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喘口氣 外資昨小回補測水溫

國際資金自10月4日以來,展開對臺股波段賣超,迄今累計調節1,435.94億元,這段期間內,外資除了昨買超0.96億元,就只有22日買超0.11億元。

根據摩根資產管理統計,外資上週全面賣超亞股,包括:臺灣、南韓、印度、泰國、印尼、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一律變成提款機,2018年以來,上述市場僅剩越南獲得國際資金買超。

外資圈人士說,這兩個交易日的買超金額比起其他日子的調節幅度,微乎其微,難以代表外資賣壓已告段落,現階段必須留意的是,若美股可以止跌,國際資金進場臺股逢低承接的意願會強烈一些,且法人資金短線大舉出逃之後,市場也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技術性反彈上,是多頭現在期待所在。

瑞銀證券對臺股年底前指數高點估值是10,500點,但也給市場打一劑預防針,認爲若是中美貿易戰更失控,高稅率產品擴及更多電子消費品,加上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傷害資金流動性,以及新興市場貨幣疲軟衝擊終端需求,以上各項不利條件萬一不幸全都發生,「極悲觀」狀況可能導致臺股指數下修至9,200點。

對照臺股一度回檔至9,400點,大致已反映市場過度恐慌氣氛,臺股短期下檔有限。臺股拚反彈,法人機構當然各顯神通、搶撿便宜。瑞銀證券臺灣區研究部主管董成康指出,在金融、半導體上游、下游電子等領域中,目前最看好受惠美國升息循環的金融類股。

匯豐證券臺股策略分析師陳建名認爲,在電子股獲利能見度好轉之前,資金仍可能撤出電子股。至於對防禦性需求更高的資金,則不妨聚焦高殖利率的大型股,像是臺塑、臺泥、國泰金、中信金等。

至於跌深的被動元件、矽晶圓昨雖都見反彈,但外資研究機構並不建議搶短,理由在於,市場對漲價概念股報價不漲、甚至反轉的觀感仍負面,尤其這些族羣裡絕大部分個股融資水位極高,形成連環套,分析師說,搶短這些個股有一定風險,「手腳要是一慢就會被套,」不是大型國際資金所青睞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