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授突叫不出愛孫名字 竟因「心房顫動」傷腦險失智

退休教授突叫不出愛孫名字,竟因「心房顫動」傷腦險失智。(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不要以爲失智症不可逆,臺中榮總長期追蹤發現心房顫動患者罹失智的風險高於一般人1.27倍,透過透過電燒手術治療可使患者失智症發生率降至一般人水平;1名70歲的退休教授半年前記憶力明顯衰退,甚至叫不出愛孫名字,經檢查發現是長期心房顫動控制不佳造成腦部損傷,經電燒術治療,術後3個月,經檢查記憶力、認知功能恢復正常。

臺中榮總內科部主任林彥璋(右)、心臟內科醫師李冠毅(左)透過心導管消融手術可有效治療心房顫動。(馮惠宜攝)

臺灣明年(2025)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將突破20%,衛福部統計,目前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爲7.99%,共約35萬人,失智人口攀升,也造成社會負擔;臺中榮總內科部主任林彥璋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心房顫動患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7%,其中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增加15%。透過電燒手術治療後,整體失智風險顯著下降26%,阿茲海默症風險則降低21%。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Europace》。

林彥璋解釋,國內心房顫動患者每年新發生失智症的比率約爲0.9%-1%,相較於一般人僅0.2%的發生率顯著提高。研究追蹤心房顫動患者長達7年,發現因心跳不規則導致血液無法穩定供應腦部,造成間歇性腦部缺血,進一步增加微血管栓塞和腦部血管病變的風險。

該名70歲退休教授有高血壓、心房顫動病史,半年前開始出現胸悶不適,記憶力明顯衰退,叫不出兒孫名字,生活丟三落四。經檢查發現是長期心房顫動控制不佳造成腦部損傷。林彥璋爲他施行射頻電燒術,使他恢復正常心率,並改善腦部血液灌流。術後3個月,教授記憶力改善,認知功能檢查(MMSE)恢復正常。

臺中榮總3日舉辦記者會說明研究發現,心房顫動患者以心導管電燒手術治療心房顫動可降低26%失智症風險。(馮惠宜攝)

林彥璋說,透過電燒手術清除異常心律源,恢復正常心跳,可以穩定腦部血流,降低反覆缺血引起的認知損傷,使患者每年的失智症發生率降至0.3%,接近一般人水平。

臨牀觀察顯示,心房顫動患者接受消融手術後,部分原有的輕度認知障礙可獲改善。林彥璋提醒,心跳異常可能導致認知功能衰退,應及早治療。已服藥控制的患者若仍感不適,應及時就醫評估治療效果,避免藥物失效。及早介入治療不僅能改善心臟功能,還有助於保護腦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