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大封有功之臣,馬斯克解鎖新職務,能否成爲中美破局關鍵?

據央視新聞消息,特朗普於當地時間11月12日宣佈,馬斯克將與拉馬斯瓦米在他就任總統後,共同領導擬成立的“政府效率部”。

其實在特朗普獲勝之前,馬斯克就多次在公開場合宣佈,特朗普上位後,將與政府合作,設立“政府效率委員會”,來削減聯邦預算、簡化監管。

值得一提的是,馬斯克還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支持“一箇中國”原則。這難免不讓人好奇,其任職後,是否會影響中美關係。

如果你不明白馬斯克在這場選舉中的分量,數據可以告訴你一切。

他不僅在競選集會上,頻頻現身,還爲特朗普捐款近1.19億美元,創下美國政壇的新紀錄。

有意思的是,馬斯克並不只是簡單地給錢。他甚至爲支持特朗普,成立了“美國政治行動委員會”,從幕後運作選舉策略。爲什麼他要這麼賣力?

答案或許在於馬斯克的公司。

馬斯克掌控的特斯拉、SpaceX和Neuralink等企業,都深受政府政策影響,而民主黨在過去幾年,不斷收緊科技行業的監管,讓他的生意受到不小掣肘。

軍事專家宋忠平指出,馬斯克支持特朗普,可能是因爲共和黨執政,能讓他的商業帝國更自由地發展。

馬斯克只會是負責人嗎?

特朗普,這次爲馬斯克量身打造了,一個全新的職位——政府效率委員會負責人,負責削減美國龐大的聯邦支出。

根據鳳凰科技的消息,馬斯克的目標,可能是減少2萬億美元的預算支出,甚至準備從聯邦政府中“砍掉”幾十萬人。

回顧他的商業歷程,馬斯克就是那個敢冒險的人。

在SpaceX,他用“筷子夾火箭”技術,顛覆了航天業;在特斯拉,他讓電動車,成爲全球焦點。

但政治,可比做生意複雜得多。

歷史上有不少企業家涉政的例子,比如洛克菲勒家族的商業,與政治雙重影響力。

問題在於,馬斯克能否像在商業領域一樣,在政治中呼風喚雨?他打算怎麼做呢?

據《紐約時報》報道,馬斯克可能會將他的副手,安插在各個政府部門實現影響。

他所選擇的副手,也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執行力超強。

這些人曾在推特(現更名爲X)的重組中,執行了殘酷的裁員計劃,把80%的員工“送”出公司,迅速完成馬斯克定下的不可能任務。

所以,他可能會繼續擔任特斯拉和SpaceX的職務,以維持商業地位,而不是完全擔任政府效率委員會負責人。

馬斯克與特朗普的“蜜月期”,能否維持下去?

但馬克斯,想要真正實現他的願望,可能並沒有那麼簡單。

軍事專家宋忠平分析過,馬斯克和特朗普,都是極度自信、強勢的人物,誰都不願意被對方牽着鼻子走。

特朗普用人最看重的不是能力而是忠誠。

如果馬斯克越界,試圖表現出,他在勝選過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特朗普很可能會直接踢開他。

這種風險並非空穴來風。想想特朗普的前副總統彭斯,兩人曾是密切盟友,但因“國會山騷亂事件”徹底決裂,之後連說話都帶着火藥味。

再比如前國務卿蓬佩奧,曾一度被認爲是特朗普的“忠實幹將”,後來因私下批評特朗普而失去了他的支持。

中美關係會受到影響嗎?

馬克斯不僅是商業天才,在全球地緣政治博弈中,他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立足點。

在中國,他依靠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取得了驚人的成功,並多次稱讚我國市場環境的優勢。這個工廠的年產量如今佔據特斯拉全球產量的40%,成爲他全球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但在美國,特別是在特朗普政府下,對華政策可能將會變得,更加強硬。

特朗普不止一次揚言,如果臺海局勢有變,他會對我國加徵高達200%的關稅。

爲應對這種不確定性,馬斯克早在勝選第二天,就敦促爲SpaceX提供零部件的臺灣省供應商搬離臺灣省,以減少地緣政治風險。

畢竟,萬一局勢真的惡化,他必須確保供應鏈穩定,以維持他在全球航天市場的競爭力。

同時,他在臺灣省的立場也非常明確,公開表示臺灣省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表態爲他贏得了不少好感,也讓他在與我國的合作中站穩了腳跟。

看來,馬斯克並不願意,捲入臺海的緊張局勢。所以,當特朗普放狠話後,他立即採取行動,進行自保。

這可能表明,從整體來看,中美的競爭關係在短期內很難有太大改變,但在局部領域就不一定了。

馬斯克崛起對中國可能會帶來哪些挑戰?

由於馬斯克和我們打交道也挺久了,再加上其幫助特朗普競選,從而獲得的信任,有可能會使其充當一個,類似於“中間人”的角色,成爲中美溝通的一座“橋樑”

另外,美國在航天、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域的發展,也正是馬斯克所關注的,而這些領域恰恰是我國的優勢領域之一。

如果馬斯克上任後,配合特朗普的對華策略,很可能會加大對我國高科技企業的打壓,對此我們也需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