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樹木媒合平臺 3年只移植3棵
臺北捷運北環段工程移除不少樹木,北市議員潘懷宗發現「北市樹木媒合平臺」近3年來僅成功媒合3棵樹移植,痛批平臺毫無作用。(臺北市議員潘懷宗研究室提供/張立勳臺北傳真)
臺北捷運北環段正在施工,沿線有上百棵樹遭移除,臺北市議員潘懷宗發現,北市公園處稱公園綠地已飽和,卻又不斷接收移植樹木,他質疑市府安置樹木政策淪爲強迫推銷,更痛批爲保存樹木設立的媒合平臺根本沒有用,近3年只成功媒合3棵樹移植。公園處對此迴應,將優化平臺提升使用率。
北市推動大型工程建設,樹木移植需求量大,自2017年起至今,公園處轄管樹木移植數量達1392株,其中因工程需要而移植的有1010株,佔了70%。
公園綠地皆已呈飽和狀態
潘懷宗指出,北市寸土寸金,根本很難找到合適場地移植樹木,公園處也稱公園綠地皆已呈飽和狀態,沒有可以讓樹木移植的地點,但他發現,捷運北環段工程有257棵樹等待移植,已確定226株會移到捷運北投機廠,剩下31株移往志成公園、士林203公園、臨溪裡活動中心綠地。
他質疑,公園處一方面說綠地已飽和,另一方面又不斷接收樹木移植,市府安置樹木政策已淪爲強迫推銷,甚至因爲找不到移植地點,以感染褐根病、生長狀況不佳、樹皮缺損等種種理由砍除樹木,成了樹木殺手。
安置政策淪強迫推銷
潘懷宗表示,過去北市有「樹木銀行」移植樹木,因公共設施陸續開發已沒有空間,所以改爲「樹木媒合平臺」,但自2016年上線以來,只媒合22件、171株,近3年更只有成功媒合2件、3株,樹木移植大多數仍透過各單位自行協調,他抨擊媒合平臺毫無發揮作用。
對此,公園處迴應,工程施作前各局處有完整規畫,經跨局處協調移植樹木,使樹木媒合平臺使用率較低,另移植樹木的地點不易尋找,必須長時間累積資訊,將優化平臺讓操作更容易、清晰並函請中央機關和市府各單位優先利用該平臺提升使用率,促成土地有綠蔭、樹木有新家的互惠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