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玉梅:面對奧密克戎,你們是否能問出這樣的問題?

爲什麼奧密克戎以感染青年爲主?

爲什麼它傳播更快,致病卻不一定?

這個病毒的基因本身大約有10kb(千鹼基對),裡面有很長一段調控基因,它是幹什麼的?

發現這些現象,還要解決實際問題,就要靠基礎研究。我們就是要帶着問題去學習,去研究。

昨天,面對復旦大學基礎醫學強基拔尖學生,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說得最多的詞是“提問”。

“我一天到晚在提問題,挑戰問題,也希望你們不要墨守成規。敢於提問,敢於和老師爭論。大咖來講座,坐在第一排,就要敢站起來提問”,她鼓勵學生多說“我不同意你的想法”,這樣的新生力量才能爲未來帶來希望。

說起選擇基礎醫學,聞玉梅談到自己的經歷:當初在臨牀發現“不能解決問題”,來治療的病人稍微好一點,可是不多久又“二進宮”“三進宮”。

“心臟病、肝臟病、血液病都不能解決問題,傳染病也不都是能解決的,像慢性肝炎。所以我想想,可能還是要做基礎。”因此,所以從醫療系畢業的聞玉梅考了微生物專業的研究生,就是想做一些基礎工作,也許能對人類有點用。

她將基礎研究比作“航行的壓艙石”“大樹的盤根”和“地下的寶藏”,“沒有壓艙石,船隻就不穩,也不可能遠航;大樹沒有盤根,樹葉果實不會長久;基礎研究是地下寶藏,有很多問題可以挖掘出來去解決。”

她將三“心”送給“新生力量”——愛心,愛國家、愛人民、愛醫學、愛專業,醫學一輩子都要面對人,更要有愛心;責任心,用責任心來“愛人”;好奇心,提問的時候就是在想爲什麼,要問出來,特別是對基礎研究更要有好奇心。

活動現場,聞玉梅將新書《步行者:聞玉梅傳》分享給青年學子。作爲“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系列叢書,高晞教授著的《步行者:聞玉梅傳》全新出版,全書從歷史學者的角度,全面、嚴謹、求實地講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資深教授聞玉梅的教育與科研人生。

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袁正宏是基礎醫學“強基計劃”“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工作委員會主任,同時,他也是聞玉梅院士的學生。

“聞老師說的一段話在我的腦海中常常會響起:中國知識分子所走的是一條非常漫長的路,且經常會遇到風風雨雨、溝溝坎坎和十字路口,很難走,經常面臨抉擇。儘管前進道路很泥濘,充滿艱辛,只要目標清楚,步行者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止。”

從自身經歷出發,分享了對於“步行者”的理解,和聞院士在教書育人方面的成就,他指出,基礎醫學院建立拔尖人才培養計劃的初衷是遵循拔尖人才成長規律、立足長遠,科學選才、精心育才以及厚植英才成長土壤,打造拔尖人才培養的綠色通道。學院擁有一批像聞老師這樣的老師是我們做好拔尖人才培養的最大優勢。

作者代表、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高晞現場分享了創作背後的故事和心路歷程,聞玉梅院士的學生、基礎醫學院教授瞿滌分享了師生之間的溫情故事。基礎醫學專業大四學生任宇辰分享了自己的讀後感,“聞老師的諄諄教誨,讓我明白了科學研究的真正意義和價值。爲人民服務,爲強國奮鬥,從來不是一句空話,而是真正在每一次選擇、每一次奮鬥、每一次堅持中體現出來的‘步行者’精神”。

聞玉梅:

步行者

值得一提的是,書名中的“步行者”是聞玉梅提出的,她說自己一輩子只想做個“步行者”,作爲“步行者”送給青年學子三句話:

沒有人走,路是沒有的。

看老地圖走不出新路。

走好你自己的路,每個人都在走自己的路,書寫自己的人生。

“我已經走到路的盡頭,很高興看到你們,路還是靠你們走。”

面對這位院士大咖,青年學子們顯得有些拘謹。聞院士卻在最後親切地對學生們說“要快樂”——

“你們不是來接受教訓的,是來享受的,祝你們快樂,快樂,再快樂!”

END

鸚鵡螺工作室

作者 | 易蓉

圖片 | 陸柳 易蓉

編輯 | 大能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