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C觀察丨 AI應用進入躁動期:先落地、後盈利,如何平衡投入?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陶力實習生薑子翼上海報道

經歷了三天的熱潮後,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落下帷幕。

7月6日晚,組委會發布數據顯示,會議期間共產生126個項目採購需求,預計意向採購金額150億元;同時有24個重大產業項目簽約,預計總投資額超過400億元,涵蓋大模型、具身智能和智算生態等領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以往只在展臺上出現的機器人,今年集體出現在大廳中,有的機器人自己走出來和觀衆互動,有的機器人則承擔了運送展館資料的任務,大搖大擺在展廳內穿行,引發裡三層外三層的行人圍觀。

人工智能不斷助力培育新產業、催生新模式、形成新動能。金融、醫療、機器人等都被認爲是大模型落地的重要方向,多元化的應用場景井噴式涌現。多位國內外產業風向標人物基於各自不同的產業實踐,對於AI如何引領生產力變革進行了深入的解讀。

儘管不同行業人士表達了對AI治理的擔憂,但也有受訪者樂觀認爲,伴隨社會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今天的擔憂會被明天逐一消解。眼下,無論是對於互聯網大廠還是創業者來說,仍然是一個投入和積累期,如何將應用真正落到場景,並真正解決問題是重中之重,而“盈利”的事還要交給明天。

垂直模型差異化

一個由AI驅動的未來世界是什麼樣子?或許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展覽區可以找到答案,這也是每屆大會最吸引觀衆的地方。

今年大會展覽持續擴容升級,在具身智能領域,今年來到展館現場的將有超過40款智能機器人,其中人形機器人約25款;在大模型領域,文生文、文生圖、文生視頻模型、端側模型、開源模型等集體亮相,實際展出大模型的不同應用。

展覽展示是歷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最吸引普通觀衆參與的部分。今年大會展覽持續擴容升級,展覽規模、參展企業數、亮點展品數、首發新品數均達歷史最高。據瞭解,今年來到展館現場的將有超過40款智能機器人,其中人形機器人約25款;在大模型領域,文生文、文生圖、文生視頻模型、端側模型、開源模型等也集體亮相。

以往,“製作咖啡”這樣的工作會交由機器人來做,今年則直接演變成了AI助理幫你下單。“幫我點一杯熱美式。”在WAIC螞蟻咖啡體驗店,觀衆只要向AI助理大屏下單一杯咖啡,無人咖啡店裡的機器人將自動開始製作,1分鐘後就能收到通過智能助理下單、機器人制作的一杯咖啡,真正實現AI幫你辦事。

目前,AI點單這一新功能已在支付寶App開啓測試,首批支持星巴克、瑞幸、喜茶、霸王茶姬、蜜雪冰城等12個茶飲品牌的支付寶小程序。此外,AI生活管家還能通過“閒聊”,完成辦事、問診、打車等服務。

不過,大模型從智能涌現到應用涌現,實現人人可得,還需要佈局關鍵技術,用以解決大模型的可信、經濟、易用三大難題。因此,在最需要精準服務的金融、醫療、教育等領域,也是大廠佈局的重點。

在猿力科技展臺,展出了首款墨水屏AI學習平板。它能智能推題、AI批改、錯題歸納、錯題講解,還可以舉一反三到薄弱點專練,實現個性化學習。其中,該公司爲公立學校研發的教育大模型也亮相,現已投入商用。

“通用模型和垂直模型最大的區別是,通用模型要解決很多寬泛的問題,而垂直模型的核心是更加理解場景,更加個性化。只有做到這一點纔能有競爭力。”猿力科技相關技術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教育領域精準和正確以及正向引導尤爲重要。

“比如你對大模型發出命令讓它給你寫一篇作文,它直接就會出來。但是垂直類的大模型,會進行更多問題引導你理解、思考,最終完成一篇作文,這個纔是老師或家長希望達成的目標。”該人士舉例說明,AI賦能教育時,一定要結合行業特點。

多場景催生商機

大模型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預示着更加智能化、個性化未來的到來。

從娛樂社交到辦公學習,再到智能製造、工業領域,大模型都在發揮不同的優勢。大會期間,諸如文心一言、阿里通義、商湯日日新5o、螞蟻百靈等通用大模型也悉數亮相。一方面,這些通用大模型不斷迭代;另一方面,由其衍生出的生態圈也日益繁茂。

從本屆大會的參展情況看,新興企業特別注重場景應用,也有一批企業在產業鏈找到了新的機會。在展覽館內,一張古樸、典雅的卷軸吸引了衆人的目光。這張被修復的卷軸脫胎於敦煌遺書系列古籍,在被機器拍攝掃描後,卷軸上髒污、筆畫殘缺、模糊的文字被準確定位,缺失的文字也清晰呈現。

以AIGC技術爲代表的數字化修復手段,爲延續古籍生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打開了AI+圖文的新機會。據瞭解,合合信息旗下掃描全能王聯手華南理工大學團隊,將AIGC技術應用於敦煌遺書殘卷的圖像數字化修復上,共同打造了AI古籍修復模型。

基於圖文處理技術,合合信息還推出了大模型“加速器”,切入大模型訓練的上游階段,幫助大模型突破在書籍、論文、研報等文檔中的版面解析障礙。

“大模型廠商在金融、醫學、財經、媒體等多領域的文檔解析中,需要準確性和穩定性,從而提升模型的理解力。”合合信息智能創新事業部總經理唐琪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大模型加速器要助力更多行業級知識庫的建立。

對於每一個垂直類模型來說,都需要在自己的領域內進行更多積累,從而形成差異化落地。

一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一家大模型企業去年收入還有幾億元,到了今年上半年只有幾千萬元。斷層式下滑背後,是互聯網大廠今年不約而同在大模型應用上的發力。“今年你看有幾家還在談大模型?都在談具體應用了。”

對此,中信建投人工智能首席分析師於芳博認爲,國內大模型應用分爲三類,一是強者恆強的C端雲上應用,二是百花齊放的B端應用,三是AI PC、智能家居等端側應用。在他看來,今年以來,國內C端基礎大模型進步速度較快,整體能力提升,成本下降速度也很快。目前,該領域已經處於搏殺階段。

而另一批B端大模型在政策層面支持力度大,比如強化人工智能在交通、能源、水利、應急等諸多領域融合。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的多家企業和投研人士看來,仍然需要先解決問題,纔有留在牌桌上的機會。

對於大廠來說,則是更多與自身主營業務形成賦能和閉環。螞蟻集團CTO何徵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採訪時坦言,今天談論AI商業化爲時過早,它可能就像二十年前的互聯網剛剛出現,當時預計產業規模很小,而AI的未來一定會更加廣闊。

“嚴謹”AI的挑戰

沒有人會錯過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機會,AI真正的“iPhone”時刻到來還有多遠?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髮現,市場上可供使用的應用不下百餘種。當支付寶開發出智能助理幫你辦事處理日常時,微信也推出了元寶小程序,實現AI搜索、文檔總結和AI作圖功能。與此同時,阿里雲旗下通義App也上線A了I畫具“追星星的AI”,這是國內首個關照孤獨症兒童的AI繪本工具。

儘管各種應用層出不窮,要做到可信賴的“嚴謹”AI是行業的共識,也是方向。值得注意的是,螞蟻集團一連對外展示的三個“AI管家”,分別對應金融、醫療和生活場景。在這些場景下,AI爲用戶提供的是專業服務,而不是簡單的聊天式對話或者做圖,需要在對話交互之後配合理財分析、輔助診療、消費預定等一系列服務。

螞蟻集團大模型應用部總經理顧進傑介紹稱,上述場景包含生活、醫療、金融,它背後都有一個共性,可以簡單定義爲“嚴謹行業的AI應用”,在嚴謹的行業裡,對服務的質量、準確性、全鏈路關注更高。

與娛樂行業不一樣,這些需要高度正確的領域需要解決什麼問題?他思考的結果是它們需要專業的特定領域知識。

因此,AI不能再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令人欣慰的是,AI正在重塑科學發現的新範式。正如專家們在論壇上所言,大模型內部壓縮着世界知識,不確定生成的特性或將幫助人類打破不同學科領域的知識繭房,完成創新探索。譬如,天文學作爲海量數據學科,是AI應用和驅動科學發現的最佳場景之一。

“技術方面我們注意到三點,第一是大模型與大規模知識引擎相關;第二是複雜推理需要複雜推理的框架,很多產業應用都看到這個方向;第三是未來新的生成式應用需要多智能體生態協作。”顧進傑認爲未來要深入產業、機構一起合作才能保證端到端的體驗。

從去年的“百模”大戰到今年創新應用深水區,在產業落地層面還面臨很多新的挑戰。AI技術快速發展爲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紅利,同時也帶來深度僞造、隱私保護、知識產權爭議等諸多風險挑戰。

促進人工智能開發與安全,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和倫理問題是無法避免的重大課題,亟需通過對話與合作凝聚共識。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首席科學家周伯文坦言,眼下AI發展是失衡的,AI模型安全遠遠落後於性能,失衡的背後是兩者在人才密集度、商業驅動力、算力投入度上的巨大差異。長期來看,人工智能要大體找到平衡,否則會阻礙技術和產業應用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