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兩岸經濟去政治

社評

蔡英文總統接受日本《文藝春秋》訪問,除批評大陸成爲亞太區域和平穩定不確定因素外,也表示經濟上將不過度依賴中國市場,將加強貿易伙伴與投資地點更多元化佈局,這是過去所沒有的挑戰,但應該可以在經濟領域上獲得很大的機會。

臺灣對大陸出口節節攀升

不過度依賴大陸市場,蔡總統其實已經努力了5年,2016年上任後就成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目標就是要以東南亞和紐澳、印度分散中國大陸市場;各部會提出新方案,必須導向新南向國家纔會獲得政府同意。但5年來的成效如何,大家心知肚明。就在蔡總統接受日媒訪問前夕,財政部公佈今年上半年的貿易統計,臺灣對陸港的出口達到88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了32.6%,出口比重升高到42.8%,創11年新高,和蔡總統的說法形成了突兀的反差。

蔡總統上任以來,大力操作「去中國化」,兩岸關係惡化。但是,臺灣對陸港兩地的出口,無論金額還是比重,卻都節節攀升,2017至2020年期間的佔比分別爲41.2% 、41.3%、 40.1%和43.9%,比起馬政府第2任期2012至2015年的平均39.9%都高,去年更足足高了4%,顯示兩岸間經濟運行產生的供應鏈分佈和市場形成,很難以政策加以改變,甚至新冠疫情也難以影響。若要以政策橫加干預,極可能成本巨大而成果有限,甚至完全無效。近日臺灣鳳梨的出口「改變」,正好就是一個顯著案例。

美國媒體「彭博社」日前發出訊息,報導臺灣對日本鳳梨出口,在今年3至6月的4個月成長了8倍,成爲取代中國的臺灣鳳梨出口最大市場,中國暫停進口臺灣鳳梨,意圖打擊蔡政府的舉動事與願違,「未能達成預期效果」。農委會官員甚至洋洋得意:「流血都還沒開始就止住了。」這則「出口」訊息立刻轉化爲「進口」,在幾個綠媒中報導評論,作爲臺灣有能力「抗中」的範例。

沒錯,對岸確實在今年2月26日,由中國海關總署宣佈,自3月起暫停進口臺灣鳳梨,因爲「多次從臺灣輸入大陸的鳳梨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此事在當時引發了兩岸官方一陣互批,國臺辦出示去年向臺灣通報28件檢疫不合格的紀錄和介殼蟲照片,農委會則反駁只接獲13件通報,並稱驟然停止進口違反一般國家會燻蒸後再進口的「國際規範」。但臺灣鳳梨有90%以上出口是到對岸市場,又正逢金鑽鳳梨成熟高峰,無法出口茲事體大,農委會遂祭出10億元出口運費補貼,協助農民轉出口到其他國家,總算締造了「日本取代中國」的績效。

以政治手段干預代價巨大

然而,農委會和外媒沒告訴大家的是,今年上半年鳳梨總出口,在農委會編列鉅額運費補貼之下,也才達到2.7萬公噸(3437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下跌」了3成。而對日本出口4個月激增到16556公噸,是動用政府約3.6億元補貼所獲得的「佳績」,每公斤運費和推廣補貼高達22元新臺幣,和國內產地價格相當。這種鉅額運費補貼不可能長期存在,請問明年若是取消,還能維持對其他國家出口的現況嗎?

我們並不反對出口市場多元化,以避免高度集中產生的風險,但絕不贊成用造成扭曲的政策來營造績效。事實上,臺灣若要加入區域經濟整合,例如有11個東亞成員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或和美國簽署貿易協定,廣泛開放農業市場是無法避免的;但要開放農業市場,就必須建立農民的信心和能力來面對挑戰,否則就會面對民進黨的「太陽花事件」。

因此,面對大陸因檢疫問題暫停進口臺灣農品,最好的策略就是直球對決,處理好農品檢疫,並研發更合適的品種來打開國際市場。這種應對方式,可以同時處理鳳梨(和其他農產品)面對大陸市場,以及未來農產品面對區域經濟整合的「危機」。至於大陸市場,由於規模十分巨大,各種品級的需求都存在,應該讓市場來決定哪些,以及多少數量的農產品對其出口,這纔是對農業和農民的最佳策略。

臺灣經濟能否不依賴大陸,是個經濟問題,用經濟方法處理纔是最佳策略。用政治手段或強行補貼干預,都要付出巨大代價,不可能受到人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