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也被惹怒!拜登晶片法籠罩失敗陰影 業者陷3大難關
美國晶片法案恐淪爲沒有贏家的失敗政策。(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美國政府正式啓動規模530億美元的晶片法,但因提出申請補助的要求條件過於嚴苛,引發外界抨擊,像是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就直言「有些條件無法接受」。美國財經媒體撰文分析,美國晶片法籠罩失敗陰影,美國目前諸多錯誤做法,讓業者至少面臨三大障礙。
美國財經媒體一篇社評指出,晶片法主要目的在恢復美國晶片製造產能,儘管美國在晶片設計領域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其在全球半導體制造業中的市佔,已從1990年的37%下降到12%左右。然而,美國政府只靠發錢救晶片業絕對不夠,因爲在美國生產晶片,所需的時間比亞洲多出25%、成本高出近50%,就目前情況而言,在美國設廠的業者面臨着三個嚴重的障礙,且都是由美國政府所造成。
第一點是行政手續繁雜加重業者的成本,該文提到,從1990-2020年,在美國建晶圓廠所需的時間平均增加38%,包括業者要通過「清潔空氣法」的審查可能需要18個月;通過國家環境政策法審查,平均更要花四年半的時間,而且還牽涉及到六種聯邦法律,以及各州和地方政府的各項變數。
第二點是美國因爲移民制度斷裂缺少晶片業人才。專家研究發現,如果要完成美國正在進行的晶片廠計劃,技術勞工人數需要再增加30萬人,更何況還有其他新廠要蓋。值得警惕的是,美國在半導體相關領域的碩、博士研究生人數已經停滯了30年,且美國目前的政策,使許多外籍學生在學成後更難在美國居留及工作。
最後一項問題則是政治面,業者若想獲得晶片法鉅額補貼,必須符合諸多新法規的要求,包括優先僱用工會勞工和某些年齡層的勞工,以及得爲勞工提供低廉托育服務等。美國晶片製造業本來就缺乏競爭力,現在又新增許多社會性目標,只會讓該法案籠罩失敗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