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每年可增160億動能 投信公會力推個人投資儲蓄帳戶

投信公會的TISA帳戶定義是民衆必須持續投資五年以上、且標的是投資上市櫃股票佔基金淨值70%以上的臺股基金、ETF等,爭取列入所得稅法,每年可有額外2.4萬元的投資扣除額。

這次也是TISA第三度闖關,繼2018年及2020年列在金融白皮書上,且去年因財政部認爲不宜,完全未被採納後,投信公會今年堅持要再度在金融總會2021年白皮書中提出TISA機制,今年有明確估計一年可增加160億元的臺股基金規模,爲臺股及臺灣帶來五大好處。

投信公會估計約有60~70萬人會參與TISA的投資,以平均稅率12%估計,一年個人綜所稅少掉19~20億元,但卻能帶來五大好處,其中第一是爲臺股帶來中長期穩定資金,帶動臺股交易量提升。

二是交易量穩定成長,可使證交稅一年增加40億元,即稅收並不減反增;三是可讓投資人養成中長期投資紀律、拉高投報率,強化財務及累積退休金有益;四是臺股退休基金將可落實ESG投資;五是國人錢留臺灣,可扶植臺灣資產管理業,協助臺灣經濟、就業及薪資水準。

由於臺灣加速高齡化,且國人退休金仍存有一定缺口,投信公會以世界銀行都呼籲要建立第三支柱退休金體制,才能達成退休所得替代率70%的目標,日本在2014年推出三種NISA制度,大陸則在2018年開始有類似制度的試點,泰國則是在2020年實施「超級儲蓄基金」,都有提供相關免稅誘因,協助其國人累積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