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小理VS小米、問界:外觀的兩條路|李子曰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駕仕派立場無關。)
之前蘋果放棄造車,各種方向的分析很多,包括產業鏈角度、技術角度、競爭角度等等,拋開這些,是否還有產品角度的原因呢?這裡提出一個大膽的推斷,外觀也是困擾蘋果汽車的一個點。
這要從小米和問界說起。
SU7從問世以來就被質疑與保時捷Taycan(參數丨圖片)過度相似:
▲來自電動猩球KONO
而伴隨着SU7極爲高調且成功的上市,其外觀的爭議愈發洶涌,當中不少就來自手機領域的老對手華爲。海軍來勢洶洶,米粉不可能不還手。於是之前並沒有形成廣泛議論的、關於問界的外觀爭議,也被推上了檯面。米粉說:你們(問界)也很像保時捷啊。
▲保時捷Macan與問界M5 | 來自汽車之家
除此之外,對問界的質疑還包括M9與邁巴赫GLS過度相似。口水仗打到現在,已經出現了針對新造車外觀的刨老底,理想MEGA與現代Staria的對比也再次被翻了出來。
輿論隱隱約約又有種「互聯網造車不靠譜」的味道了。
把話說清楚,會發現說出的話還挺有意思。輿論通常把蔚小理與小米、問界籠統歸納到一起,視爲同樣的新造車勢力。其實兩者是有不同的。蔚小理創始人的成名之作都是互聯網產品,李斌、李想分別是易車和汽車之家,何小鵬是創辦UC又進入阿里。
小米和問界顯然不一樣,雷軍雖然也是做互聯網產品起家,但真正讓他來到現在的地位,靠的還是小米,做的是智能硬件。華爲就更不用說了,當然也是智能硬件。
然後看看這兩派各自在外觀上的表現。互聯網造車這一系,蔚來、小鵬的產品外觀基本沒什麼爭議,ET5和P7還都是很好看的產品,理想之前一直“清白”,直到MEGA纔出現爭議。至於智能硬件造車這一派,從小米SU7到問界M5、M9處處有爭議。
明明互聯網造車沒有硬件經驗,明明智能硬件造車有工業設計的底子,偏偏後者卻更多陷入抄襲的爭議。或許是某種程度的路徑依賴也說不定?
互聯網初創公司雖然同樣有很多是把海外成功產品移植到本土,但UI其實與海外有很大差異,海外APP的主流是小而美,本土APP的主流是大而全。中外科技媒體都曾經分析過中國與美國APP的這種區別,馬斯克也一直把微信當作標杆,還想讓X成爲美國微信。
本土智能硬件初創公司呢,它們從頭到尾都有十分成熟且成功的參考對象,不論手機、電腦、Pad,蘋果都是繞不開的工業設計典範。而且這些產品的結構又相對簡單,本來差異化就不明顯,想不像都費勁。
並且智能硬件參考蘋果本身也不能算是爭議,因爲蘋果的設計奠定了整個現代智能硬件設計方向,等同於奠基了形態。就好比曾經汽車的形態被奠基之後,各個廠商造出來大體就是這個樣子、這個比例。
一段小插曲:
▲來自蘋果官網
這裡就繞回到開頭了,爲什麼說蘋果造車這件事,外觀也是個很頭痛的事情呢?蘋果在已經進入的領域,幾乎每到一處,都能奠定這個領域工業設計的方向,這已經是一種習慣和自我約束。這能讓它們奠定自己的地位,更具體一點,能讓它們奠定自己的市場份額和利潤。能用工業設計奠定整個行業的走勢,是它們無往不利的先決條件。
但是汽車太複雜了,有大衆、豐田那樣的,有BBA那樣的,這兩者之間差異還不太明顯,再往上還有保時捷那樣的,還有蘭博基尼那樣的。完全稱得上是千變萬化。蘋果沒有能力在汽車領域奠定設計風格的走向,曾經無往不利的經驗,在汽車領域連第一步都走不通。
接下來回歸主題:
必須要說明的一點是,抄襲本身並不是那麼簡單就可以判斷的事情。曾經衆泰那種恨不得百分百復刻的情況固然沒什麼可說的。但有些則不然。比如10年前,絕大多數車型的前臉都是6邊形大進氣格柵的設計,這種情況就不能說誰抄了誰。
小米和問界當然不屬於衆泰那種類型,從法律角度來講,路虎跟陸風的官司打了3年多才判,本田跟雙環的訴訟反倒是自己吃虧,小米和問界比起那些車企來說,底線還是要高些。那麼小米和問界是不是「大家都用6邊形格柵」這種情況呢?至少從我個人的角度,是絕對沒法開這個口的,這兩家產品的外觀實在是不光彩。
▲來自VIVO官網
說到這裡又想起曾經VIVO和OPPO的升降式攝像頭。雖然這種設計已經被放棄了,但證明了它們想要有自己設計、想要探索出自己風格的意圖。
我們都知道日本汽車起步的時候也都有抄襲的黑歷史。我們也知道本土互聯網和智能硬件領域裡,充斥着把海外成功案例複製過來的案例。同樣,我們都清楚在產業起步階段,這種情況不可避免。
但並不證明這是對的,不管是智能硬件還是智能汽車,中國都已經是很靠前的水平了,如果還停留在給自己找藉口的水平,實在是說不過去。
封面圖片來自Pixabay,上傳者LeeRosar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