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守業與求變,東莞臺商二代轉型故事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康喜 東莞報道

9月8日,2024東莞臺博會閉幕。午飯過後,距離展會撤展剩幾個小時,吳賢達還在和客戶洽談業務合作。

颱風過境後的“世界工廠”,並沒有往日般熱鬧,但館內卻人氣火熱。閉幕當日,很多和吳賢達一樣的臺商,依然在積極尋找新訂單。

整個夏季,這位東莞臺商二代都在奔波中度過。6月底,位於洪梅的莞臺高新產業園區項目正式開工,吳賢達的東莞大銀塑膠製品有限公司成爲首批入駐企業之一。8月底,他出現在企業越南分廠的剪綵現場。9月初回到東莞,準備新一年的兩岸合作盛會。

2010年時,臺資曾經是廣東僅次於港資的第二大外資來源。在臺商對大陸的投資中,廣東佔比達到30%以上。其中尤以東莞、中山兩市最爲集中和活躍。而後,伴隨着新一輪全球產業轉移,諸多臺商開始遷移至東南亞,逐步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但與這些同步發生的,還有臺商二代們的創業故事。跟隨父輩的步伐,臺商二代們從2010年左右陸續來到東莞、中山等地。與父輩不同,他們在廣東的投資創業,更多表現爲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他們更願意擁抱創新領域,更願意與國內大市場的繁榮一同成長,書寫着不一樣的廣東外資故事。

“我們沒有做太長遠的計劃,以三年爲主。三年內經營好東莞和越南的幾家工廠。我們希望,未來國內市場營收份額要佔到一半以上。”吳賢達說。

另一邊,距離吳賢達10公里之外的東莞市菱森精密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廠內,臺商二代王猛正在講述企業與比亞迪的合作歷程。“近三年,隨着國內新能源產業上下游的發展,我們的業績也一直跟隨比亞迪等巨頭們在攀升。”

在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與這些臺商二代們的採訪中,聽到最多的是轉型、創新、內銷、出海等描述。他們持續深耕大陸市場,期待外資准入的進一步放寬,也期待兩岸產業間合作能夠繼續深入。

臺商二代的堅守與求變

大學畢業後,吳賢達其實有兩個選擇:進入年薪三十萬的臺積電工作,那是至今很多臺灣青年夢寐以求的地方;跨過海峽來到東莞,進入位於東莞長安鎮的家族工廠,跟着父親從基層做起。

“臺積電已經應聘上了,但是父親跟我說,建議來大陸試一試,這裡是個充滿機會的地方。我也思考,是不是可以來大陸闖闖。”就這樣,2008年,吳賢達放棄了臺積電的offer,來到大陸紮根製造業。

彼時,等待吳賢達的不是簡單的繼承,更多的是時代變革。兩年後,因爲一次公司內部危機,吳賢達“救火”挑起總經理的擔子。隨後幾年,由於歐美兩家大客戶破產,大銀塑膠訂單受到衝擊。吳賢達開始意識到,必須帶領企業向智能化轉型,研發新一代產品,才能保住訂單。

但轉型的困難首先出現在內部。吳賢達談到,當時的工廠還是偏傳統制造。而轉型最大的挑戰,是他要不斷將先進製造的理念講述給員工,“一些老員工跟我們觀念不太一樣,因此需要磨合”。

走過接班的懵懂階段,2016年後,隨着年輕幹部越來越多,企業在自主研發上不斷投入,生產經營也逐年向好,迎來了扭虧盈利的曙光。發展至今,大銀塑膠已經是一家擁有600多人,產品囊括智能家電、運動產品、半成品等品類的製造業大廠。

兩年後,中美貿易摩擦給諸多以歐美爲主要市場的企業帶來持續性影響,大銀塑膠憑藉良好的產品和客戶黏性,起初並未受到太大沖擊。

但經歷了新冠疫情和全球經濟復甦勢頭不穩影響,企業營收在2021年達到高峰後,2023年出現了下滑。今年開始,有客戶提出,希望大銀塑膠能在海外設廠製造。

不確定性越來越多,企業也只能加快建設越南分廠。1月選址、2月簽約、半年蓋好工廠,8月底,企業在越南北寧1萬多平方米的廠房已經可以開工。

今年開始,美國宣佈對中國生產吸塵器、掃地機器人、空氣炸鍋等家電用品關稅豁免於6月14日到期,往後都要被加徵25%的關稅。這一話題的升溫,對今年的大銀塑膠來說,無疑傳導了諸多壓力。

“沒辦法,客戶要求海外製造。其實他也不是要求全部轉移,但必須在國外有一個製造工廠,他們要轉移風險。”吳賢達說。

吳賢達對此較爲樂觀。“短期來說我們必須分割訂單,管理成本會上升,可是站在企業發展角度,這也迫使我們對企業的管理必須更系統化、制度化,產品競爭力也必須更強。”吳賢達認爲。

而另一方面,這也讓企業拓展訂單有了更多選擇。吳賢達介紹,如果客戶要求品質好,就可以在國內生產。如果比較低階產品,價格又可以接受一些浮動,則可選擇海外生產。

“不同的是,企業必須變得更有效率。未來東莞和越南的工廠,如何同步管理,我個人的時間分配、管理體系和管理認知也必須提升。”吳賢達說,這些都讓他更願意在企業智能化管理升級上投入更多成本。

與初代臺商不同,除了大銀塑膠總經理和長安臺商協會會長的身份外,吳賢達在平常還是一位新媒體博主。他會在視頻號分享“生意經”,推廣業務,與同行交流、學習。“這些都是時代發展帶來的變化之一。”

深耕大陸市場與抱團出海

當前,東莞累計批准的臺企數量約佔全國的1/10,歷年累計實際利用臺資超過200億美元,約佔廣東省的三成。在這座臺商最早紮根的製造業大市裡,臺商來來往往,而至今在這裡耕耘的臺商二代們,似乎對紮根大陸更爲堅定。

跟隨父輩步伐,今年34歲的臺商二代盧威豪12年前到東莞協助父親打理工廠,而今主動將目光投入到半導體產業中。“廣東和東莞正大力培育發展半導體及集成電路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這爲我們公司未來發展培育了土壤。”盧威豪說。

如今,盧威豪已經紮根在東莞松山湖青創中心,從事半導體產業先進封裝設備及相關產品的生產與銷售。作爲第二代臺商,盧威豪選擇待在大陸,很大程度上是看中這裡廣闊的市場空間、健全的供應鏈及極低的試錯成本。

對於這些經歷了海外留學的臺商二代而言,儘管全球經濟波動較大,但大陸在產業發展上的強大韌性和超大規模消費市場,依舊能保證他們在做大海外市場的同時,不斷開拓內銷市場。

發展至今,與初代臺商開拓國內市場極大不同的是,二代臺商們已經不是簡單的產品內銷,而是通過與大陸企業深度合作,深度嵌入到國內產業鏈環節中。

2022年7月22日,王猛在朋友圈發佈消息,菱森成爲比亞迪集團的合格供應商,未來將不斷研發和創新,打造業界旗艦品牌。

“其實我們在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電池發展早期,就已經和其代工企業寧德時代有相關合作。”王猛介紹,菱森主要製造新能源電池正極負極材料的高端裝備,去年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90%左右。

自1988年在臺灣創立以來,菱森一直從事以鋰電銅箔分切設備的設計、生產等於一體的高精密分切設備領域。據王猛回憶,菱森自創立以來,就提出要做永磁同步電機和高速電機(當下無人機專用)。

彼時,大陸市場這些設備都依賴進口,價格和服務成本都高。菱森便一步步堅持開拓這個市場,把做電機的利潤砸到研發設備上面,並且免費給客戶做樣機拿去試用,用好了再付錢。

“2015年開始,我們從電機轉型重點研發設備製造,那一年,我們就切入到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領域。如何能追得上別人,同時幫助國內用戶降成本,是當時我們的一個方向。”王猛笑着說。

在這個過程中,菱森與國內諸多企業合作越來越密切。伴隨着國內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中出現的供應鏈緊張現實問題,企業不斷嵌入到相關產業鏈供應鏈中,與內資企業一道出海。

王猛說,菱森未來會以位於莞臺高新產業園區的工廠作爲生產點,繼而聯合臺灣公司一起出海。“這樣做的優勢在於,歐美的客戶對於臺企包容度更高。我們也會利用這一優勢,帶動客戶一同出海。”

距離去年國家批覆同意《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已經過去了一整年。過去一年在政策支持下,兩岸融合發展的新路正越走越寬廣。一年來,一批總投資額49.38億元的臺資重大項目加速落地。而以臺商二代們爲起點,新的莞臺合作之路,將演繹青年們的雙向融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