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一個人需要告訴對方嗎?作家:要!因為多數人無法完全將情緒從⼯作中抽離

示意圖/Ingimage

有一次我準備去參加一檔綜藝的錄製,在嘉賓名單裡看到了一個我⾮常討厭的人,我跟主辦方說:「不好意思,你可能需要做一個決定了,找我還是找他。因爲我很討厭他,沒辦法跟他溝通。」主辦方的⼯作人員沒弄懂我的意思,說:「這有什麼難的,你不理他,忽略他就好了。」問題的關鍵恰恰在於無法忽略。

相信絕大部分人都一樣,沒辦法做到完全將情緒從⼯作中抽離。我很尊重這個綜藝團隊的努力,所以我希望如果接下這份⼯作,我可以盡全力做好。如果有一個我很討厭的人在這個節目裡,我就很難保證自己的狀態了,因爲這個時候,我的情緒佔了上風。我們在溝通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如果有個人過來對你說:「你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就說明你還不夠成熟。」那麼我會認爲這個人根本就不懂得溝通。在溝通中,情緒是需要被保護的,而不是被操控的。

還是這件事情,假如我們在重要性上做一個排序,我覺得我的感受是更爲重要的,我會去保護我的情緒。換個⾓度,我會選擇和主辦方說:「你們一定要告訴他我討厭他,如果他選擇參加,很可能會面對我的疾風驟⾬,要做好準備。」對我而言,公平⾮常重要,如果這個嘉賓不知道我內心的真實感受,來錄節目時面對我的情緒,我會覺得對他⾮常不公平。如果資訊是對等的,他依然願意,我們再談怎麼辦。我知道這個事例聽起來似乎很任性,但是我⾮常希望可以透過這個故事聊一聊溝通中的邊界。談起溝通,我們一般總會想着去「連」,連結人與人,連結情感與情感,也連結結果和原因。好的溝通者不僅會「連」,還要會「斷」,會切割,會分離,由此確⽴自己溝通體系中的邊界。

⾄於邊界的意義,我們就拿表達對一個人的厭惡來舉例。

第一,在確⽴溝通對象與自己的關係時,「討厭」是一種極端狀態。它和「不喜歡」「不熟」「不想」是完全不同的。「討厭」是你根本不想在這個人⾝上花哪怕一丁點的時間,所以讓他知道你討厭他,也就設⽴了一個清晰的邊界,你們的世界纔會主觀地分離開來。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是一種主觀的選擇,極端狀況下的清晰度越⾼,效率越⾼,浪費的時間也就越少。

第⼆,這句「我討厭你!」不僅是說給對方聽的,同樣是說給彼此之間能夠產生交集的朋友聽的,因爲我不想讓別人覺得我們是朋友。假如表達模糊,共同好友的飯局把我們約在一起,狀況會更尷尬。只有確⽴了界限,朋友纔會儘量把我們分開。對更大的範圍而言,圈⼦與圈⼦之間的交集總會涉及更多不同的參與者,你⾃⾝的邊界越清晰,參與者就越能做出準確的判斷,不讓彼此難堪。

第三,我們明確表達對一個人的厭惡,同樣也是一次態度的宣言。作爲成年人,我們不會無緣無故地討厭一個人,討厭背後隱含的邏輯是對他所持有的全部或者某一點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不接受或不認同。與這個人設⽴邊界的同時,我們也是在爲自己的價值系統設⽴紅線和座標。道不同,不相爲謀。

我還有一點私心—如此拚命地⼯作,提升自己,就是爲了創造一個更⾃由的環境。如果我這麼努力地⼯作,還需要跟我討厭的人待在一起,無端消耗我的情緒和精力,豈不是太失敗了?當然,可以讓我真正跟對方說「我討厭你」的人也就那麼幾個。

之前我在⼩紅書上發了一篇⽂章,內容是關於我的一個態度:不借錢。⽂章一發出去,馬上就看到了⾮常⾮常多的留言。有說我太殘酷的,有說我沒人情味的,也有說起自己曾經在艱難時從朋友那裡借到了錢並得以東⼭再起的……我必須承認,在借錢這件事上,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想法,而我的主張是設⽴一個清晰的原則給自己,根據這個原則,所有的意外情況都可以更加具體地去分析和處理。

圖爲《把自己當回事:放大你的優勢、聽懂別人的訴求,做個擅長溝通的人》書封,圓神出版社提供

針對大家的疑問,我的回覆是:如果朋友、親戚少了這筆錢就沒辦法度過難關,而我又恰好具備這個能力,我會選擇送而不是借。如果朋友向我借錢只是爲了買一份保險或者買一個包,我絕對不借。爲什麼你自己的額外需求要讓別人來買單?如此一來,⾝邊的朋友都會知道我的態度,所以我也就不太會有這方面的困擾。如果真的有因爲我不借錢就疏遠了的朋友,我想我們大概也會因爲別的事情在途中⾛散。

底線不是一條⿊漆漆的死線,它的作⽤是給我們提供一套完整的⾏爲方式準則。而邊界意識也給了我們在溝通過程中可以說「不」的勇氣。

(本文出自《把自己當回事:放大你的優勢、聽懂別人的訴求,做個擅長溝通的人》,圓神出版社出版,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