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社交距離」前… 李豔秋:「排隊買口罩」恐成防疫破口
爲防止新冠肺炎擴散,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30日宣佈,將研議訂「社交距離」規範,若違者就開罰。對此,資媒體人李豔秋在臉書表示,若排隊買口罩的現象依然存在,就無法保證排隊羣聚不會成爲防疫破口。
李豔秋以自己爲例,分享親身觀察買口罩的狀況,每家藥局規矩不一樣,有的先拿號碼牌,再依藥局規定的時間去買,缺點是要跑兩趟,優點是不需要排太久;有的藥局每天固定時間發口罩,先來後到,售完爲止,一小時前去排隊基本上都一定有,但之後的機率越來越低,也可能排了半天到你的時候剛好賣完了,好處是不需跑兩趟,缺點是要排很久。
李豔秋說,隊伍里老人家和外籍移工的比例相當高,看到老人家拄着柺杖,颳風日曬下雨,帶着水壺揹包雨傘一站近一小時,真的很爲他們擔心;上網申購對他們更是萬里關山,困難重重,他們是高危險羣,經常要進出醫院,口罩應該是他們的必要配備,「但社會氛圍對老年人非常不友善,網民狂酸他們不願付7元的運費,活該去排隊」,但讓人傷感的是,許多年長者根本是爲了兒孫來排隊的。
李豔秋認爲,政府在設計1.0、2.0、實名制、超商制、網上購等等之外,「能不能爲這些老人家特別設計一個制?」比照老人年金髮放也好,依重陽節里長請安卡也行,甚至依選舉人名冊把屆齡的老人家找出來,直接把口罩寄給他們,或是到裡辦公室領取如何?臺灣有全世界羨慕的科技天才,也有完善的戶政制度,應該不會太難吧?
另外,李豔秋也提到外籍移工排隊的狀況,發現他們沒有「社交距離」的概念,手機一講一小時,而且把口罩解開講話,讓身旁的人默默遠離,站到隊伍外,拉大前後的距離;但這又會影響用路人的方便,藥局員工不多時就會來「整隊」,只好再回到隊伍「人靠人」;因此,如何讓移工瞭解「社交距離」,以及灌輸她們防疫的習慣及規範,是要花大功夫,但必需做的功課。
李豔秋強調,指揮中心說要制定「社交距離」,並對違者開罰,「我是百分百給讚的,但是,如果排隊買口罩的現象依然存在,如果對大衆,尤其外籍移工的教育沒有落實,如果老人家及弱勢的口罩供應無法改進,就無法保證排隊羣聚不會成爲防疫破口。」
李豔秋說,當口罩廠單日可產1000萬片,當總統喊出日產2000萬片,當我們每個月提供美國4、50萬枚口罩,當我們樂助友邦百萬個口罩,甚至願意捐一萬件防護衣給大陸,都帶給民衆極大的鼓舞—「既然有能力支助他國了,就代表排隊買口罩很快將成爲歷史鏡頭了。」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