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衝突孰勝?中國造船廠準備好長期作戰 美國造船業持續萎縮

美國專家認爲,中國造船業規模深不可測,它讓美國造船業相形見絀的程度令人難以置信。圖爲上海長興島上的造船廠正在打造巨型船舶。(圖/中新社)

中國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海岸警衛隊和捕魚船隊,以及龐大的商船隊,這些都增強了中國的海上力量。如同中國把自己變成世界工廠而崛起爲全球大國一樣,眼下中國正從另一項令人矚目的工業壯舉來擴大影響力及軍事實力,那就是成爲替全世界打造船隻的造船大國。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去年全球商業造船有半數以上來自中國,中國已爲全球第一大造船國。西方曾經生產大量船隻,但現在已經衰落。目前除了中國,其餘船隻大部分來自韓國和日本。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高級研究員舒加特(Thomas Shugart)說,中國造船業規模深不可測,它讓美國造船業相形見絀的程度令人難以置信。

報導說,這一造船帝國標誌着中國從內向型大陸國家轉向海洋強國的歷史性轉變,但它的意義遠不止於此。隨着中共着力於重塑世界秩序,爲了戰勝對手,造船業已成爲一項重要戰略資產。

上海長興島造船基地持續擴充,船塢內同時建造商船與軍艦,其造艦能力遙遙領先世界各國。(圖/CSIS)

爲世界製造商船的中國大型造船廠往往也爲中國海軍建造戰艦,在擁有大量訂單的情況下,造船廠大幅擴張,培養大批工人並建立龐大的供應鏈,這一切幫助中國建立起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軍。相較之下,曾經蓬勃發展的美國造船業已經萎縮,有幾家造船廠只有一個大客戶,即美國海軍,而且這些造船廠經常面臨訂單積壓、工人短缺、供應商稀少和成本超支等問題。

美國海軍少將安德森(Thomas J. Anderson)去年5月對美國國會說,中美造船工業基礎的主要區別在於,中國受益於龐大的商業造船業務量。相較於美國政府必須獨自承擔艦船和相關基礎設施的費用。若是發生曠日持久的衝突,中國的造船廠將讓中國海軍擁有明顯優勢。

但是,報導指出,現在美國造船廠連和平時期的需求都難以滿足,潛艇因維修推遲而停駛,新潛艇的建造也落後於計劃,技術人員與幹船塢供不應求,一些關鍵零件只有少數幾家供應商還在供貨。美國戰略人士指出,這種情況尤其令人擔憂,烏克蘭衝突已然暴露出困境:戰爭需要有工業在背後支撐。

如果美國介入臺灣衝突,要阻止中國船隻運送裝備和士兵攻打臺灣,雙方都需要迅速修復艦船重新投入戰鬥。由於現代船廠工人需要長時間培訓,美國很難在戰爭中大幅增加造船產量與維修裝備。

中國的優勢在上海長興島上顯而易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在報告中寫道,長興島正改造爲巨大的造船基地,造船廠隸屬於國企中船集團(CSSC),其客戶包括中共海軍和外國航運公司。CSIS中國實力(China Power)項目高級研究員馮納歐利(Matthew Funaiole)指出,過去商業和軍事領域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界限,而現在造船廠同時建造軍艦與商船,兩者共用造船資源,當外國公司向造船廠付款,其中一部分將被用來再投資這家船廠,新美國安全中心的舒加特認爲,「這有點讓人難以接受」。

報導說,中國海軍擁有370艘戰艦,數量已超過美國海軍,美國海軍擁有比中國更好的艦隊平臺,比如有多艘航空母艦。但越來越多的海軍戰略人士認爲,艦隊規模也很重要,越大越好。

美國海軍部長德爾託羅(Carlos Del Toro)表示,他認真研究造船問題後表示,「歷史證明了一個明確的規律:沒有一個海軍強國在同時期不是擁有主導地位的商業海洋強國,這其中包括在造船業和全球航運業都具備強大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