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鞋就要越舒服越好? 太意外!容易扭到腳的鞋款竟是它
挑鞋就要越舒服越好? 太意外!容易扭到腳的鞋款竟是它。(示意圖/Shutterstock)
挑鞋時民衆除了看款式外,也多會注意手指放入鞋子後有一指的距離,讓自己的腳不會太緊而「咬腳」,有得人也會特別挑選在下午晚上的時候買鞋,認爲此時的腳經過一整天的行走,會變得較爲浮腫,此時更有助選鞋尺寸避免太小。在這之外,接下來普遍就是看鞋子穿起來是否舒適,不過對此物理治療師鍾馨葦表示,鞋款並不是越舒適越好建議留意5大原則,以利腳部健康。
●挑鞋不是越舒服越好,5觀念更助足健康!
◎鞋杯:要不易變形
鍾馨葦物理治療師表示,許多民衆會認爲又厚又軟的鞋子就是好鞋,但是其實越厚軟,對於腳而言就像是行走在一塊相當不穩定的海綿上,着地部穩定,不僅肌肉需要花更多的力氣平衡,也沒有緩衝作用,行走的挑戰性也提高,也增加了扭傷的機會。
此外,在挑選鞋款時,鞋子包住後腳跟的「鞋杯」軟硬度要適中,尤其不能太軟,可用手指按捏,若明顯可捏得下去,相對保護作用就較低,鞋杯需要穩固,手無法明顯的按壓,如此纔有足夠的保護及穩定性。
◎氣墊:後腳跟爲佳
接下來,在氣墊鞋的購買上,若爲氣墊鞋需留意是否爲整個腳底都是氣墊,還是隻有腳跟位置爲氣墊,若是整雙鞋底都是氣墊,那麼便有如前述踩在海綿上一樣不穩定,即便穿着當下感覺舒服,穿久也會逐漸感到不適。因此若挑選氣墊鞋,建議以只有腳後跟是氣墊的爲佳,而日後氣墊泄氣自然也就得丟棄。
◎中足:彈性要充足
除此之外也要注意中足的彈性是否足夠,也就是鞋子的中段,若中足不具彈性,行走崎嶇的道路也難以緩衝,可試想穿着一雙硬梆梆的皮鞋登山一般,當然登山鞋又是另一個學問。一般鞋款建議可適度、不破壞商品爲前提的左扭右扭,扭轉時帶點彈性便是支撐中足彈性夠的鞋款,反之若無法扭動,或像擰毛巾一般可以360度扭轉便不建議。
◎前足:折點要明顯
接着是前足,前足需注意要有「折點」,也就是鞋子在前腳掌與中足間的交界,是否有明顯的凹折線,而非整雙鞋一起彎曲。因爲在行走時,腳並非僅爲擡起、放下,而是會從腳跟、中足到前腳掌產生推進動作,此折點可以輔助推進,若沒有折點,推進的壓力將集中在腳掌上,行走時自然也會比較吃力。因此選鞋要注意鞋子是否在前腳掌位置有明顯折點。
◎鞋頭:寬度要符合
挑選鞋款,除了放進手指測量腳的長度,也需注意鞋頭及寬度的大小。人的腳可略分三種類型,羅馬腳爲前三趾齊平,希臘腳爲第二腳趾較長,埃及腳則爲大拇指最長、依序較短,亞洲人的腳普遍偏寬,且多爲埃及腳、羅馬腳,若鞋頭大小不符,就很容易出現拇指外翻、頂到腳趾、兩側腳趾摩擦等問題,尤其是尖嘴鞋更爲嚴重。建議在挑選時可先將腳貼齊鞋底目測,若可將鞋墊取出是在好不過的,將腳底和鞋墊貼齊測量更爲精準,若超出鞋墊範圍,自然就不適合。
(圖/今健康提供)
●足底健康日常保養很重要,4招更助防範足底筋膜炎!
鍾馨葦物理治療師表示,鞋款對於足底的健康影響相當深遠,挑選時可多留意細節,而日常的行走方式及保養也相當重要。
現代人不論是在外或在家,穿着鞋子或拖鞋走路的時間,比赤腳走路時間還長,導致足底抓地的小肌肉日漸失能無力,也因此常見足底筋膜炎的足底疾病。
正確的行走力線,會是腳跟中心線偏外側先着地,接着力量通過中足中心,最後傳遞到大姆趾推進離地。建議民衆可觀察自己在行走時足底力量的分佈,透過察覺自我纔有助於改善足部健康。
保養足底也和小腿息息相關,鍾馨葦物理治療師建議,平時可多做伸展運動,像是弓箭步就是個簡單又足夠伸展的選擇,這動作從小腿到阿基里斯腱再到足底,整個下足筋膜、肌肉皆可獲得伸展。
(圖/今健康提供)
另外,也可以作些簡易的按摩,例如腳底踩網球或彈力球,就可以充分按摩到足底,而小腿則可以雨刷的方式放在滾筒上擺動,使筋膜分離得到舒緩,除了放鬆也需要透過踮腳訓練,能增加腿部肌肉彈性。而若是有足底筋膜炎的患者,或時常有小腿痠痛問題的民衆,這些方法也有助緩解。不過若症狀反覆發生,建議儘早尋求醫療協助以利改善。
最後也建議,平時應準多注意自己鞋底磨損的狀況,鞋底磨損傾斜角度太大,長期下來容易對足部、膝蓋、骨盆甚至是整個人的骨架容易歪斜造成疼痛等不良影響,提醒民衆多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