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有點冷?是時候開啓暖身又暖心的“秋補”之旅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通訊員 徐尤佳

扶着風,伴着雨,杭州就這樣進入了秋天。

古人云: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冬之際,要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把發散在體表的陽氣收斂起來,才能爲未來過冬做準備。

秋季天氣下肅、地氣收斂,空氣開始變得乾燥,杭州市中醫院的中醫師們告訴我們,養生當注重保暖與潤燥。

擋不住的冷氣,先把身體“吃暖”

當下寒氣頗重,我們可以通過調整飲食來增加熱量供給,多吃豆製品、蛋類、堅果、新鮮的根莖類蔬菜來補熱驅寒。其中羊肉、牛肉有益腎壯陽、溫中暖下、補氣活血之效,可在短時間內促進人體代謝加快,內分泌功能增強,從而達到禦寒作用。

此外很多芳香食物可以通暢經絡,使得經絡中的氣血流通順暢,讓溫暖的陽氣散佈到全身。例如玫瑰、薄荷等,不僅顏色好看、氣味芬芳,還有很好的驅寒功效,更有舒緩情緒的作用,有效抵禦秋季情志抑鬱的症狀。

秋季人們容易感覺到皮膚乾裂、口鼻乾燥,此時應該注意滋補津液,可選擇蜂蜜,淮山藥、薏米仁、百合來補肺氣,也可以選擇雞肉、蓮藕汁、雪梨、核桃肉來滋養肝腎達到“潤燥”效果。

“秋凍”也要看時候,這些部位“捂一捂”

雖然我們有“春捂秋凍”的養生理念,但是秋凍時身體的不同部位也要區別對待,有幾個部位還需重點“捂一捂”。

肚臍:肚臍受寒必傷髒氣,引發腹瀉、痛經等疾患。因此天氣轉涼慎穿露臍裝,晚上睡覺最好穿上睡衣,加強腹部保暖。

後背:後背受涼必然會損傷督脈,耗損陽氣。平素怕冷者多曬太陽暖背,夜間入睡撤掉涼蓆,謹防寒邪入體。

頭部:“頭爲諸陽之會”,頭部吹風受涼後容易出現頭痛,入秋後老人孩童外出可戴帽子防寒,避免冷風直吹。

雙腳:腳暖腿不涼,腿暖身不寒,入秋後穿衣不宜露膝,不要穿船型鞋和薄襪,以免足部受涼。

入秋護體小貼士

◎熱水浴足

我們雙足上的穴位約佔全身穴位的1/10,秋季睡前泡腳可促進全身的經絡和血脈暢通,改善冬天手足冰冷的症狀。如果能加一些由茴香、紅花、肉桂、生薑等熱性藥材煎出的藥液輔助效果會更好。

◎滋潤護膚

入秋後人體皮膚的新陳代謝水平開始下調,汗腺分泌減少,容易出現皮膚乾燥、過敏、瘙癢等不適,切記做好保溼。儘量選擇溫和的洗面奶,不含酒精的化妝水,滋潤但不油膩的面霜,暫停使用磨砂性質的護膚產品。

◎適量運動

入秋後運動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統的功能,提高人體對寒冷環境的適應能力,建議選擇一些簡單又溫和的運動如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每次運動前需要做充分的熱身,不要過度勞累,也不要過度出汗,以免陽氣外泄破壞身體抵抗力。另外秋季早睡早起有利於收斂神氣,使肺不受秋燥的損害,保持充沛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