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理財術-退休理財三部曲 分階規劃效益大
基金業者表示,人生每個階段應該有不同的退休理財策略。圖/freepik
退休金準備三大策略
近年來高股息ETF成爲許多國人退休準備的理財工具,但對於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條件與需求,同一套投資工具不一定一體適用。基金業者表示,人生每個階段應該有不同的退休理財策略,建議可根據距離退休的年齡採取「衝、穩、守」不同的應對方式,讓退休理財計劃的效益極大化。
基富通總經理王浩宇認爲,「衝」不是一昧鎖定高槓杆、高風險的投資工具,而是在個人能夠承受的條件下,適度承擔風險、紀律投資,加速累積人生的第一桶金。尤其是35歲以下的青年族羣,距離退休還有2、30年,正處於起跑衝刺階段,因此領息並非首要目標,更需要每月定期定額持續投資,善用時間複利來創造財富。
當距離退休年限10~15年,也累積一筆不小的財富,此時,投資策略應轉向「穩」,也就是透過資產配置的方式,分散佈局多元資產,例如成長型的股票基金、穩健收益的高股息或債券型基金,在累積財富的過程中,也能降低資產波動風險。
等待退休後再轉向「守」,着重在收益穩健的股息或債息,打造用不完的退休金帳戶,讓前期累積的退休金能夠創造出源源不絕的現金流,除了用來支應退休後的生活開銷,不用擔心活太久、不夠花,還能避免退休金遭到通膨侵蝕。
近年來ETF躍居理財主流商品。根據國泰投信與臺灣指標調查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佈的「2024全民退休大調查」指出,國民預估退休年齡約60.1歲、平均需準備約1,432萬元的退休金才能安心退休;而國民主要的投資理財方式前三名依序爲保險、股票、定存;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三年前的調查結果,選擇ETF投資的人次成長四倍,比重從8.8%躍升至32.1%位居總排名第五,成爲調查大黑馬。
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對於投資人常問的「該買股還是買債」也直言,其實兩者都好,投資人應依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年齡、可運用資金等情形調整資產配置,如果是準備退休的青壯年族羣,在股票型ETF的比重以高股息ETF爲主要配置;至於已退休族羣,則建議可拉高債券ETF的資產配比。
王浩宇強調,理財工具的種類相當多,但是就「退休準備」這件事來說,如果找到契合不同人生階段需求的工具或方法,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將能夠少繞點路,讓自己更有信心,達成夢想的退休生活目標也就不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