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水雉教育園區 今年第1巢下蛋了
臺南市官田區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巡守員22日在下營區發現今年第1巢水雉下蛋巢位。(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提供/劉秀芬臺南傳真)
每年的4月到9月是水雉繁殖季,臺南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巡守員,22日於下營區觀察到今年第1巢水雉下蛋巢位,有3顆棕綠色的蛋,相較去年上半年乾旱讓水雉繁殖期延後,今年水情穩定,第1巢出現時間也回覆到往年4月下旬,園區也提醒民衆勿太近觀察,干擾水雉繁殖孵蛋。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李文珍表示,2021年因爲乾旱,一期稻作休耕,上半年水雉可棲息區域變少,連園區內水池一大半都是乾涸的,水雉棲息地不足,搶不到地盤築巢繁殖,上半年留滯在園區水雉大增,直到5月18日園區內才發現第1巢。
據園區統計,2020年園區水雉繁殖季共有93巢,下了330多顆蛋,最後成功覆育136只水雉;2021年水雉園區內有69巢246顆蛋,最後孵育出61只水雉。
可喜的是,去年底水雉數量調查發現,水雉首度突破2000只,達2252只,可見在公私合力推廣生態保育觀念、友善耕作策略,讓水雉有更多友善環境作爲繁殖棲地,數量穩定成長。
臺南市農業局表示,1998年臺南市開始推行水雉保育獎勵方案,實施巢位補助計劃,搭配友善耕作方式,全市水雉原本只有20餘隻,2020年增加到1723只。
以往臺南市水雉巢位通報數多,補助不足,如2020年通報500多件,只核發450多件,許多農友懶得通報。2021年1月1日農委會林務局實施瀕危物種生態給付辦法,在中央經費挹注下,保育獎勵金增加,還有巡守獎金,農友通報巢數高達709巢、孵化1253只也創新高,市府共發出200多萬保育獎勵金。
今年水雉巢位第1巢已出現,在水雉園區內外都見母鳥搶地盤、公鳥打架求偶畫面,農民也期待今年保育給付方案快點公佈。農業局表示,相關作業程序已準備好了,待中央經費一通過,馬上可以公告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