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小額團購債券 Q2開放
2監理沙盒第五案,湊夥公司「債券團購平臺」商轉落地,投資人小額團購債券,第二季開放。圖/本報資料照片
監理沙盒落地成功案例
監理沙盒可望有第五案正式商轉落地,2021年進入監理沙盒實驗的湊夥公司「債券團購平臺」,在實驗結束後,花費兩年多將落地,金管會證期局21日宣佈將進行法規修正,開放證券自營商可辦理自行買賣特定外國債券業務,預計第二季上路後,湊夥公司就可依照新規申請限制性自營券商執照。
「債券團購平臺」是在2021年金管會覈准後進入監理沙盒實驗,由金融科技團隊湊夥公司發起,讓投資人以團購方式小額投資債券,投資人最低100元或10美元,就能參與國內外債券的團購投資。
金管會表示,債券團購平臺延長實驗期間到2022年7月,之後規劃可行的落地商業模式,但在評估報告與補件上花較久時間,中間也給予輔導與監理門診,並與銀行、券商公會等進行多次討論,湊夥2023年10月底補充說明實驗結果,金管會後來召開評估會議後,認爲此舉可提升普惠金融效益。
證期局宣佈,開放證券自營商可自行買賣特定外國債券業務,也將開放非專業投資人與自營商,進行不足面額的外國債券交易,及放寬辦理此類業務的證券商持有外國債券部位總額上限,將對外預告60日,預計第二季上路。
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指出,既有的券商可以申請增加營業項目方式辦理,非既有券商則會給予限制性業務執照。湊夥因實驗已結束,現在不能接受投資人申贖,但在新法上路後,湊夥可申請限制性執照,最低資本額門檻僅1億元,比現行全牌照的證券自營商4億元低。
業務開放非專業投資人投資外國債券,但國家主權債要A以上,債券信評要A-以上,未限定幣別;目前自營券商持有外國債總額不得超過淨值30%,未來將放寬到50%。
湊夥在實驗期間與一銀合作的債券團購平臺,原本是採經紀模式,未來會轉變爲自營模式。過去的經紀模式,是收集好所有投資人的錢後信託在銀行,由銀行負責購入債券及賣出,採自營模式後則是湊夥先到海外買債券後,於網路平臺進行報價,由投資人自行選購要買幾單位,合作銀行扮演信託與交割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