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濟靠大陸、安全靠美國? 汪曙申:大趨勢下難以持久
▲《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習近平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蔡英文則在前一天的元旦談話,就兩岸關係提出「四個必須」。(圖/記者周書羽攝、新華社)
美國國務院已經批准一項5億美元(約新臺幣154億)的對臺軍售案,內容包括繼續在亞利桑那州培訓臺灣的F-16飛行員,以及提供F-16的後勤支援。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臺美室主任汪曙申投書《環球時報》稱,臺灣社會長期存在經濟靠大陸、安全靠美國的觀點,而且不時出現在媒體輿論當中,這種思維的形成「有特殊的歷史背景和現實考量」,但從大趨勢來看「將難以持久」。
汪曙申認爲,安全靠美國這種思維的形成,主要來自兩個因素,分別是兩岸歷史以及美國因素。他提到,從兩岸的視角來看,臺灣問題是上世紀40年代中後期「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在法理上「兩岸未正式結束敵對狀態」,雖然兩岸經濟社會交流互動十分密切,但臺灣「仍有一些人將大陸視爲威脅」,再者民進黨於2016年5月重新執政後,對內炒作敵視大陸的整體氛圍,對外把美國作爲最關鍵的安全依靠,這也「加劇了臺海地區的安全困境」。
至於美國因素方面,汪曙申指出,1949年國民黨來臺後「美國即是臺灣最主要的盟友」;1979年美臺斷交、廢除共同防禦條約後,美方制定《臺灣關係法》,繼續對臺軍售,並以模糊的協防承諾延續臺灣社會依靠美國安全保護的心理,近年來又推動一些涉臺立法,頻繁地顯示對臺承諾,這也助長了臺灣倚靠美方的心理。
有關經濟靠大陸這種思維,汪曙申認爲,這是「大陸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社會發展進步對臺灣產生吸納效應的必然結果」,因爲大陸是臺商投資的重要地區,臺灣對大陸(含香港)的貿易依存度更是達到40%;雖然蔡英文上臺後極力推動新南向政策、減少對大陸的經濟依賴,但臺灣的主流意見仍堅持經濟離不開大陸。
汪曙申說,經濟靠大陸、安全靠美國「折射出島內社會對大陸和美國的複雜心態」,這種觀點「既有兩頭漁利也有規避風險的考慮」,而且「當中的矛盾顯而易見」。他還提到,臺灣內部事實上「一直也在議論美國棄臺的風險」,再者川普執政的不確定性「再度刺激島內對美將臺棋子化、籌碼化的深層擔憂」,因此多數人「明白美國不會將臺灣安全置於自身的國家利益之上」。
汪曙申話鋒一轉強調,大陸對於臺灣民衆在安全問題上的特殊複雜心理「早就提出政策主張予以化解」,例如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就提出探索兩制臺灣方案,足見大陸在解決兩岸政治對立的政策方面「始終是積極開放的」,但「問題的根子還是在臺灣當局蓄意拖延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