好感,追求她時,勇敢打直球又不失分寸。
打電話改爲發短信,敲一句話得斟酌半晌。
陪忙碌的白曉荷吃食堂,成功把她逗樂。
拜訪白曉荷家長時,他不strong,對看不懂的藝術直言不諱,狂刷好感度。
一套組合拳下來,不得直通he?
尤其是白曉荷趕來照顧受傷的黃振華,我已經和黃振華一塊腦補出他倆婚禮上的捧花顏色了……
但相處下來有些怪,做個對比便知道——
白曉荷把照顧黃振華當成責任,他羞澀地瞄她一眼,她就立馬啓動護工模式。
然而黃振華的父母經常一塊兒繫着圍裙下廚料理。
無需看眼色行事,更不存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印象,兩人一起操持家庭,愛意融進柴米油鹽中,在每個細節汩汩流出。
自小被雙向奔赴的愛耳濡目染,黃振華知道“愛”是你情我願而不是“我應該做的”。
他立即察覺到白曉荷的心意,雖然心懷不捨,還是選擇尊重對方的意願,緩緩離場。
能夠熱絡地與人建立關係,也能適時從關係中退出,安全型依戀人格決定了他的情緒穩定與自洽。
幾集下來,黃振華爲愛遍體鱗傷(物理意義)。
但他沒有因此退縮,療愈自我的過程中,遇見了能與自己產生化學反應的蘇更生。
在有點幼稚有點皮厚,有話直說的黃振華面前,就連蘇更生堅硬的“冷都女”外殼都能被逐漸融化。
她因他開懷大笑,與他展開“小學生式”回合制鬥法。
歡喜冤家式的相處中,兩顆心漸漸靠近,這是黃振華毫無保留坦誠愛人的方式,也是蘇更生重新看見愛並習得愛的過程。
莊國棟則與黃振華不同——精英氣質、高冷神秘。
然而現階段的他適合當暗戀對象,不適合成爲伴侶。
破碎的原生家庭,讓他打心底懷疑親密關係能否長久。
一家三口聚餐,中間隔着老遠的距離,說話都得調大音量。
說着說着父母開始翻舊賬,全然不顧這是他們久違的重聚。
莊國棟習慣了在父母的爭吵聲中閉麥,被動養成了迴避型依戀人格,渴望愛,卻又無法處理親密關係,往往落得兩敗俱傷的下場。
與黃亦玫沉浸在二人世界時,他是有求必應、性張力拉滿的最佳伴侶;踏出二人世界面對現實種種,他卻會選擇逃避甚至冷暴力。
一切以自己的需求與判斷爲基準,歸根結底,是種利己主義。
他沒把黃亦玫介紹給母親,隱瞞出國工作的決定,在黃亦玫的雷區反覆踩踏後,還手動關機,逼得對方崩潰大哭。
這段對話能看出兩人相差甚遠的三觀——
莊國棟想退回到二人世界中,不去聽外界雜音;黃亦玫則想和愛人走向更寬廣的世界。
一個防禦機制全開,一個灑脫不懼受傷,縱然他們深愛彼此,這段感情註定會被消耗蹉跎,走向分離。
值得劃重點的是,《玫瑰的故事》並不苛責任何一方對待情感的方式,也未將所有矛盾歸因於原生家庭——
瞧,就連坦蕩灑脫的黃亦玫也有陷入情緒無法自拔的時刻,“分裂”出雙重人格,大搞破壞。
家庭能影響我們愛人的方式,卻無法爲我們規避傷害,我們都需要用肉身與血淚親自闖一遭,用力愛用力活,凝練出獨屬於自己的生命體驗。
劇中所有人都在爲自己“闖蕩”,角色塑造立體而舒展,人格形成有跡可循,我們能夠勾勒出他們生活的模樣,從中看見自己的影子,真實又戳心——
莊國棟嘗試爲黃亦玫做出改變。
可惜的是,他反覆默唸愛人的需求,卻又在下一次犯了相同的錯誤。
正因爲我們都懂得想要改變潛意識的習性有多困難,他們的抉擇與情感走向才更令人唏噓。
黃亦玫與莊國棟的緣分暫時終結,雖然沒抵達幸福的結局,但他們都通過這段感情習得許多:黃亦玫平衡好愛情與自我的重量,莊國棟知道了愛是兩個人的共進退。
與他們一道,我們都要通過不斷試錯、不斷修煉,一起走向健全的、值得的愛,走向更好的、自洽的自我。
大步向前的過程中,又將邂逅新的際遇——
黃亦玫迎來第二位男嘉賓,將從校園純愛進階到結婚生子?黃振華慢慢療好傷,意識到自己對蘇更生的“別有用心”。
眼前人會是對的人嗎?
我不擔心他們的愛情之路會經歷多少溝坎,只想看他們盡情體驗、暢快去愛。我會應嗑盡嗑……
因爲這兩個有愛之人,不管在外面受了多少傷,總能回到那個療愈的、充滿愛的家,汲取再次出發的勇氣
越說越羨慕……只想立刻馬上加入這個家!
上班愛上領導……
不久前滿眼幸福,在牆壁上勾勒出象徵愛情的玫瑰。
轉眼破碎不已,用白色油漆塗抹出無法挽回的結局。
一見鍾情、雙向暗戀、破鏡重圓,最後也難逃異國分手,黃亦玫終於吃上了愛情的苦。
這段感情BE的同時,亦夯實了《玫瑰的故事》的現實質感。
從反純愛瑪麗蘇套路到成人愛情觀念的碰撞,從黃亦玫跌宕起伏的個人成長到鮮明的都市女性羣像,從犀利高頻的金句輸出到文藝感拉滿的名場面洗眼……
明線耀眼的同時,戳中我的還有一條貫穿始終的暗線。
它爲黃亦玫的成長乃至劇中每個角色的人生選擇找到了確切依據——
個體性格和情感模式往往紮根於那片叫原生家庭的土壤。
玫瑰與蒲草
對女孩而言,原生家庭最普遍的課題在於如何自我養成。
出身書香門第,同樣擁有美貌智識,黃亦玫的人設堪稱完美。
但最讓人羨慕的,還是她被黃家精神富養出的強大人格。
黃母對黃亦玫要求嚴格,卻絕不打着爲你好的旗號,入侵她的私人領域。
希望女兒考研,但不強迫;支持女兒戀愛,只要認真……
黃母的邊界感,給予黃亦玫生長出獨立人格的空間。
黃父亦不曾缺席女兒的成長。
接住家人每種情緒,始終輸出正向反饋,給足了黃亦玫安全感。
生活在愛與自由中,黃亦玫接受的教育不是成爲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成爲自己。
被家人用愛澆灌出的從容自信,在職場中表現爲鬆弛感。
被無辜牽連進他人的感情糾紛,成爲辦公室的話題中心,都以爲黃亦玫會暫避風頭。
誰知她依然打扮得體的去上班,根本不在意外界的議論,不僅用自己的方式擺平紛爭,還順便點醒了別人。
不用老闆Tina開口,她細心到關注Tina的每日幸運色送上白色花束,大膽到化身“間諜”幫Tina弄到意向合作對象的聯繫方式。
可真當Tina希望她利用私人情感服務工作,卻有禮有節當面回絕。
想要就去爭取,想拒絕也大聲說“不”,不自恃清高也不一味諂媚。
黃亦玫自有一套成熟的價值排序體系,目標與底線劃分明確。
感情中,黃亦玫的主體性表現爲高配得感。
與莊國棟的初戀,愛得熱烈,恨也痛快。
確定戀人關係後,二人吃飯偶遇莊母,莊國棟卻謊稱二人是“同事”,黃亦玫一刻沒有猶豫,轉身就走。
兩性關係無比強調情緒穩定的當下,黃亦玫身上仍保有受到傷害後即時表達憤怒的勇氣。
兩人分手的本質原因,是黃亦玫對自我的珍視。
莊國棟脫口而出“你的工作是個助理,沒什麼前途”,先是貶損她的個人價值,後又自作主張,默認日後黃亦玫會跟他永居法國。
黃亦玫“叮”一個冷顫,瞬間明白她爲何愛得如此痛苦——自我不被尊重,選擇權在被剝奪,無形之中她已爲莊國棟磨損自尊。
可在家中,有母親永遠無條件的支持,有父親滿心的柔情呵護,黃亦玫永遠安心地做自己。
愛人or愛己,清醒過來後再痛,黃亦玫也要選擇後者。
值得強調的是,選擇自我不代表自私,黃亦玫的底色是驕傲而非高傲。
不需要通過雌競來凸顯優越感,黃亦玫的明媚熱烈斬男更斬女。
關芝芝把她視作情敵,黃亦玫卻只管爲悲傷的她送上真誠誇獎與甜甜蛋糕。
發現沒?
感知過最純粹的愛,黃亦玫在感情中從不設防。
習慣全身心投入,也因此更容易受到傷害。
可黃亦玫從靈魂中溢出來的生命力,甚至讓隔着熒幕的我都無比心安。
放心看她頭也不回撞南牆,去愛去成長。
與至情至性的黃亦玫相對應的,是看起來冷情冷性的蘇更生。
黃亦玫的主管,時髦靚麗的都市女性。
可在深夜辦公室,因來自“家”卻被她稱之爲“牢”的一通電話,無限壓低嗓音爭辯是她。
在暴風雨夜,藉着雨聲吶喊痛哭也是她。
兩種狀態輕巧勾勒出她原生家庭破碎的形狀,也點破那個殘忍的現實:
即便實現了物理意義上的逃離,原生家庭在心理上的桎梏早已滲入生活縫隙,如影隨形。
它會在某個你以爲已然自由的瞬間,跳出來提醒你從未逃離的事實,類似手機鈴聲突然響起。
會因別人的好意不知所措,在黃亦玫貼近給自己繫上絲巾時,手腳僵硬。
更不知如何對他人釋放善意。
安慰失戀的黃亦玫,憋了半天也只有一句。
可“想哭就去跑跑步”,估計是她一次次嘗試過後發現的最有用的發泄方式。
沒有退路,害怕受傷,蘇更生亦步亦趨,小心翼翼。
高壓的原生家庭,在蘇更生身上軋出破碎又疏離的氣質張力。
無法再承受親密關係中的背叛,更無法從中獲取安全感。
把所有精力投入工作,於她而言,冷漠是性價比最高的自我保護機制。
即便如此,蘇更生的底色依舊溫暖明亮。
一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
黃亦玫情緒失控,嘴上不熟的蘇更生被一個電話喊來。
撩開頭髮輕撫背部,她喂黃亦玫喝水的動作說不出的耐心溫柔。
生長在情感漠視中,蘇更生依舊沒有忘記愛人的姿勢,也因此意外與世界多了一份連接。
從此在一堆工作郵件中,多了黃亦玫的碎碎念。
原生家庭不幸,不意味未來人生只能做無巢的鳥。
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蘇更生提供了另一種解法——做一根輕盈的蒲草,飛出那片藩籬,重新尋找一片土地,紮下自己的根。
不是所有的原生家庭都完美,但其中的愛與痛都成爲了我們成熟的催化劑。
有幸在《玫瑰的故事》看到兩個成長背景如此不同,美得也如此不同的女性角色。
熱情與冷肅、反叛與溫柔、躁動和靜謐,玫瑰與蒲草依偎共生,互相欣賞,亦讓我見證今年最自然流露的女性友誼。
利她與利己
對男性而言,原生家庭裡父親對待母親的方式,往往能影響他的依戀關係。
黃振華,家中長子,懷抱理想投身建築行業,也算做出一番事業。
然而,比起那些爹味十足的男領導,黃振華少了點大男子氣質,多了點少見的利她型人格。
小時候照顧妹妹,爲她擋開爛桃花;大了後陪着爸爸照顧妹妹媽媽,充當家庭潤滑劑;出門在外,是懂得給女士倒熱水的婦女之友。
難怪被揶揄爲“經濟實惠男”……
但黃振華卻能從中讀出褒義,一雙小眼睛裡盛滿真誠。
這超絕鈍感力和事事操心的溫柔性格,哪學的?
請看黃父黃母日常vlog——
父母坐在沙發兩頭靜靜看書的畫面,是鐫刻在黃振華心底的回憶。
他們能攜手走過漫長歲月,也能抵禦一路風雨。
看見妻子同子女拌嘴,即便黃父不認同妻子的理念,也會耐住性子先解決妻子的情緒問題,再解決家庭矛盾。
父母相處的點滴,具象化成黃振華眼中愛情的模樣,也養成了他顧家體貼、善解人意的性格。
他對一身書卷氣的博士白曉荷產生好感,追求她時,勇敢打直球又不失分寸。
打電話改爲發短信,敲一句話得斟酌半晌。
陪忙碌的白曉荷吃食堂,成功把她逗樂。
拜訪白曉荷家長時,他不strong,對看不懂的藝術直言不諱,狂刷好感度。
一套組合拳下來,不得直通he?
尤其是白曉荷趕來照顧受傷的黃振華,我已經和黃振華一塊腦補出他倆婚禮上的捧花顏色了……
但相處下來有些怪,做個對比便知道——
白曉荷把照顧黃振華當成責任,他羞澀地瞄她一眼,她就立馬啓動護工模式。
然而黃振華的父母經常一塊兒繫着圍裙下廚料理。
無需看眼色行事,更不存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印象,兩人一起操持家庭,愛意融進柴米油鹽中,在每個細節汩汩流出。
自小被雙向奔赴的愛耳濡目染,黃振華知道“愛”是你情我願而不是“我應該做的”。
他立即察覺到白曉荷的心意,雖然心懷不捨,還是選擇尊重對方的意願,緩緩離場。
能夠熱絡地與人建立關係,也能適時從關係中退出,安全型依戀人格決定了他的情緒穩定與自洽。
幾集下來,黃振華爲愛遍體鱗傷(物理意義)。
但他沒有因此退縮,療愈自我的過程中,遇見了能與自己產生化學反應的蘇更生。
在有點幼稚有點皮厚,有話直說的黃振華面前,就連蘇更生堅硬的“冷都女”外殼都能被逐漸融化。
她因他開懷大笑,與他展開“小學生式”回合制鬥法。
歡喜冤家式的相處中,兩顆心漸漸靠近,這是黃振華毫無保留坦誠愛人的方式,也是蘇更生重新看見愛並習得愛的過程。
莊國棟則與黃振華不同——精英氣質、高冷神秘。
然而現階段的他適合當暗戀對象,不適合成爲伴侶。
破碎的原生家庭,讓他打心底懷疑親密關係能否長久。
一家三口聚餐,中間隔着老遠的距離,說話都得調大音量。
說着說着父母開始翻舊賬,全然不顧這是他們久違的重聚。
莊國棟習慣了在父母的爭吵聲中閉麥,被動養成了迴避型依戀人格,渴望愛,卻又無法處理親密關係,往往落得兩敗俱傷的下場。
與黃亦玫沉浸在二人世界時,他是有求必應、性張力拉滿的最佳伴侶;踏出二人世界面對現實種種,他卻會選擇逃避甚至冷暴力。
一切以自己的需求與判斷爲基準,歸根結底,是種利己主義。
他沒把黃亦玫介紹給母親,隱瞞出國工作的決定,在黃亦玫的雷區反覆踩踏後,還手動關機,逼得對方崩潰大哭。
這段對話能看出兩人相差甚遠的三觀——
莊國棟想退回到二人世界中,不去聽外界雜音;黃亦玫則想和愛人走向更寬廣的世界。
一個防禦機制全開,一個灑脫不懼受傷,縱然他們深愛彼此,這段感情註定會被消耗蹉跎,走向分離。
值得劃重點的是,《玫瑰的故事》並不苛責任何一方對待情感的方式,也未將所有矛盾歸因於原生家庭——
瞧,就連坦蕩灑脫的黃亦玫也有陷入情緒無法自拔的時刻,“分裂”出雙重人格,大搞破壞。
家庭能影響我們愛人的方式,卻無法爲我們規避傷害,我們都需要用肉身與血淚親自闖一遭,用力愛用力活,凝練出獨屬於自己的生命體驗。
劇中所有人都在爲自己“闖蕩”,角色塑造立體而舒展,人格形成有跡可循,我們能夠勾勒出他們生活的模樣,從中看見自己的影子,真實又戳心——
莊國棟嘗試爲黃亦玫做出改變。
可惜的是,他反覆默唸愛人的需求,卻又在下一次犯了相同的錯誤。
正因爲我們都懂得想要改變潛意識的習性有多困難,他們的抉擇與情感走向才更令人唏噓。
黃亦玫與莊國棟的緣分暫時終結,雖然沒抵達幸福的結局,但他們都通過這段感情習得許多:黃亦玫平衡好愛情與自我的重量,莊國棟知道了愛是兩個人的共進退。
與他們一道,我們都要通過不斷試錯、不斷修煉,一起走向健全的、值得的愛,走向更好的、自洽的自我。
大步向前的過程中,又將邂逅新的際遇——
黃亦玫迎來第二位男嘉賓,將從校園純愛進階到結婚生子?黃振華慢慢療好傷,意識到自己對蘇更生的“別有用心”。
眼前人會是對的人嗎?
我不擔心他們的愛情之路會經歷多少溝坎,只想看他們盡情體驗、暢快去愛。我會應嗑盡嗑……
因爲這兩個有愛之人,不管在外面受了多少傷,總能回到那個療愈的、充滿愛的家,汲取再次出發的勇氣。
越說越羨慕……只想立刻馬上加入這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