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活化 勿淪政治犧牲品
雲林縣北港鎮北港糖廠閒置20餘年,地方盼不分藍綠儘速活化。(本報資料照片)
雲林縣虎尾糖鐵連接高鐵規畫案被下架、北港糖廠活化延宕20餘年,民衆質疑「顏色不對建設不來」,文史工作者則認爲文化資產的開發,長期以來不被重視,通常只在選舉前被拿來開支票,選後則變成空頭支票,即使着手規畫,到最後也多無疾而終,主要是藝文建設不是民生必需品,只能淪爲附屬品甚至是犧牲品。
早年臺灣糖業興盛,各地糖廠帶動地方發展,糖鐵5分小火車往返各鄉鎮載運甘蔗、製糖期空氣中淡淡的蔗糖甜味,一直是許多民衆難忘的回憶,但隨着糖業的沒落,各地糖廠紛紛展開轉型活化,包括嘉義縣蒜頭糖廠「蔗埕文化園區」、高雄橋頭糖廠「糖業博物館」、臺南善化糖廠「文化創意園區」等。
臺糖公司是老字號的國營企業,也是全臺最大地主,日據時代結束後接收4大製糖會社11萬多公頃土地,後來配合公地放領、政府建設釋出,目前仍有5萬餘公頃土地,各地糖廠保留諸多廠房、製糖設備、日式房舍,成爲文史工作者與文化部門眼中的珍貴文化資產。
不過這些文化資產的活化卻是窒礙難行,主要是臺糖本身爲營利單位,有盈虧責任,開發糖廠轉型經費龐大,需多年後才能回收,因此本身意願不高,只能藉助文化部、經濟部另外編列經費才能推動,無形中增加活化的困難度。
文史工作者認爲,糖廠的活化不僅可增加地方文化資產,結合觀光休閒產業更能活絡地方經濟,但活化過程一直是「以拖待變」,主要是「政治效益不夠明確」,加上政黨間互相拉扯,導致活化期程一拖再拖,面對民衆愈來愈重視文化休閒生活的「小確幸」,各政黨應拋棄黨派之見體察民意,纔不會失去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