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應該怎麼吃?少吃碳水化合物就萬事大吉了嗎?

面對米飯、饅頭、麪條這類碳水化合物食物,糖尿病患者大多搖搖頭,“不能多吃。”衆所周知,飲食干預是糖尿病患者綜合管理的基石,貫穿於整個疾病治療過程中。糖尿病患者究竟應採取如何的飲食模式更健康?碳水化合物真的是“大敵”嗎?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 可改善血脂譜

碳水化合物對血糖有最直接的影響,控制總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也已被美國糖尿病協會(ADA)認可爲改善血糖的有效方法。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是最流行的減重飲食之一,但關於糖尿病患者能否從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中長期獲益,目前仍無定論。

在2021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EASD)年會上,研究者們分享了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6周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有效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譜。

該項研究納入了72名平均體質指數(BMI)爲33的成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並以1∶1的比例隨機分配至低碳水化合物飲食(CRHP)組或傳統糖尿病飲食(CD)組,持續6周。主要結局變量爲受試者的血脂譜變化,並使用MRI評估肝內甘油三酯狀況。

研究結果顯示,在短期內,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和傳統糖尿病飲食均可使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體重降低。但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在改善血脂譜、減少肝內脂質沉積等方面優於傳統糖尿病飲食。

該項研究雖然樣本量較小,但對未來肥胖和超重患者的飲食營養干預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才健康

ADA在2019年發表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營養治療共識》中,對於糖尿病患者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模式獲益有全面闡述。

和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及低脂肪飲食相比,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在短期內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但從長期來看並未觀察到與其他飲食模式間的明顯差異。其中,極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在短期內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穩態顯示出極強的改善能力,但這是否意味着糖尿病患者攝入碳水化合物越少越好呢?

2018年,《柳葉刀》雜誌發表了一項研究,通過對1.54萬例參與者進行長達25年的隨訪發現,碳水化合物消耗的能量百分比與死亡率之間存在“U型”關聯,50%~55%的碳水化合物能量消耗百分比與最低的死亡風險相關。

研究者推算,50歲的人如果遵循適度碳水化合物攝入(佔總能量50% ~55%)飲食,平均可以再存活33年,該組比超低碳水化合物(佔總能量<30%)飲食組壽命長4年,比低碳水化合物(佔總能量30%~40%)飲食組多活2.3年,比高碳水化合物組(佔總能量>65%)壽命長1.1年。

對碳水化合物的認知還在不斷深入

早在19世紀,人們就開始應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模式治療糖尿病。雖然,此後陸續有不同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模式出現,但並未引起廣泛關注。

1972年,美國的心臟病學醫生阿特金斯(Atkins)首次提出了著名的阿特金斯健康飲食法。這種方法要求人們不吃任何澱粉類、高糖分的食品,而要多吃肉類、魚等高蛋白食物,其核心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從而使人體從消耗碳水化合物的代謝模式轉化成以消耗脂肪爲主的代謝模式,以幫助達到降低體重的目標。

20世紀90年代,Atkins出版了書籍向公衆推薦阿特金斯新健康飲食法,自此,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成爲美國最流行的飲食模式之一,高峰時曾有多達18%的美國人選擇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這股風潮同時也席捲了其他國家。此後,研究者們發現這種飲食模式不但可以在短期內改善體重,還對緩解糖尿病有益,因而將其推薦給糖尿病患者使用。

隨着對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模式探索不斷深入,研究者發現,這一飲食模式在短期內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穩態控制及脂質譜紊亂改善,優於其他飲食模式。然而,長期維持這一飲食模式的遠期臨牀獲益,特別是安全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探討。因爲,有觀察性研究顯示,極端限制碳水化合物攝入甚至會增加死亡風險。

事實上,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治療並不存在“一刀切”的模式,未來對改善代謝健康的營養策略仍待進一步探索,針對不同飲食干預的長期更大規模的隨訪研究是必要的,以確定和驗證那些在長期有效性、安全性和患者可接受性方面最優的飲食模式。

爲助力衛生健康行業高質量發展,“醫視野”欄目將聚焦醫學各領域的先進理念和優秀實踐,打造高端醫者智庫,擷取創新亮點,凝練發展思路,提升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