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國:三中全會關於外資外貿釋放了兩個重要信號

在當前改革開放的背景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目標和任務進一步明確。

7月21日,新華社受權發佈《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強調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這是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之下,以新的視野、新的戰略部署對外開放的新工作。”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決定》釋放了兩個重要信號,首先,“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今後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將爲這一個目標而努力,“這也是一個新的提法,之前提過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如今首次提出了更高水平,也讓我們的改革開放進入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時代”。

其次,“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將是此次改革開放的突破口,“整體是圍繞制度型的開放,同時強調了是穩步地開放”。他認爲,在制度型開放中,“必須在規則、規制、管理、標準上下功夫,必須在體制機制上下功夫,也必須在制度創新上下功夫”。在這種基礎上,關於外資外貿也有了很多新的提法。

外資內容之多之全

在魏建國看來,此次提及外資的內容比較多而且全,“強調了要在外資的權利平等、規則平等和機會平等上做大量的文章”。

《決定》提出,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

“這是第一次把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一同提出,也首次提出了要深化兩方面的管理體制改革。”魏建國表示,目標是要“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依法保護外商投資的權益”。同時,“完善促進和保障對外投資體制機制,健全對外投資管理服務體系,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

在保護外資權益方面,《決定》明確,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合理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落實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推動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深化外商投資促進體制機制改革,保障外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採購等方面的國民待遇,支持參與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協作。完善境外人員入境居住、醫療、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

“在縮短外資准入負面清單上強調了‘合理’二字,說明在保護外資的同時也會保護國內的民族工業。”他提出,目前,製造業領域的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已經全面取消,後續的關鍵是在落實,同時明確了在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這些領域推動有序擴大開放。

根據商務部的數據,2024年1~6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6870家,同比增長14.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989.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9.1%。

“外資數據的波動是短期的形勢。”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告訴第一財經,《決定》更多是長遠的佈局,明確未來的方向,強調對外開放仍是基本國策,明確開放的大門只會越來越大的態度,必然會給外資帶來長期的政策性利好。

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在7月19日的新聞發佈會上也解讀稱,對外開放是我們的基本國策,外資企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與者、積極貢獻者。受國際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當前我國實際利用外資出現下降。這是暫時的現象。隨着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市場機遇持續增多,我國利用外資還將持續擴大。近期,我國對一些國家實行單方面免籤政策,取得良好效果,也將進一步完善來華經商旅遊人員居住、醫療、支付等便利制度。

韓文秀表示,當前,經濟全球化面臨巨大挑戰,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維護全球經濟秩序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各國政府和企業共同的責任。中國依然是各國投資的沃土,將不斷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願同廣大外資企業分享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蘊藏的巨大機遇,樂見外資企業同中國經濟共同成長。

從貿易大國到貿易強國,要做好三件事

在外貿領域,此次高層部署的重點也聚焦在了體制改革上。

《決定》提出,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強化貿易政策和財稅、金融、產業政策協同,打造貿易強國制度支撐和政策支持體系,加快內外貿一體化改革,積極應對貿易數字化、綠色化趨勢。推進通關、稅務、外匯等監管創新,營造有利於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制度環境。創新發展數字貿易,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建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設全球集散分撥中心,支持各類主體有序佈局海外流通設施,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國際物流樞紐中心和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健全貿易風險防控機制,完善出口管制體系和貿易救濟制度。

“我國要從外貿大國走向外貿強國,進一步把外貿發展好,要在三個方面做文章。”魏建國表示,首先就是要認識到外貿體制的改革以及外貿政策的出臺相當重要。其中就包括,貿易政策和財稅、金融、產業政策要協同,“不搞單打獨鬥,必須集體作戰,才能獲得制度和政策支撐,打造貿易強國,這是長遠並且具有全球戰略的佈局”。

其次,要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的改革,同時把握貿易的數字化和綠色化的機遇。“其中的突破口就是加快推進通關、稅務、外匯等監管創新,創新發展數字貿易等”。第三,在具體的舉措上,還要推動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全球集散分撥中心,以及海外流通設施、國際物流樞紐中心和大宗商品資源配置中心等設施建設。

針對貨物貿易做好工作部署的同時,此次《決定》還明確要創新提升服務貿易,全面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鼓勵專業服務機構提升國際化服務能力。加快推進離岸貿易發展,發展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業務。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務體系,豐富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

“這意味着,我們一方面要擴大服務業的開放,另一方面,也要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在對外貿易合作的加強中,不斷髮展我國的服務貿易水平,健全跨境金融服務體系,豐富供給。”魏建國說。

白明認爲,《決定》強調了內外貿一體化以及數字和綠色貿易,以及服務貿易幾個重點,這也將是未來中國外貿長期發力的重點。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外貿數據保持增長,並呈現逐季向好態勢。

在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的同時,《決定》還明確,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爲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提供更多全球公共產品。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建立同國際通行規則銜接的合規機制,優化開放合作環境。

魏建國表示,這說明在未來,中國仍然堅持以世界貿易組織爲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世貿組織的核心地位不動搖,不僅要積極參與,還要促進其改革”。在此基礎上,我國也會提供越來越多的全球公共產品,不斷擴大全球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的網絡,“中國也將在今後長時間建立同國際通行規則銜接的合規機制,這也是首次把合規機制放在了整個對外貿易網絡的體制中,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