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手的基金經理
國內有100多家公募基金公司,3000多位基金經理,他們管理着1萬多隻基金產品,過去兩年“幫”基民虧掉了接近2萬億。
天真的基民們,相信專業人做專業事。萬萬沒想到,基金也能虧這麼多。但同時,基金公司輕鬆拿走管理費1400多億。先別說什麼投資獲得感,有人評論:“簡直快趕上電信詐騙了”。
這麼多錢,究竟是怎麼虧掉的?
大盤下跌固然是原因,但沒有這麼簡單。基金經理不專業?也不是。名校畢業、經過專業訓練,他們的能力無論如何要比散戶強。
正所謂鐵打的基金公司,流水的基金經理,任人擺佈的基民。在基金投資這件事上,不同利益方有不同立場。只有洞穿這三者之間的利益關係,我們才能看清基民爲何總是虧錢的那一方。
兩年大約虧了1.7萬億
先簡單做個科普。基金分爲公募和私募,本文討論的是公募基金,這是普通散戶投資者能參與的類型。公募基金又分爲權益類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其中跟股票最相關、技術含量最高,同時討論最多的是權益類基金。
2023年,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總體是賺錢的,權益類基金則是鉅虧。
從整體來看,超過90%的權益類基金都是虧損,接近70%的基金虧損幅度超過10%,整體平均收益率爲-13.28%。
可能有人會說,這是因爲大盤不好。那我們再跟大盤比。
2023年,上證綜指、深證成指、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的下跌幅度分別爲3.7%、13.54%、11.38%、7.42%。權益類基金沒有跑贏大盤。
再往前看。2022年,權益類基金的收益率中位數爲-21.05%,淨值下跌的基金數量佔比高達96%,同樣沒有跑贏大盤。
所以,基金已經連續“拉胯”兩年了,而且打破了“股市中只有20%的人能賺錢”的“二八定律”——賺錢的基金連10%都不到。這在歷史上並不多見,更常見的是賺一年,虧一年。
2022年公募基金虧了1.46萬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虧了2006億元,第四季度數據暫時還沒出來,但預計也是虧損,兩年加起來應該超過1.7萬億。
中信證券做了一個統計,從2021年上半年的高點到2023年底,主動權益基金的累計回報率中位數爲-28.9%。這裡有個數據尤其值得關注:百億以上公募累計回報率中位數爲-38.0%。也就是說,規模大的基金反而虧損更嚴重。
很多基民前兩年跟風買的都是大基金,比如“醫藥女神”葛蘭在中歐基金管理的幾隻產品,2023年下跌幅度在30%以上,加起來五年虧了大概300億。
多位散戶投資者對「定焦」展示了他們的賬戶,很多虧損都在30%以上,還有接近60%的。有人一直在補倉,還有人定投,都是越虧越多,也有少數割肉贖回的。
下跌+贖回,導致很多基金連續兩個月淨值跌破5000萬元門檻線,不得不清盤。2023年,超過400只基金髮布了清盤公告。
但是,這裡有個奇怪的現象,基金虧得一塌糊塗,一些基金清盤,但基金產品的數量卻創了新高。2021年底,我國公募基金產品首次超過9000只,2023年底增加到1.14萬隻。
新增的基金中,除了有相當一部分是風險更低的債券基金,還有一部分是基金公司發行的新產品。
“贖舊買新”一直是基金行業的一大現象,原有產品虧損、被贖回,基金公司轉身就發行一隻新基金,套上一個新馬甲。這幾年很多基金公司的規模擴張,不是因爲業績好、基金增值,而是因爲設立了新基金。
美國開放式基金的規模接近200萬億人民幣,基金數量也只有1.15萬隻,我國的公募基金規模只有25萬億元,基金數量卻已與之相當。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隻基金嗎?
要規模不要收益
投資者不需要那麼多基金,但基金公司需要。把規模做大,直接跟他們的收益掛鉤。
基金公司的主要收入來自管理費,佔比近八成。管理費按固定費率收取,業內常見的是0.5%-1.5%,用它乘以基金資產,就是基金公司的管理費收入。要獲得更多管理費收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發行更多基金份額。
兩三年前,A股行情好,在造富效應之下,國內掀起“全民炒基”熱,基金公司藉機大量發行基金產品,人爲製造了很多百億爆款基金和“日光基”,以及一批被捧上神壇的頂流基金經理。基金公司的資產規模急劇膨脹,管理費收入也水漲船高。
高位發基金,對基金公司有利,對基民不利。現在很多人手裡被套的基金,就是兩三年前在高點申購買入的。基金公司旱澇保收,基金不論賺錢還是虧錢,管理費照收不誤。基民被套,捨不得割肉,就得繼續給基金公司貢獻管理費。因此,基金公司有充足的動力做大規模。
然而,規模和收益並不一定成正比。
市場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基金規模小,收益率能做到很好,一旦放開申購、規模上升,收益率就明顯下滑。
比如招商核心競爭力A,2022年上半年剛成立時規模不到6億元,當年最高漲幅超過50%,由於業績突出,申購人數增加,年底擴張至40多億元。隨後基金放開申購限額,業績卻一路下滑,2023年跌幅達25%。
脫離基金規模談歷史收益率,有很大迷惑性。
任何一位基金經理都有能力上限,能管好1億規模不代表能管好100億。而當基金規模達到一定程度,留給基金經理的投資範圍不是更多,而是更少了。整個A股只有5000多隻股票,當一批百億規模基金進場,就催生了抱團和押寶。
2020年炒作“茅指數”,茅臺、五糧液等白酒股漲到飛起;2021年炒作“寧組合”,寧德時代成爲A股市值一哥,比亞迪被推上萬億市值;後來又炒作芯片,半導體板塊瘋狂上漲。每一輪行情,都是大基金抱團,拉動股價上升,基金淨值大漲,基民蜂擁入場申購。
熟悉公募基金行業的投資人趙曉雷對「定焦」評價:基金抱團是一場共謀,是大基金人爲製造的泡沫。新基金在高點發行,以“抱團”之名爲老基金接盤。
股價不會一直漲,泡沫總會破滅。前兩年基金瘋狂抱團的領域,現在都是一地雞毛。
德物資本管理合夥人丁柏然對「定焦」說,股票型公募基金受到監管倉位限制要求,股票的最低持倉量不能低於80%,這導致行情快速下跌時,一些基金沒法“全身而退”。如果基金配置在波動比較大的板塊,就會產生很大回撤。
抱團的另一面,是押寶式投資——重倉某一個板塊,迅速製造風口,收益率驚人。但這也導致市場風格切換頻繁,熱門板塊隨時可變,基金業績從冠軍到墊底可能就是一夜之間。
“追漲殺跌是人性。過往的輝煌往往很難持續,在市場最熱時發行的新基金最後回報通常都不會太好,已經反覆被驗證了。”丁柏然說。
於是我們看到,“蔡總”變“蔡狗”,“葛女神”變“葛大媽”。至於基民,幾乎完全是盲目的,他們在這過山車式的大起大落中隨波逐流,成爲最後的接盤俠。
被掩蓋的隱性成本
普通人買基金,往往過於看重收益,而忽視成本。
買入一隻基金會產生幾項主要費用:申購費、贖回費、管理費,其中申購、贖回的費率加起來大約是2%,一次性收取,歸銷售渠道,管理費之前上限是1.5%,現在是1.2%,按日收取,歸基金公司。
有人經過測算髮現,把這些費用都考慮進去,基金的實際持有成本超過年化3%。
不要小看每年幾個百分點的收費。知名自然語言處理和搜索專家、硅谷風險投資人吳軍博士曾指出,如果股市平均每年的回報是8%,40年總回報是20.7倍。但是如果每年被基金經理們拿走了2%,年均回報變成了6%,40年的總回報只有9.3倍。也就是說,基金經理們拿走的錢比投資人本身還多。
管理費直接從基金資產中扣除,基金公司用這筆錢維持基金運行,還單獨拿出一部分給銷售渠道,相當於客戶維護費,也稱尾隨佣金。
按道理講,基民支付了管理費,基金公司日常產生的費用,應該在管理費的額度內扣除。但實際上,很多基金公司會把各種費用計入基金資產,直接抵減基金淨值,變相讓基民買單。
比如買研究報告。做投資先得做研究,散戶因爲不會研究,這才委託基金經理做投資,但基金公司每年花巨資從券商購買研究報告,爲券商研究所(也稱賣方研究服務)貢獻大筆收入。
諾貝爾獎獲得者威廉·夏普說,那些理財顧問實際上遠不如大家想象的那麼聰明、那麼有判斷力。很多人認爲,專業人士可以獲得更多的信息,有更強大的信息分析工具,因此一定比我們個人做得好。實際上,如果大家做不過那些機構,不是它們做得好,而是你自己做得太差。
這些原本應該基金公司自己承擔的費用,被打包進交易佣金,轉嫁給了基民。
交易佣金是基金公司的一項主要開支,直接從基金資產里扣除。散戶的佣金率多爲萬分之二,基金公司多爲萬分之八,二者相差四倍,就是因爲摻雜了其他費用。絕大部分買基金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承擔了交易佣金之外的費用。
基金銷售費也被包裝進了佣金費,業內俗稱“分倉佣金”。券商是基金公司的一個重要銷售渠道,爲了讓券商賣力推銷自家基金產品,有些基金公司會向券商承諾交易量,相當於用交易佣金支付代銷費。
融通基金前董事長高峰曾公開揭露行業潛規則:融通基金長期以來將半數左右基金分倉,用分倉佣金換取券商的基金代銷資源。
管理費是明面上的費用,向每個基金持有人收取,其他費用是隱性費用,被分攤給所有基金持有人。很多時候,二者界限不是很清楚。
2023年7月,國家啓動公募基金費率改革,明確要求降低各種隱性費用,同時將主動權益類產品管理費率下調至1.2%,隨後有券商將分倉佣金費率降至萬分之五。
12月,證監會發布《關於加強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證券交易管理的規定(徵求意見稿)》,直接指向基金公司和券商的合作模式,要求降低交易佣金率、嚴禁使用交易佣金向第三方轉移支付費用、將基金銷售和交易佣金脫鉤。
沒人對基民盈虧負責
基金賺錢、基民虧錢,一大原因是無人對基民盈虧負責。
就像前文提到的,基金公司的收入來自管理費,管理費跟基金規模掛鉤,跟基金是否賺錢無關。從激勵機制上來看,基金產品的目標並不是提高投資者收益,而是做大基金規模,提升行業排名。
丁柏然對「定焦」分析,公募基金追求的是相對收益,而不是絕對收益,“比如在所有權益類產品裡面,排到市場前25%就很棒了,對基金公司有交代了,但至於前25%是不是真的賺到錢了,其實無所謂,因爲我已經證明在這個市場上相對其他基金經理更強。”他認爲基金公司和投資人之間的利益在某些環節是有一定背離的。
巴菲特基本上只用自己公司的錢做投資,而不是對外發行基金募資,他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曾批評基金管理行業,說這個行業的激勵機制有缺陷,沒有增加價值。
“可憐的普通基民們把錢交給專業人士,卻得到糟糕的結果。我覺得這很噁心。本來人們買你的產品,你應該讓他們的資產增值。但在這個國家(美國),基金管理人員卻只顧着自己賺錢。”芒格說。
國內也有太多這樣的例子:廣發基金189只產品虧了536億,收取管理費20億;交銀施羅德基金60只產品虧掉174億,收取管理費十幾億……
私募基金的運營機制更靈活,相對更看重客戶利益。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以及敦和資管董事長施建軍,都在2022年行情低迷時,宣佈對旗下淨值低於1元的產品免收或減收管理費。
很多基金公司對基金經理的考覈很短期。趙曉雷說,市場上經歷過完整牛熊週期的基金經理很少,如果一個基金經理連續兩年業績不佳,即便並非投資策略的原因,也會被基金公司換人。
比如,融通基金的一款產品成立10年,收了2000萬管理費,換了6任基金經理,累計虧損接近30%;新沃基金成立8年,4次更換總經理,最短的一位只待了兩個月。
頻繁更換基金經理,或許只是爲了給基民一個交代。芒格說:“不斷地解僱業績落後的投資經理,把他們選中的股票徹底清倉,然後再聘請新的投資經理,給他們施加很大的壓力,要他們重新買進一些股份。這種超快速的賣出買進無助於改善客戶的投資結果。”
唯一的影響是給券商貢獻了更多交易佣金。站在券商的立場,基金公司是他們的金主、客戶,交易次數越多、金額越大,他們賺取的交易佣金就越多。因此,券商非常樂於看到基金公司頻繁換倉、高頻交易。
基金公司提高換手率,產生的交易成本不用自己承擔,能以分倉佣金的形式激勵券商加大基金銷售力度,二者都沒有損失。
券商在兜售基金時,一切以銷售達成爲目標,不會真正站在投資者立場。他們也賣研究報告,但一部分目的是爲了“吹票”,是有利益導向的投研。用芒格的話說,經紀商讓人們在不同基金之間轉來轉去,多付3%到4%的費用。
梳理完基金的各參與方我們發現,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券商都有自己的利益,很多時候跟基民的利益不匹配。在行情好時,基金淨值上漲掩蓋了這些矛盾,而一旦行情遇冷,基金出現虧損,矛盾就顯現出來了。
丁柏然認爲,只有大力發展投顧業務,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矛盾。“投顧是站在買方立場,從成立的第一天就是要幫客戶賺到錢,它能撫平追漲殺跌的傾向,從中長期真正幫客戶賺到錢。”
追漲殺跌是人性,是散戶虧錢的一大原因,即便買基金,這個影響因素依然在。所以,面向散戶的投資者教育也很重要。
如果把時間線拉長,還是有很大一部分基金的收益表現比散戶強。即便這個行業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還是有人源源不斷進入。對於投資者而言,需要建立合理預期,要有敬畏之心。當然,國家也在出臺相關政策,進一步規範市場。
至於你手裡被套的基金產品,今天是燙手的山芋,也許過幾年又成了香餑餑。市場有漲有跌,保持耐心,靜候時機。
應受訪者要求,趙曉雷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