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宮夜宴》“小姐姐”化身洛水女神,驚鴻起舞申城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12月17日至18日,鄭州歌舞劇院將攜舞劇《水月洛神》亮相上海北外灘友邦大劇院。這部舞劇以曹植的傳世名篇《洛神賦》《七步詩》和中原傳說爲依託,以魏晉時期三國戰事紛爭爲背景,巧妙地將"詩、書、禮、樂、舞"融匯,讓觀衆在唯美的意境中領略建安風骨。
水袖拂空,再現教科書級舞姿
河南衛視讓舞蹈《唐宮夜宴》爆火出圈,"小姐姐"們婀娜多姿又俏皮可愛的舞姿,將盛唐舊夢演繹得活靈活現。畫風一轉,她們搖身一變成了窈窕的洛河仙子,手持宮燈,踏歌起舞,再現《水月洛神》的精華片段"芙蓉池"。
"一夜芙蓉池中月,千年繁華入夢來。"大型舞劇《水月洛神》的編排過程中,深入挖掘了漢代舞蹈形態,有血有肉地塑造出每個人物的角色性格,一段段精美大氣的舞蹈動作,堪稱美的享受。無論是獨舞、雙人舞、三人舞,還是羣舞,都充滿了浪漫的空靈之美。爲展現甄宓的絕美身姿,劇中加入了大量的水袖舞蹈。舞者們甩着紅袖輕盈旋轉,還不時騰空跳躍,一展中國舞蹈身段的溫婉、靈動、瀟灑、柔媚。
《水月洛神》之所以如此深受觀衆喜愛,除了編導的匠心獨運,更與演員的表演息息相關。蓋崢在劇中飾演曹植,他認爲,舞者表演的每一個動作須經過深思熟慮,在表演前演員需要用文字或思想浸潤大腦,從而讓每一個動作都自帶着情感溫度。"演員在表達具體情感並不像我們藉助語言瞬間表達出來,而是需要從肢體上慢慢延展出來,比如曹植幫甄宓抹一滴眼淚、曹植拋灑手中絲綢等這種生活化的細節,在舞劇中需要細細地磨,力求讓每一個細微動作都充分表現人物的情感。"
以舞傳情,詮釋千年悽美絕戀
舞劇《水月洛神》通過多樣化的舞蹈形式,包括獨舞、雙人舞和羣舞,生動地展示了這段兄弟之間的複雜關係以及對甄宓的共同愛慕。曹丕的陰鷙多疑、曹植的率真多情、甄宓的柔美堅韌等性格特徵通過舞者或柔美、或剛勁、或變形的肢體動作、面部表情呈現出來,惟妙惟肖。
在上半場,舞劇通過一系列舞段如"建鼓""朝賀""芙蓉池"描繪了曹植的壯志與兄弟情分,充滿了朝氣蓬勃的氣息。舞者們在閃爍的燈光下如流雲般舞動,身姿優雅、意態輕盈,似乎在訴說着那個年代的豪情壯志。而舞段"浮萍""塘上行"則沉重而深邃,伴隨着憂傷的樂曲,舞者們的動作變得緩慢而細膩,彷彿在表達曹植那深埋心底的身世之悲。每一個舞者都傾注了深厚的情感,通過優雅的肢體語言和細膩的面部表情,令角色的性格與情感鮮活地躍然於舞臺之上。
意象契合,營造美學意境
《水月洛神》以《洛神賦》爲精神內核,以魏晉三國戰事紛爭爲背景,將史實與神話融爲一體,通過"意"與"象"的互文互通,將整個舞臺空間塑造出如夢似幻的審美意境。
曹植的每次夢醒又幾度抽離,通過現實與夢幻的演繹,將曹植的經韜緯略、盛世才情與悽悲的命運勾勒出來。上半場,舞段"建鼓"反映建功立業、兄弟情分;"朝賀""芙蓉池"呈現文武朝拜、志得意滿;"雅頌"表達憂思慎獨;"浮萍""塘上行""若離"描摹身世之悲。
下半場注重內在抒懷的舞段"衆口鑠金""心魘",爲"交戰""七步詩""別離"的環節埋下伏筆。故事層層推進,至尾聲的"仙境",被放逐的曹植來到了淼淼洛水邊,他懷着對甄宓的無限思念,心力交瘁地進入夢鄉,夢中緩緩走向美麗的洛神,人神相慕。他們在洛水薄霧裡自在暢遊,盤旋迴舞,飛上九天。
《水月洛神》由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擔任編劇,中國歌劇舞劇院一級編導佟睿睿擔任總導演和編舞,新版《紅婁夢》作曲家郭思達、奧運會開慕式服裝設計師凌麥青等加盟,舞美、燈光、多媒體等環節的設計者均是目前國內頂尖高手。
編導借用水、月、鏡、門等具有象徵意義的道具,營造出仙氣繚繞的"幻境",恰如水中望月、鏡中觀花。舞段"水月"以大圓鏡折射出明月下、洛水邊,翩翩起舞的甄宓的多個倒影,折射出的是甄宓思念故土的情懷。舞段"心魘"以數面鏡子幻化出夢境,將曹丕內心的恐懼、痛苦加倍放大,爲曹植被放逐埋下伏筆。似真亦幻,虛實相融,營造獨特的中式意境美。
作者:宣晶
文:宣晶 編輯:李婷 責任編輯:邢曉芳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