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管理”案例分享 | 巧用“加減乘” 智解“停車難”
停車管理
案例分享
第一期
2024
編者按
爲進一步優化我市停車秩序管理,提升停車服務水平,補齊停車設施建設管理中存在的短板弱項,打造停車有序、兼顧效率、規範管理、方便於民的城市公共停車環境,我們將通過停車管理案例分享,促進相互學習、全面提升、共謀發展。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江陰市敔山灣
江陰市敔山灣距市中心僅6公里,總規劃面積約10平方公里。區域內山水自然環境優越,並有長山大道、芙蓉大道兩條城市主幹道穿越,交通條件便捷。
2007年開始,敔山灣區域整體拆遷建設,目前建成住宅小區(含人才公寓)18個,在建小區3個,並配建有多個學校、醫院、綜合體等大型公共配套設施。區域內設立東西兩個社區,西側金雲社區住宅小區密集、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衆多。前期建設的小區,停車位配比僅爲1:0.8,停車泊位供需嚴重不足,導致小區業主將車輛長期無序停放在周邊主次幹道兩側和綠化帶內。隨着敔山灣區域入住人口的不斷增加,停車難的矛盾日益凸顯,交通堵塞、秩序混亂、隨意停車等問題日益嚴峻,嚴重影響了城市容貌,以及區域內羣衆的生活環境和出行安全。
爲着力解決敔山灣區域“停車難、停車亂”等突出問題,有效改善交通秩序和市容環境面貌,增加羣衆幸福感、獲得感,江陰市委市政府決定由江陰市城市綜合管理局聯合雲亭街道全面啓動停車環衛專項行動。
江陰市城管局和雲亭街道多次對敔山灣區域,特別是西區住宅小區、商業綜合體、學校、醫院四類點位周邊停車狀況進行實地調研,基本摸清停車矛盾的缺口,並基於方便羣衆、綜合施策、務求實效的原則,共同制定了一系列停車管理綜合提升措施。
合理增設路內停車泊位
根據道路條件,按照人車分離、機非分離的原則,結合實際的行人數量、交通組織等情況,因地制宜,在停車泊位配比嚴重不足的小區周邊道路,改造現有道路,利用機動車、非機動車道增設路面車位751個,改造人行道、綠化帶等,增設道板停車泊位1065個,總計新增1816個車位,補充停車泊位配比,可基本滿足周邊停車需求。
積極拓展路外停車場建設
利用敔山灣實驗學校北側地塊建設停車場,增設181個停車泊位。一方面結合學生接送系統,引導家長進入停車場接送學生,緩解敔山灣實驗學校高峰期的交通擁堵問題,另一方面滿足高峰期敔山美嘉城綜合體內消費客戶停車問題和周邊小區夜間錯時停車問題。
同時,移除迎瑞路北側樹林部分綠化,改建林蔭停車場,增設78個停車泊位,利用長山大道項目建設,增設配套停車場2個,新增停車泊位149個,極大地緩解了周邊居民小區停車壓力。
加強停車智慧化建設
充分發揮智慧停車管理平臺作用,將敔山灣區域內公共停車設施泊位數據接入市級管理平臺,並與最江陰APP實現數據對接,通過APP“智慧停車”功能,可實時瞭解目的地周邊停車場及空餘泊位數等信息,引導市民入庫入位停車。
同時,規劃設置二級和三級誘導屏,實時顯示路段和停車場停車泊位空餘情況,通過靜態指示標誌、動態空車位顯示屏,實現車輛引導功能,並在區域範圍內設置ETC電子圍欄,實現ETC無感支付場景應用全覆蓋,最大限度爲區域內小區居民停車提供便利。
合理收費提升停車資源利用率
爲避免停車泊位被長期佔用等問題,根據便民惠民的原則,對區域內停車泊位採取差異化收費政策。小區業主可採取包月模式,優惠停車,社會其他臨停車輛則計時收費。同時,適當延長免費時長,滿足羣衆短時辦事需求,鼓勵車主“短停快走”,最大限度釋放道路停車泊位,提高泊位使用效率。
加強停車秩序執法管理
加強城警聯動聯合執法,開展停車專項整治,加大對敔山灣公園、住宅小區、學校、商業綜合體、人民醫院等區域周邊的巡查頻次和力度,在重要交通節點設置違停抓拍系統,全時段進行違停管控,推動文明停車習慣養成,保障道路通行。
下一步,江陰市將以“緩解停車供需矛盾,提升人居環境品質”爲目標,在敔山灣區域持續深挖停車資源,有序開展停車場建設,逐步實現還路於民;優化公共交通組織和公共自行車點位佈設,做好綠色出行配套服務;推進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小區停車錯時共享,釋放停車資源潛力;加強停車數據對接,推進“先離場後付費”等智慧場景應用,不斷提升敔山灣區域停車服務便民化、停車管理智慧化和停車秩序規範化,爲市民打造“有序、規範、便利、暢通”的交通出行環境。
來 源:停車處
編 輯:駱玲玲
校對人:蔣欣悅
審覈人:陳星麗
發佈人:符 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