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原來大腦喜歡這樣學

來源:優教育

本文共5000字,閱讀約需12分鐘

請關注並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永不失聯

我們普遍認爲學生是脆弱的,而過度保護最終可能會傷害我們的孩子。與其爲孩子鋪好路,不如讓孩子學會如何走好路。

丹尼爾 ·T. 威林厄姆是一位認知心理學家,他認爲了解大腦如何學習新的知識、解決問題等,與教師的工作息息相關。

在《爲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一書中,他將認知心理學在學習領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摘要成九條原則,回答了九個問題。

“人的大腦喜歡思考嗎?”

“學生該學習什麼樣的知識?”

“爲什麼學生只能記得電視劇劇情卻記不得知識?”

“爲什麼學生難以理解抽象概念?”

“反覆練習真的有效嗎?”

“如果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該如何因材施教?”

“如何幫助學得慢的學生?”

“如何才能精進教學方法?”

人有好奇心,也樂於解決問題,但並不善於思考,這不僅要求我們花大工夫將學生學習的內容“問題”化,還需要妥善考慮它的困難程度;在學習中,長期記憶中的事實性知識非常重要,但如何讓學生記住這些背景知識呢?

威林厄姆認爲,思考過的東西能記住,而將內容故事化,有助於人們思考其意義,從而記住它們;如何促進深層理解?我們的大腦擅長處理的是具體的事物,因此要儘量讓學生從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抽象的概念。

▲ 《爲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丹尼爾 ·T. 威林厄姆 著,中國青年出版社,2023年1月

01. 人天生好奇,

但並非天生善於思考

人生來就有好奇心,但並非傑出的思想者,除非認知環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則我們會盡可能地避免思考。相比大腦能做的很多事情,比如讓你能看、能動,思考是緩慢的、費力的、不可靠的。

人們避免思考和人們天生好奇並不矛盾——解決問題會帶來愉悅感,但關鍵是問題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難,我們會很迅速地分析解決問題需要多少腦力勞動,如果太多或太少,我們就會停止努力。

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什麼?讓我們從大腦的一個非常簡單的模型開始。下圖中,左邊是周邊環境,有很多可看可聽的事情、待解決的問題等,右邊是科學家們稱爲工作記憶的大腦組成,可以暫時把它等價於意識,它保存你在思考的事情。

從周邊環境指向工作記憶的箭頭表示工作記憶讓你意識到周圍有什麼:看見一縷光落在桌子上,遠處狗吠的聲音等。當然你還可以意識到環境中沒有的東西,比如你可以想起母親的聲音。

長期記憶是儲存事實性知識的巨大倉庫:瓢蟲身上有圓點,你最喜歡的冰淇淋是巧克力口味的等。它可以是抽象的,比如三角形是有三條邊的封閉圖形。長期記憶中的所有信息在於意識之外,在使用之前它都靜靜地待在那裡,進入工作記憶時它才浮現到意識中。如果我問你“北極熊是什麼顏色的”,你幾乎會脫口說出“白色”。這個信息三十秒前還在長期記憶中,但是在我問這個問題後你才意識到它的存在,這時它才進入工作記憶。

思考在你將(周邊環境和長期記憶中的)信息用新的方法組合時發生。這一組合過程在工作記憶中發生。

總的來說,思考的成功取決於四個方面:環境中的信息、長期記憶中的事實、長期記憶中的步驟,以及工作記憶中的空間大小。缺少任何一方面,思考都有可能失敗。

解決問題能帶給人們快樂,但問題的難度需要恰到好處。我們的好奇心只有在遇到自信能解決的問題時纔會被激發。如果學校的功課總是比孩子所懂的難,他們不喜歡上學也是理所當然的。所以,爲了讓學生儘可能地獲得成功思考後的愉悅,教師需要重新考慮他們鼓勵學生思考的方式。

這裡給老師的啓示是,對待課業的一個方法是把它們看成一系列答案。我們作爲教師太急於得到答案而忽略了要花些時間拓展問題。而問題是引發人們興趣的關鍵。當你備課時,從你希望學生在下課時能掌握的知識開始。下一步,應考慮什麼可能是這堂課的中心問題,並考慮如何提出這個問題,使得它既有吸引學生參與的一定的難度,又顧及學生的認知限制。

02. 記憶是思考的殘留物

記憶系統怎麼知道哪些是你需要記住的呢?它這樣估量:如果你仔細地思考過一件事情,你就有可能再度想起它,所以它應該被存儲。因此你的記憶不是你想要記住或你嘗試記住的事情,而是你所思考的事情。

“不思考就記不住”

對於學習來說,有情感投入,或者只有單純的重複,都是不夠的,只有想記住的願望也是不夠的。

假設你在教室走廊看到一個學生站在打開的櫃子前自言自語,你聽不到他在說什麼,但你從他的語氣可以聽出來他很生氣。有幾件事你可以注意:這個學生的聲音、長相,或者這件事的意義——這個學生爲什麼生氣,你是不是應該和他談談等。第二天對於這件事的記憶取決於你注意了哪(些)方面。如果你注意了學生的聲音,第二天你可能記得聲音而不是長相;如果你注意了長相,你可能不記得聲音。同樣,如果你從來不關注一美分的形狀而是意義,那麼,即使它出現一萬次你也不會記得它是什麼樣子的。

你想什麼就會記住什麼。記憶是思考的殘留物。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合理的建立記憶系統的方法。既然不能存儲所有東西,大腦便這樣取捨:如果你不經常思考一件事情,你可能不會需要再想它,所以可以丟棄;如果你真的在想一件事,以後你可能還會從同一個角度思考它。如果我看到學生時關注了他的長相,那麼他的長相可能就是我想要知道的,也是我以後會想起的。

關於這個結論,還有幾個附加條件。首先,我們通常希望學生記住事物的意義。雖然有時候事物的外觀很重要,比如萬神廟的美麗外形,但大多數時候我們希望學生思考意義。學生在學校所學習到的95%的事物都和意義有關,而不是事物的外觀或者聲音。

所以,要想學到知識(也就是進入長期記憶),它必須在工作記憶中稍作停留——學生必須注意到它。此外,學生思考的方式徹底決定了長期記憶的內容。

對於教師來說,最直接的應用就是在教學設計時確保學生會思考知識的意義。

故事的效用

人類的大腦似乎偏愛故事,以至於心理學家有時認爲故事有“心理學優勢”——故事和其他類型的內容在記憶系統裡是區別對待的。將教案寫得像故事有利於學生理解和記憶,有助於激發學生思考內容的意義。

在和他人交流的時候,採用故事的形式常常可以帶來幾點益處。

首先,故事建立在衆人皆知的結構上,所以人們容易理解角色採取的行動及情節之間的因果關係。

其次,故事是有趣的。在相關研究中,故事總是比其他種類(比如說明文)得分高, 即使它們表達的內容相同。故事可能是因爲需要推論才變得有趣。

第三,故事容易記憶。因爲理解故事需要很多中等難度的推論,你在閱讀時肯定會思考故事的意義,而思考它的意義對記憶很有幫助。因果結構也能幫助你記憶整個故事,從一部分情節可以想起它引發的事。

在課堂上故事結構有什麼用處呢?利用“4C原則”——因果關係、衝突、多樣性和個性,將你的教案結構設計得像故事一樣,這不代表你在課堂上要一直說話,小組活動或者其他方法也可以使用。故事結構應當用在你希望學生思考的內容上,而不是你教授內容的方法上。

同意背景知識重要之後,我們必須仔細動腦筋使學生獲得這些背景知識——就是學習的機制。對學習來說有一個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學生能記住他們所思考的。而大部分學校的教學和意義有關,我們如何確保學生在思考意義呢?我建議借用故事的結構,因爲故事有意思,易懂易記。但如果內容實在沒有意義,我們可以使用助記術。

首先,從學生會思考什麼的角度重新審視教案。教學最重要的事情是放學後學生還能記得什麼,他們當時思考的和之後的記憶有直接的關係。所以再次檢查教案,確定這堂課會讓學生真正思考什麼(而不是你希望他們會思考什麼)。

其次,設計作業,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去思考意義。對學生說“我等會要測試這些單詞”對記憶一點用也沒有,因爲他們不知道怎樣記住那些詞彙。但是如果你給他們一個簡單的任務,其間他們必須思考意義,例如就他們喜歡每個詞的程度打分,他們就能記住那些詞。

最後,圍繞衝突備課。如果你仔細尋找,你會發現幾乎每個教案裡都有衝突。換句話說,我們希望學生知道的內容是一個問題的答案,而問題就是那個衝突。答案本身沒有什麼意思,只有知道問題是什麼的時候,答案才變得有意思,所以把問題說清楚才那麼重要。有時候,身爲教師,我們都太強調求出答案,而沒有花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理解問題。衝突非常清晰的優點在於它使話題自然前進。在電影裡,嘗試解決一個衝突往往會引發新的複雜情節,教材通常也是如此。從你希望學生掌握的內容開始,逆向思考它所提出的引人思考的問題。

03. 在已知事物的架構下

我們理解新事物

爲什麼抽象概念難以理解,理解了以後又很難應用到新的環境裡?

學會抽象思維並運用到新環境中是上學的目的,問題是大腦不喜歡抽象的事物,大腦偏好具體事實。這就是爲什麼當我們接觸到一個抽象的原理時,如物理學的公式,力= 質量 × 加速度,我們會尋找實例來幫助我們理解。 總之,我們利用已知的事物理解新的事物,而大多數我們所知道的都是具體的。

幫助學生理解抽象概念最有把握的方法,是讓他們接觸它的不同表現形式,比如說在計算一道桌面面積的應用題時,讓他們算出桌面、足球場、信封、門框等的面積。

首先,在課堂上應用時,我有如下建議。要幫助學生理解,就要提供實例,讓學生進行比較。

如之前所說,經驗幫助學生看到深層結構,那就提供更多實例讓他們增長經驗,另一個可能有幫助的方法是讓學生比較不同的例子,所以一個英語教師可以通過提供下面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反諷”這一概念:

《俄狄浦斯王》中,德爾菲神諭預言俄狄浦斯會殺死他的父親,娶他的母親爲妻。俄狄浦斯離開家,想保護他以爲是父母的人,但這反而導致了一系列事件的發生,從而使預言成真。

《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羅密歐因以爲朱麗葉已死而傷心自盡。當朱麗葉醒來時,她看到羅密歐死在身旁,由於過於悲傷,她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奧賽羅》中,顯貴的奧賽羅相信伊阿古的爲人,所以告訴他自己的妻子在外偷情,他萬萬沒想到伊阿古就是這一切的策劃者。

他們可能發現這些例子都具有一個共同點。一個角色做了一件事並期待結果,但因爲他遺漏了一個重要的信息,結果,相反的事情發生了:俄狄浦斯是領養的孩子,朱麗葉還活着,伊阿古是欺詐者。每部戲的結果都更具有悲劇色彩,因爲觀衆顯然知道事件的脈絡,而如果角色也知道的話,這些悲劇就可以避免了。戲劇化的反諷是一個難以理解的抽象概念,但是通過比較這些例子,學生可能會思考深層結構。學生明白要做的不是像“每部戲都有男人和女人”這樣表面的比較。如之前所說,我們會記得我們思考的東西,這個讓學生思考深層結構的方法也許有效。

其次,可以明說暗指強調深層理解。你很可能讓學生了解你希望他們學習事情的意義,也就是深層結構。你也應該問問自己:你隱含的意思是不是和表現出來的相同?你在課堂上提怎樣的問題?有些教師總是提客觀性問題,像機關槍一樣:“這個公式中的b代表什麼?”或者“哈克和吉姆回到皮划艇後發生了什麼?”這些基礎的問題固然重要,但如果你只問這種問題,學生會以爲這就是全部了。

最後,你對深層理解的期望要實際合理。儘管深層理解是目標,你應該清楚學生能達到的層次,以及他們多久能達到這一層次。深層理解來之不易,是反覆訓練的結果。如果你的學生對於一個複雜的話題在短時間內還沒有深層的理解,千萬不要泄氣。表面知識比一無所知要好得多,況且表面知識是通向更深層次知識的臺階。你的學生可能需要好幾年才能獲得真正的深層理解,教師能做的就是帶領他們走下去,並掌控好前進的節奏。

教育是將歷代累積起來的智慧傳遞給孩子,我們充滿熱情地相信它的重要性,因爲我們知道教育能給每個孩子,給我們所有人帶來更好的人生。要是我們未用科學累積的智慧來調整我們教育孩子的方式,那絕對會是件憾事。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初衷。教育創造出更優秀的人才,而聰明才智可以開創更優質的教育。

並轉發給更多人看哦~

因爲微信公衆號改革了推送機制

如果不常點開則會晚收到我們的推送

我們想產出更有價值的文章

請關注並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不再失聯

點擊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