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者於國華/有力量的麵包 以經驗累積飽滿成就
驛家麪包屋在嘉義市火車站附近,開業八年。這期間,守望着嘉義文創園區、嘉義美術館興起,同時感受着消費者對於麪包口味喜好的變化。
返鄉創業八年的麪包師羅翊嘉,對面包充滿熱情。圖/驛家麪包屋提供
店主人羅翊嘉,服役時被派往多明尼加共和國,發現那裡竟有兩家臺灣同胞經營的麪包店,因此萌生了學做麪包的念頭。退伍後加入職訓班學得基本技能,再到臺北市內湖區的名店Le Gout工作。
「一星期還沒過完就想逃了!」翊嘉說,到Le Gout才知道做麪包有多麼辛苦,當下懷疑選錯行業。店裡師傅勸告他:「只要待下來、世界就是你的」;翊嘉果真待了下來,歷經各種技能的磨練,還經常向老闆購買材料,下班後繼續在店裡練習。五年之後,他回老家創辦驛家麪包屋。
每到年底,驛家麪包屋推出法國人主顯節必備的國王派。圖/驛家麪包屋提供
開業後,翊嘉一人主理所有的麪包製作,因爲種類繁多、步驟各自不同,他的日常工作就是隨着縝密交錯的工序流程表,不斷的來回反覆。有些產品例如德國酸種麪包,製作過程很長,甚至需要提早一星期培養酵母菌。
「有力量的麪包」是羅翊嘉的成就感追求。圖/驛家麪包屋提供
帶着信心回家開店,初期並不順利,因爲顧客早已習慣傳統臺式麪包,覺得歐式麪包太硬、太黑,不合口味。翊嘉堅持到現在,感受到市場漸漸轉變,不但顧客開始接受歐式麪包,甚至西方特定節慶日的傳統甜點,例如法國人的主顯節必備、千層酥外皮加入杏仁奶油餡的國王派;或內餡填滿果乾和堅果、發源自德國的耶誕節甜點史多倫麪包,都已經成爲本地消費者喜愛購買的應景食物。
羅翊嘉依據麪包展現的「力量」判斷製作是否成功。圖/於國華提供
麪包基本材料只有麪粉、酵母、鹽、水,卻千變萬化。翊嘉說,做麪包是工藝,做成功卻要依賴靠科學。從培養酵母開始,攪拌、揉和、發酵、塑形、烘烤等過程,化學、物理學和生物學的作用不斷累積力量,最後迸發在麪包烘焙時刻,焦脆外表形成若山若谷的裂紋。橫切開來,麪包體內孔隙排列和形狀,來自氣體力量的流動與穿透。麪包出爐、接觸烤箱外的低溫空氣,表面瞬間爆裂,發出脆裂聲響;即使音量微弱,翊嘉總是能夠聽到其中的力量!
用「力量」判斷面包製作是否成功,來自Le Gout的工作經驗。「力量」說來抽象,但長時間一個人待在廚房、雙手做出每一個麪包的翊嘉,每當烤箱打開、看到出爐麪包的力量飽滿乍現,就是他的成就感來源。
雖然一人主理廚房,羅翊嘉每天都要製作多種麪包。圖/驛家麪包屋提供
麪包不能只是好看,還要用口品嚐、用鼻子嗅聞。翊嘉延續Le Gout精神,堅持最好的材料和設備,雖然成本因此墊高,但口感、香氣的提升,都是最直接的回報。麪包製作難度高,但在臺灣的市場價格卻落後於花俏的蛋糕;即使如此,翊嘉依舊鐘情於麪包。他相信,重複一件事、將細節做到最好,就是力量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