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聯盟投手陳偉殷:不夠了解自己需要,就出局了
2002年,是臺灣棒球躍上大聯盟的起點,當陳金鋒站上打擊區,我們從此相信,在棒球的世界裡,大聯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聖殿。
那一年,陳偉殷16歲,高苑工商的左投,剛在世界青棒賽對上古巴,嶄露頭角,隨後在高中棒球聯賽投出22次三振,這個超猛高中生想着,「如果有一天,我也要去美國大聯盟比賽。」
有一天,卻不知道是哪一天。
當別人前仆後繼地搶灘美國小聯盟,因爲家裡經濟考量的陳偉殷,最後選擇了各種條件都相對豐厚的日本中日龍隊,「那時候就只是一個想法,如果我在日本沒有辦法成功,那美國對我來講更遙遠,」陳偉殷平實地講起這個選擇。
那是大家瘋狂關注大聯盟的年代,前輩王建民正在紐約洋基隊發光發熱,球迷的目光熱切地望着美國。剛到日本的陳偉殷,一邊克服着人生地不熟,一邊在二軍浮沉,名字偶爾出現在旅日球員的近況報導,「今年我想上一軍」、「中日一軍在望」、「打一軍很看好」、「若上一軍自己不意外」。
二十歲的陳偉殷:我不年輕!
「長輩會說你不要急,反正你還年輕,」20歲不到,幾次入選國家隊,幾乎都是隊上年紀最小的,耀眼青春大把大把揮霍不盡,「反正我還年輕」像是平安符,符裡卻藏着刺,左手肘隱隱發作的傷,休息個2、3天又會再度疼痛,反覆再反覆,除非開刀,否則不會復原。
要開刀嗎?沒有什麼比運動場更現實的,沒有成績,下一個被解約的就是你。不開,就要熬過一次又一次的刺痛,想辦法投出成績;開刀的話,就是賭一把,唯一的必然只有艱辛的復健。
「來日本2、3三年了,爲什麼自己之前不好好努力呢?」陳偉殷一方面懊悔,一方面對自己喊話,「與其想有沒有退路,不如想怎麼做讓自己不會後悔,」他毅然選擇了手術,將右手肘韌帶替換左手肘拉傷的部份,因此兩隻手都得挨刀,手術後一週,他連洗澡都得父親幫忙,武功盡廢,一切打掉重練。
沒有什麼比復健更無聊的了。
復健的日子是這樣的,陳偉殷一早就到球場跑步、做重訓;中午,其他球員陸續到球場,教練看陳偉殷已經做完訓練等復健,就叫他再跟着跑步、重訓;接着才輪到資淺的他做復健治療;回到宿舍都5、6點了,吃過晚餐,無法上場的陳偉殷完全不想看任何比賽轉播,他又去宿舍的健身房再練一回合,一天做了人家3到4倍的訓練分量。
隔天醒來,再去球場跑步、做重訓。那一年的生活,「2周只休1天,14天裡頭有13天都在練習,」宛如在無間地獄跑着,一個人在異鄉,每天只有跑步、重訓、復健,一日一日不斷輪迴。
能不能再站上投手丘?是甩不掉的未知,亦步亦趨跟在陳偉殷身後,「我真的很怕開刀,是不是老天爺要給我的挫折,」陳偉殷當時在部落格寫下心中的憂懼。
如果說棒球的上帝是個左撇子,左投的陳偉殷並沒有因此獲得太多的幸運。
看過地獄,就不怕魔鬼
棒球路上,他有太多的機會可以放棄了,有些人就從此消失在棒球場。但他始終抱持着信念,「那道牆只要度過了,後面會有更大的幫助,」陳偉殷就是一股腦地跑着,好像每跑一步,就離他對棒球的執着更靠近一點。
當2008年再度站上投手丘,終於贏得了一軍生涯首勝,這已經是他到日本闖蕩的4年後了,「滿想哭的,自己的努力終於換來該有的東西,」忍住淚水,陳偉殷告訴自己「這只是一個開頭」。
2008年北京奧運,對荷蘭先發,陳偉殷拿下中華隊的唯兩場勝利;2009年,獲得日職中央聯盟防禦率王;2012年,那個10年前22K的高校強投,從臺灣到日本,再從日本到美國,比別人繞了點路,卻紮紮實實站上了大聯盟的投手丘。
大聯盟初登場,陳偉殷首位對到的就是「洋基之子」基特(Derek Jeter),基特一上場就把球轟出牆外,用最震撼的方式告訴他:「歡迎來到大聯盟!」
「總會有第一次,既然被打了全壘打,就要面對現實,」看過地獄,陳偉殷再也不怕魔鬼。大聯盟五年,從巴爾的摩金鶯到邁阿密馬林魚,他一共先發139場,51勝37敗,比賽強度與投球內容,遠遠超越日職5年89場先發,36勝30敗的成績。
把當下做到最好
球場上對決總是沉穩的陳偉殷,充分掌握自己的狀況,你不夠了解自己需要什麼,沒人會幫你,當你對自我需求迷惑時,就出局了。
踏上大聯盟,幾乎是完成了棒球員最大的夢想。2016年,陳偉殷與馬林魚隊以5年8000萬美元的合約,創下華人運動明星史上最高薪,往前挑戰的路上,再無先行者。那接下來然後呢?
「我的目標是永遠都不要設定目標,」聽起來不太有邏輯,陳偉殷卻一臉認真地解釋,「就是把當下的事情做到最好,沒有限制點。」
聚光燈下的投手身影總是孤單,即使身邊數萬球迷吶喊鼓譟,25.4公分高的投手丘上,始終就只有「自己」和「當下」,一球又一球,不能快轉,沒有僥倖。(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 615期)
【延伸閱讀】
過年離職潮 好員工離職的9個原因
過年必讀13本好書
紅包發得多,不如發得巧
年節抗流感、顧體重的秘訣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