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高山》未映就被罵,怎麼會搞成這樣了?

週末最熱鬧的事,莫過於對《我本是高山》的討論。

這部影片是海清主演,以張桂梅校長爲原型創作的故事。

影片沒上映時,大衆很期待。

因爲它本身的故事就很打動人。

張桂梅是57年的,83年調到子弟學校當中學教師,88年考入麗江教育學院中文系。在麗江認識了她的丈夫,兩人90年結婚,一起在丈夫老家任教。

不幸的是,96年張桂梅丈夫因胃癌去世,之後張桂梅申請調離了當地,去到了華坪教書。

97年4月,張桂梅查出了子宮瘤,有5個月胎兒那麼大,但她沒有去治療。

原因是沒有積蓄了。

丈夫患病幾乎花光了家裡的錢,張桂梅拿到檢查結果後,從醫院到學校走了很久很久,很糾結也很難過,她想着自己活不長了。

後來這件事被學校老師們知道,安慰她去放心治療,縣長知道後也來告訴她:不要怕,我們縣再窮都會救活你。

之後縣裡開婦代會,大家給張桂梅老師捐錢。哪怕是山裡的婦女手裡只有5塊也捐了出來。

97年,山裡,5塊何其珍貴。

但張桂梅沒有第一時間就去治療。

當時她代了四個班的課,沒幾個月孩子們就要升學考,一直堅持到7月,把孩子們送進考場,她才住進醫院,手術後醫生說:常人根本無法想像她是怎樣熬過疼痛這一關,要知道,她腹腔的器官已全部移了位,腸子都粘連貼到了腹後壁上。

可世界上卻有這樣一種人,她不談自己的痛苦,總談他人的付出。

張桂梅說自己沒爲這個小縣做什麼,卻給小縣添了這麼大麻煩。被救下來的她要做點什麼。

後來張桂梅老師不遺餘力投入到了當地教學中。

然而她漸漸發現有一些女孩讀着讀着就不來了,爲了弄清楚原因張桂梅去到大山裡走訪,發現才十幾歲的女孩被嫁出去了。

爲了讓女孩們回來讀書,她拿出了自己的工資,承諾不讓這些家庭出一分錢。

工資不多,自己就少消費一點。

吃饅頭,喝白水,一天頂多花3塊錢,衣服基本不買。

張桂梅說她可以讓自己班上的50多個孩子不因爲貧困而輟學。

01年,華坪有了一個福利院,捐助者指定讓張桂梅當院長。

因此,她又成了被遺棄孩子的媽媽。

這兩段經歷讓張桂梅萌生了建立免費女子高中的想法。

當時也有人不贊同,覺得什麼年代了,還把男女分開上學。她不服氣,別人越說她越想幹。

因爲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變三代人。

至於爲什麼不男女一起收。

因爲很多家庭重男輕女的觀念。

家訪時,她發現學生家裡,高三的姐姐在家裡幹活,初中的弟弟送去補習,她當時非常生氣,這更堅定了她辦女子高中的念頭,覺得把命搭上都是對的。

後來,張桂梅老師確實把自己全部投入到這所學校裡。

她開始四處奔走,爲學校籌錢。

利用寒暑假的時間,拿着各種證件到處去找人捐款,可常常被人認爲是騙子,幾年下來只籌到一萬多塊。

直到2007年,她成爲人大代表,事情出現了轉機。

當時縣裡給了她7000塊,讓她買衣服,她沒有買而是買了電腦,後來穿着破褲子去北京開會,被新華每日電訊的記者給看到了。

冥冥之中,似有天意,可細想卻是人定。

被報道之後,市裡和縣裡各出了100萬,08年,華坪女子高中開學。

然而,這只是長征的第一步。

開學半年後,由於條件艱苦,以及學生們底子不好,教學難度大,17名老師就走了9個。

當時縣裡差點準備把學生們分流到其他學校,是張桂梅準備交接資料的時候,看到剩下的8個老師有6個是黨員。

一下子,她就支棱起來了。

信仰,讓這些老師堅持了下來。

後來的後來是老師和學生們一起拼搏的故事。

有男老師結婚一天就立即返回崗位,有女老師做腫瘤手術,說能穿衣服就馬上回來,學生們早上5點多起牀,夜裡12點睡覺,玩命刷題,分分鐘不浪費。

張桂梅則是一直守着她們,比她們早起,比她們晚睡。這些年操勞下來,身上已經有30多種病,碰一下就疼,說手臂上長了瘤。

但她依舊不提自己,每次採訪提到最多的是學生,是希望。

她想讓山裡的孩子都考上一本或者雙一流。

而且有一個細節,張桂梅老師真的很溫柔。

她說不提貧困兩個字,貧困對於女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隱私,她稱那些孩子爲大山裡的女孩兒。

這些年,張桂梅老師已經送2000多女孩走出了大山,改寫了2000多女孩的命運,故事依舊在延續。

如今,有製片方把張桂梅的故事搬上熒幕,怎麼不叫人期待?

她像是這個時代最閃耀的一顆星,具有高尚的人格,堅韌的品質,從苦難中來,往光明處去。

世俗之人很難成爲她,但都敬佩她。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可沒想到,電影還沒正式上映,僅僅是點映就引發了巨大的討論。

爭議點主要有3點。

一,吐槽塑造的酗酒母親形象失真。

看過電影的網友說影片中有一個被丈夫拋棄獨自帶着女兒的農村婦女,這位母親整天在家裡喝酒,喝醉了就打女兒,導致孩子不想上學。

我去找了預告,確實有酗酒母親的鏡頭。

網友無法理解。

大山裡酗酒的母親?這詞未免過於小衆。

不說酒這種東西在大山屬於奢侈品,就算喝得起,不管是城市、農村還是大山裡,酗酒父親的數量永遠絕對性碾壓酗酒母親的數量。

況且,現實中的酗酒原型明明是父親。

二,對於女學生的塑造失真。

已觀影網友表示,影片中一開始塑造女孩們的不懂事,是跑去城裡遊戲廳打遊戲,上網吧。

預告和花絮裡我找了一下,沒有直接找到女學生逃學去網吧的片段,找到的是女學生被“張桂梅”批評的片段。

網友依然納悶,大山女孩要麼是幹農活,家務活,帶弟弟妹妹,要麼是嫁人。

她們窮到連鞋子都是破的,哪兒還有錢去網吧和遊戲廳?

三,對於胡歌戲份的不理解。

胡歌在這部影片中演的是張桂梅老師逝去的丈夫,時長不長,就幾分鐘,閃回了四次。

已觀影羣衆表示每一次遇到低谷和困難,胡歌就閃回,彷彿給人感覺張桂梅心中的支撐都是來源於亡夫。

要說,張桂梅老師在採訪中確實提過她的丈夫。

想起丈夫時落淚,怪自己無能沒治好他的病。

但她也提到,選擇一件事就是有犧牲的,她捨棄了自己的家(不知道是不是指丈夫的父母),成全了孩子們。現在她也做的差不多,到時候回去陪他。

再從其他採訪中結合看,張桂梅老師是一個相當悲憫堅韌且選擇了就義無反顧無怨無悔的人。

她或許懷念亡夫,或許有脆弱時刻,但那和精神支柱的確不一樣。

張桂梅老師的出發點是學生,支撐她走下去的是堅定的信仰。

有從華坪女高出來的學生評價:和胡歌的那段劇情,扭曲了張老師的信仰。

除開這些之外,影片中還有一些關於女教師的塑造以及一些爲了展現衝突的劇情,觀衆也不滿意。

要說,一部電影拍出來有觀衆喜歡,也有觀衆不喜歡,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如果引發了觀衆大面積的吐槽,說明它可能確實存在某些問題。

觀影后,影片中的“局長”原型也站出來表示,他很敬重張老師,他從來沒有吼過張老師,張老師也沒吼過他。

包括另一位看了點映的女學生也表示,張老師對她很好,沒有電影中那樣。

這說明影片確實有爲了戲劇化而放大沖突的改編。

既然有改編,那就得接受觀衆對於改編部分的不滿。

令我目瞪口呆的是這部電影遭到吐槽後,主創方的迷惑操作,堪稱負面公關案例。

先是這部電影的編劇。

她表示這部劇並沒有故意矮化女性。

說有家暴妻子的丈夫,逼女兒妹妹嫁人的父兄等等角色。

觀衆要麼是瞎了要麼是失憶了。

說影片中張老師明明拯救了酗酒的母親,這是女性互助。

編劇:你們指責這部分劇情就是污衊張老師,不希望看到她拯救女性。

還飆出一句:我tm是高山。

觀衆討論的是怎麼把A改了,她卻辯解她還寫了B,這不純純對牛彈琴嗎?

以及,電影是電影,張桂梅是張桂梅,指責電影就是污衊污名張桂梅?

無法和觀衆心平氣和的探討就算了,後來編劇乾脆兩眼一閉,說這部電影被黑了。

粉圈思維真是要不得啊。

編劇失態後,網友挖出這部電影導演,之前導演過《1921》。

劇情也很一言難盡。

編劇下場後,電影頻道也進行了參與。

效果依舊不好。

同樣沒有談電影改編觸動了觀衆的敏感神經,只談人與亦云,說有人在斷章取義,以偏概全,潑髒水。

最後稱自己爲“正義的六公主”。

可想而知,也遭到了網友嘲諷。

人們想看的是你如何面對批評,如何接受和改變,不要再出現《最美逆行者》裡同樣的錯誤,但依舊沒等到。

後來吳越也參與了進來,表示坐等網絡實名制。

就是演了《前半生》的吳越。

emmm……也被罵了,網友說208永遠無法站在觀衆角度考慮。

被罵後,吳越提到的還是網暴話題,而非電影改編話題。

這讓我想到很多事。

之前馮小剛也和觀衆對着來,說豆瓣上的網友是大尾巴狼。

說爲什麼有那麼多垃圾電影,就是因爲有垃圾觀衆。

王家衛監製的《擺渡人》上映後,豆瓣評分從6分掉到3.3分(現在4.1),當時王家衛發文:我喜歡。

之後半個娛樂圈轉發:我喜歡,只有顯眼包王傳君說:我不喜歡。

喜歡與不喜歡都不要緊,你可以喜歡,別人也可以不喜歡,大家都有眼睛,最後自會分辨。

重點是:不要和觀衆嗆着來。

觀衆永遠是影視作品的上帝,或許觀衆欣賞水平不一,但觀影如同吃飯。

好吃就多吃兩口,不對口味就少吃兩口,真吃着吃着罵出了口,那肯定是它難吃。

作爲廚子,要麼閉嘴,要麼反思,要麼真誠解釋,左一個電影被黑,右一個罵羣衆沒品位。你想想,這餐廳生意能好嗎?

據最樸素的經驗,大概率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