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貽芳:花360億,建對撞機怎麼了?楊振寧:我反對,考慮得太少了
王貽芳:花360億,建對撞機怎麼了?楊振寧:我反對,考慮得太少了
"仁者見之謂仁,智者見之謂智",這話讀來未免引人深思,同一件事物,站在不同的立場上看,便會得到背道而馳的答案。這正如"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般,面對同一件事,人們往往會受自己的學識和見聞的限制,得出主觀的判斷,這些判斷未免與客觀事實有所偏頗。
天才的想法總是格外的出彩,天才的脾氣也是特別的固執。關於我國對撞機是否要建的問題,兩位學術上的大牛對此爭論不休,甚至引發了一場關於粒子對撞機領域的學術爭論,被人津津樂道。
他們甚至隔着太平洋,通過媒體喊話,不斷表達自己的觀點與學術上的見解。這兩位學術大能便是王貽芳和楊振寧。
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對撞機
小平爺爺曾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話無論是對剛成立的新中國而言,還是對現在高速發展的中國而言,都是適合的。科技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必不可缺的關鍵要素。
科技還是充實國家實力的關鍵,"落後就要捱打",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弱肉強食的法則不僅存在於叢林生活中,還存在於國家外交中。從古至今,若不想國家被吞併或覆滅,便得緊跟科技發展的步伐。
從分子被發現起,科學家們便對微觀世界產生了許多好奇。隨着時間的推移,更多的科學家進入研究微觀世界的行列中。通過不斷的實驗,他們發現分子並不是世界上最小的顆粒,比它更小的還有離子、質子、中子。現如今,最小的粒子是輕子和夸克,它們也是已知物質的微觀最基本的單位。
科學家爲了探索更細微的微觀世界,便開始研究起對撞機。對撞機是在高能同步加速器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裝置,它的發展已有近70年的歷史,最早開始在20世紀50年代。
此後,人們通過不懈的努力使得對撞機初見雛形。在對撞機的加速器中會被注入兩束粒子流,使得機器中的粒子能在同等流強度下,用相同的能量進行相反的對撞運動,在不斷的碰撞中,可能會有比夸克、輕子更細小的微粒產生。
若對撞機能成功的建成,那麼這便會使人類社會向新時代前進一大步;也能使科學家們去探索新的粒子,使微觀量化粒子的"新物理"得到完善:使人們對廣袤無垠的宇宙空間有更深層次的瞭解。總而言之,對撞機的建成能變相的促進整個世界的轉型。
王貽芳堅持花360億建對撞機
1963年,王貽芳出生於江蘇南京,從小他便對科學方面的知識展現出濃郁的好奇心,他的研究天賦也隨着年齡的增長而顯露出來。從小的喜好促使王貽芳日後走上了物理學家這條路。
1980年,王貽芳成功的考入南京大學物理系原子核物理專業,畢業後的他更是在原子核的研究上展現出過人的天賦,一家位於意大利的研究所向他拋出了橄欖枝,至此王貽芳踏上了異國深造的路途。
回國後的王貽芳,在中微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得他深受人們的愛戴。媒體的大肆宣揚似乎對王貽芳沒有絲毫影響,他像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好學生一般,轉身投入到對撞機的建設中去了。那麼是什麼使得他對於建設對撞機這一事如此的急迫呢?這還要從美國建設SSC(對撞機)失敗講起。
美國在SSC建設之前就高調的在《知識分子》上宣佈:美國即將建成正負電子對撞機。可是對撞機的建設無論是人力、物力還是科學家精力的投入消耗都是巨大的。
再加上美國當時財政出現了難以彌補的赤字,美國在建設SSC一段時間後,宣佈建設對撞機SSC失敗。看到這條新聞的王貽芳不經心頭大喜,他認爲這是中國科技反勝美國的機會。美國建設不成,不代表中國也建設不成,他堅信中國人能化腐朽爲神奇。
若中國能先美國一步,建設出對撞機,那麼中國的實力無疑會再上一個臺階。王貽芳的初衷是好的,但他沒有考慮到建設對撞機這項巨大工程的開銷,根據相關人員的精密計算,建設對撞機最起碼要花360億。楊振寧得知此事後提出了反對的意見,王貽芳卻堅定的說:"對撞機必須要建!花360億怎麼啦。"
楊振寧提出反對意見
談到楊振寧,人們可能會想到他的國籍,他的風流情史。但不論外界人們對他的評價有多差,他的技術是實打實的,他在科學研究上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
他身體裡流淌着的是炎黃子孫的血液,他同樣熱愛自己的祖國母親。面對王貽芳必須建設對撞機的提議,楊振寧客觀理智的提出了反對意見,他通過媒體隔空喊話王貽芳:"反對,你想的太少了!"
首先,從美國SSC失敗來說,美國並不缺乏天賦異稟的科學家,讓他們放棄建設對撞機的原因肯定不僅僅是經費問題。其次,360億對於仍舊在發展階段的中國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支出,中國也有極大的可能因爲經費問題,無法完成對撞機的建設,那麼最後得到的對撞機肯定是無用的半成品。
最後,沒有人能夠完全的保證對撞機在充足的財力、物力的支持下,被成功的建造,若是360億的投入卻換來一堆廢鐵,那比"竹籃打水一場空"還更讓人絕望。
對撞機的建設成功,意味着相關加速器、探測儀、土木工程基本設計會有個巨大的飛躍,甚至有可能達到質變的效果,但對撞機的建設並不是一件可以急於求成的事,70時多年的探索,才慢慢的使對撞機初具模型,楊振寧的提議是:對撞機要建,但不是現在建!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事物本身並沒有差異,只不過是人們觀察的角度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