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近期是否會有衝突 美智庫辯論中 最大變數就是「他」
美國總統拜登在印尼峇里島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後說,他不認爲中國有迫切要侵略臺灣的企圖。(示意圖Shutter Stock)
儘管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及海軍作戰部部長吉爾代最近都曾對中國正在加快武力犯臺的時間表發出警告,不過美國總統拜登在印尼峇里島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後說,他不認爲中國有迫切要侵略臺灣的企圖,然而仍然有一些潛在變數,對此,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邀請專家就中美臺美軍事衝突假設進行辯論。
據《美國之聲》(VOA)17日報導,前美國中央情報局東亞情報官卡爾弗(John Culver)認爲會發生衝突,而臺灣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教授黃介正則認爲不會發生。卡爾弗提出的論點是,他沒有見到任何證據顯示中國對於臺灣統一有壓時間表,或是中國共產黨有必要以武力統一臺灣,儘管中國解放軍一直都在爲武統臺灣進行準備,但數十年來中國的策略仍然是希望通過非軍事方式達到統一的目標。
不過他說,可能導致美中自1979年建交以來臺海現狀無法持續的因素,包括臺海軍力平衡已朝中國傾斜;臺灣內部政治認同的發展使多數人都不願「在任何形式、任何時間表」下與中國統一。
美中戰略競爭臺灣對美國兩政黨吸引力大爲增加,成爲它們是否願意對抗中國的試金石,也因爲美國國內的政治原因,美國現在比以往更願意打「臺灣牌」:但與此同時,中國變得更強大、在軍事上能夠與美國一較長短。
卡爾弗說,現在中國解放軍已經將臺灣周邊軍事化,幾乎每天都有軍機越過海峽中線,他們隨時可讓情勢升級或放緩,包括迫使美國或臺灣「開第一槍」以承擔情勢升級的責任,北京現在對於在面對新的挑釁時如何進一步施壓有更好的理解,這並不意味着它就會侵略臺灣,因爲中國使用武力是有前提的,數十年來它的立場都很明確,那就是隻有臺灣和美國的行動纔有可能導致軍事衝突。
但他說,近來美國似乎改變了原先對此立場的理解,開始認爲中國對臺動武只是時間的問題, 「這反而製造了引發嚴重危機或戰爭」,無論美國原來的目的是否要阻遏戰爭。
淡江大學教授黃介正則是從戰略、軍事行動的操作和決策等層面提出論點,認爲美中或臺海兩岸近期內發生衝突的可能性不高。
在戰略上,臺海現狀符合所有人利益,拜登政府已表明不尋求遏制中國、改變中國製度、不支持臺獨以及沒有與中國衝突的意圖;臺灣政府也表明維持臺海現狀的立場,北京當局也重申和平統一是對臺灣的長期政策。
在軍事操作上,黃介正說,中國解放軍和臺灣的國軍已經數十年沒打過仗,兩軍領導人和決策者必定要思考一旦發生軍事衝突,沒有現代戰爭作戰經驗的軍隊可能面臨的高風險。此外,無論華盛頓對於協防颱灣是採取戰略模糊或戰略清晰,北京的假設一直都是美國會介入臺海衝突,因此解放軍必須思考武力犯臺可能面對的干預。
最後在決策層面上,黃介正認爲,一個已經鞏固權力的習近平不一定會在臺海更冒進,他的優先事項是確保永遠執政以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他或許會與那些可能延緩或破壞“中國夢”的因素進行鬥爭,但軍事衝突或危機不符合他要推動的優先項目,因此習近平相信時間在自己一邊,不需要在2024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前爲臺灣與美國發生衝突,但仍然有些變數。
如果美國新的衆議院議長要訪問臺灣,美、中、臺三方會如何反應?對此,黃介正表示,臺灣沒有立場拒絕這個訪問,不過臺灣政府需要從裴洛西訪問得到教訓。臺灣沒有立場對新議長說:「我們不歡迎你,我們有自己的安全考量。」「我認爲我們會對這個可能的訪問做出正面反應,不過我們必須從那個8月份的那次情況學到教訓,因爲事情可能會比以前更加嚴重。」
美國衆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在國會中期選舉前曾表示,如果他所屬的共和黨贏得選舉,他將以衆議院議長身份訪問臺灣,如今共和黨已經取得足夠席次成爲衆議院多數黨,麥卡錫也是被看好的新議長人選,有分析人士認爲,麥卡錫若成爲議長,他有可能在2023年初訪問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