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陸能突破美國科技封鎖?「核彈專家」何澤慧訪談爆熱議
推動中國原子彈與氫彈研究成功的錢三強、何澤慧夫婦,於1947年在巴黎合影。(圖/中國科學院)
在美國對中國進行廣泛的科技禁運政策後,許多來自中國的評論都認爲要集中力量、善用「舉國體制」來超越半導體科技的瓶頸,突破美國對中國半導體技術的「卡脖子」問題。運用舉國體制突破西方的技術封鎖,最常被舉出的例子是「兩彈一星」,不過有人找到當年中國研發核彈的科學家錢三強的夫人、同時也參與此一研究項目的何澤慧在《央視》的訪談中說:「當時做的還不都是抄來的」,引起了熱烈的議論。至於真相如何,引起很多人的好奇。
1946年何澤慧與居里夫人的女兒伊萊娜.居里於巴黎實驗室。(圖/新浪網)
由於半導體技術封鎖是否能借由舉國體制來突破,事關國家長期科技發展,也是很多中國人在與西方進行科技競爭的希望所在,甚至帶有強烈的受迫害歷史情節與自立自強的民族意識,錢三強夫人何澤慧有關研發核彈的訪談在美國對中國科技禁運中顯得尤其重要。
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視察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何澤慧陪同參觀。(圖/新浪網)
這次訪談是由大陸《央視》的專題欄目《大家》節目所做的專訪,由《央視》主持人曲向東主持。他首先簡要介紹了何澤慧參與核彈研發的背景,訪談中談到文革時期她被下放農村改造。兩人的對話如下:
曲向東:當時是否覺得剛做出原子彈爆炸成功這麼大的貢獻,文革時還要下放農村改造,會不會有點委屈?
何澤慧:我們做這些不算什麼大貢獻。我說老實話,這個還不都是抄來的,抄誰不會抄呀?我們對這種不感興趣,如果有什麼新發現,這倒是比較有興趣。
曲向東:您能不能幫我們回憶一下,在居里實驗室和錢(三強)老一起發現三分裂、四分裂現象,當時這個發現的過程?
何澤慧:這個簡單得很嘛!你要發現東西容易得很,我告訴你。這有什麼過程?你做工作細緻點就成了,東西就在那,你看還看不見嗎?誰都會發現。
何澤慧與夫婿錢三強兩人年輕時是中國研發原子彈與氫彈最重要的科學家。(圖/中國科學院)
中共研發原子彈的過程,始自於1940~1950年代錢三強與錢學森、鄧稼先等一批在海外留學的科研人員陸續返國。1955年毛澤東提出要研製原子彈,當時也在蘇聯協助下建成了第一座實驗性原子能反應爐,1956年在周恩來主持下制訂了《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1957年10月15日,中蘇正式簽署了蘇聯協助中國建立原子能工業協定。1958年毛澤東提出要發展「兩彈一星」,當年中蘇共開始交惡,當時在中國的蘇聯專家們被要求立即回國,這些受到中國禮遇的專家就把技術圖紙讓中國專家抄,來不及抄的就用相機拍。經過研究人員的努力,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接着在錢三強與何澤慧等人的研究下,1967年氫彈也爆炸成功。2年後,文化大革命橫掃神州,錢三強與何澤慧被下放到陝西合陽幹校勞動。
何澤慧(右)、錢三強(中)與友人一起參觀蘇聯軍艦合影。(圖/中國科學院 )
《央視》主持人曲向東也在訪談中談及這段下放到農村勞動的經歷:
曲向東:那個時候有沒有想過做研究的事?
何澤慧:沒想過。
曲向東:那心裡會不會着急?您是學物理學的,就是要搞研究的啊!
何澤慧:你着什麼急,那時候反正聽天由命,聽你們的話就成了。
曲向東:錢老的心態也會跟您一樣好嗎?
何澤慧:他反正不如我。
自法國返回中國後,何澤慧與錢三強全心投入原子彈研發工作。(圖/中國科學院)
不少科學家認爲,何澤慧在研發原子彈的貢獻中高於錢三強,但因中國傳統女人的觀念,一直保持着低調的作風。她出身於蘇州官宦世家,1936年以最優異成績畢業於清華大學,1940年獲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工程博士學位。後來在巴黎法蘭西學院與居里夫人的女兒女婿共同做研究,後來也進了巴黎大學的居里夫人實驗室,因此也被贈予「中國居里夫人」的稱號。據中國科學院高能物裡研究所的資料指出,中國能在短短2年8個月裡完成原子彈與氫彈試爆成功,何澤慧經過上百次實驗所獲得數據可說是居功厥偉。文革結束後,何澤慧進入新成立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做研究,她的生活極爲簡樸,一直到2011年才以97高齡去世。
何澤慧(前排右2)於1936年以最優異成績畢業於清華大學,1940年獲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工程博士學位。圖爲清華畢業與同學合照。(圖/中國科學院)
至於中國的半導體工業瓶頸是否能複製當年用舉國體制研發「兩彈一星」的過程,很多專家認爲兩者的性質不同:核彈完全是軍事用途,半導體則是商業用途;前者可以不計代價製造相對少量的成果,後者則要考慮商品的成本效益。舉國體制使用近乎無限的資源,而且只問結果不講效益,如果花下大量人力物力,才發覺趕不上競爭對手的技術升級,同樣會在商業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因此,用半個世紀前的技術發展觀念,沉醉於當年舉國體制的成效,顯然已經趕不上講求速度與效益的新時代商業科技發展模式。尤其是弘芯、泉芯、大基金等案例已有多次前車之鑑,既然已有花數千上萬億人民幣的慘痛教訓,就不應該再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