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不只用於成人 可強化兒童體質預防疾病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502期

文/李政純

3歲男童,近期睡眠品質下降,夜間哭鬧、不易入睡,白天情緒容易激動,無其他健康問題;經中醫師診斷爲心肝火旺,進而影響睡眠狀況,透過中醫推拿2、3次之後,夜間哭鬧明顯減少,睡眠品質改善許多,白天情況也比較穩定。另一位5歲女童,頻繁訴說肚子痛,尤其是在飯後特別明顯,醫院檢查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考慮爲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師診斷爲脾胃失調,推拿治療重點在於健脾和胃,改善消化功能,透過推拿幾次之後,腹痛症狀明顯減少,食慾改善,精神狀態也變好了。

大家都很熟悉成人推拿,是中醫傳統療法之一,通過對人體經絡、穴位進行按摩、按壓、推動等操作,調節身體功能,達到治療或保健的效果;但卻很少聽過兒童推拿,其實兒童推拿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現在則在新加坡、香港、中國等地非常盛行,不僅被學術界認定爲專門學科,已有許多臨牀驗證與專門著作,在醫界也廣爲醫師、患者所信賴與使用。

強化體質並預防疾病

中華中醫學會榮譽理事長、臺北市中醫師公會常務理事、臺灣推拿保健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文戎指出,兒童推拿是在中醫基礎理論根據之下,運用不同的推拿手法,透過對經絡穴位的刺激,加強兒童身體各系統的協調性,促進臟腑組織的協同功能,藉以強化體質並預防疾病,進而達到兒童保健的目的。

除了生病的時候可輔助、增強醫療效益之外,平時也能持續發揮保健的積極功能,例如對於喂藥困難的幼兒來說,除了可以縮短口服藥物的時間,同時藉着與孩子的親密接觸,增加孩子的信賴、安全感,所以,兒童推拿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兒童保健法。

緩解症狀和保健養生

陳文戎表示,兒童推拿對於很多疾病的治療都有幫助,像是秋冬常見的感冒、發燒、咳嗽、支氣管炎、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由於推拿能夠促進腸胃蠕動,調節脾胃功能,包括腹瀉、腹痛、便秘、營養不良、厭食等消化系統疾病都有幫助,特別是功能性便秘,推拿腹部和相關經絡有助於排便,或是由腸痙攣或氣滯引起的腹痛,都能協助改善。

通過調節神經系統,推拿能幫助改善情緒和睡眠問題,舉例來說,特別是能改善兒童夜間驚醒、睡眠淺的情況;輔助治療過動症,幫助穩定情緒、增強專注力;甚至是推拿安神穴位可放鬆身心,幫助解決焦慮或壓力過大等狀況。另外,兒童推拿還常用於健康管理,例如增強免疫力和防治疾病。

這些情況不適合推拿

陳文戎說明,但也不是每一個孩子都適合推拿,推拿適用年齡是12歲以下兒童,如果有燒燙、骨折、脫臼或皮膚瘡瘍等外傷,就不適合推拿;如果是急症,例如急性腹瀉、發高燒等狀況,也要配合醫師的治療,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至於有些家長會問,孩子有過敏性鼻炎,可以接受兒童推拿嗎?陳文戎的答案是可以的。兒童推拿可讓孩子的自體免疫力正常運作,能溫和但有效地強化體質,可以確實減少患病的機率,尤其是西醫無法根治的過敏性疾病,以兒童推拿同時搭配中醫醫療,會有非常好的效果。

有效之前,先確認安全性

有些大人在推拿的時候怕痛,甚至痛得哀哀叫,瘦弱的小孩子承受的了推拿的痛嗎?陳文戎進一步說明,兒童推拿的手法特別重視輕柔,而且推拿安排都有其原則,輕柔手法會以較長時間達成預定功效,而強刺激手法則視情況進行2-5次,且前後各有準備及舒緩的手法,所以孩子並不會感覺疼,而且,推拿時可使用乳液等媒介,既可保護皮膚,又可增強療效。

中醫治療在講求有效之前,一定會先確認安全,兒童推拿非常安全,因爲在專業資深醫師的診斷後,再由訓練有素的兒童推拿師輕柔執行,可同時確保安全性及有效性,是不用擔心有副作用的。但要切記,不管是大人推拿還是兒童推拿,都應根據個人體質與病情制定個人化方案,而且要在專業推拿師或中醫師指導下進行。

兒童推拿防治肥胖

現代社會,飲食西化加上多吃少動,胖小子很多,千萬別以爲小時候胖不是胖,陳文戎指出,治療兒童肥胖的方法,有藥物治療、飲食、運動及心理指導,但其實推拿其實對兒童肥胖也有不錯的效果,其方法如下:

․猿猴摘果

操作方法:以雙手食、中二指分別夾住患兒兩耳尖向上提,再捏兩耳垂向下扯,如猴摘果狀,向上提10~20次,向下扯10~20次。具有健脾消食、調節內分泌的作用。

․補脾經

操作方法:從拇指橈側緣推向拇指指根,推300次,有調整脾胃系統的作用。

․推上三關

操作方法:以拇指橈側面或食中指腹自腕關節橈側推向肘,推50下,有補氣行血作用。

․順摩腹

操作方法:拿捏、掌揉腹部,或用手掌部在腹部以肚臍爲中心作順時針的圓周狀摩動。有消腹脹、通便,燃燒脂肪的作用。

․捏脊

操作方法:兒童俯臥,用雙手抵於小兒骨尾椎,雙拇指在下,兩食指在上,將皮膚提起後,用兩拇指由下而上作滑動性的提捏,連續操作五、六次,以局部出現潮紅爲宜的方法。有促進發育及新陳代謝的作用。

․推擦四肢

操作方法:雙手平行相對,搓揉小兒四肢,直到稍微發熱爲止。

此外,日常宜注意均衡的低脂高纖飲食及適當運動。同時,孩子的飲食重點不在於吃得夠不夠,而是吃得營不營養,如此,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