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無糖飲料市場前景分析:飲料迎來“無糖”時代 國產無糖飲料
走進超市,拿起一瓶快樂肥宅水,又看了看自己的大肚子,回想起好不容易減下來的兩斤肉,一番掙扎後,最終拿起了一瓶葡萄味無糖汽水。
隨着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無糖飲料,一個飲料行業細分領域的新藍海悄然誕生。
那無糖飲料和其他飲料有什麼區別呢?
常規飲料配料加入了蔗糖(白砂糖)、果葡糖漿,或高果糖玉米糖漿等。無糖飲料則不同,它是一種用代糖代替傳統飲料中的糖類,能產生甜味卻沒有能量或能量很低的飲品。
那麼問題就來了,無糖真的是0糖嗎?
依照國家標準,食品營養標籤中“無糖”指的是每百克或者是每百毫升所含有的糖量在0.5克以下,所以並沒有真正的零糖飲料。
1、無糖飲料行業消費現狀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佈的《中國無糖飲料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2-2029年)》顯示,目前,我國超1.4億人正在經歷糖尿病的困擾,平均每10個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已經逐漸蔓延至年輕人羣體。同時,占人口基數最多的18歲以上成年人羣體超重或肥胖率已經超過一半,據估計,全國每3個人中就有1人爲腹型肥胖。
無糖飲料應運而生受到這類人羣的青睞,今年,快樂肥宅水不香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口味的無糖飲料。
2021年,我國無糖飲料的市場規模已達159億元,年增長率爲35%,遠超飲料行業總增長率,隨着健康消費理念的普及、Z世代的崛起,預計未來數年我國無糖飲料行業能保持約13.7%的年複合增長率,2027年市場規模將達276.6億元。
資料來源:中國無糖飲料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2-2029年)
其實無糖飲料的受衆是非常廣泛的,此前主要由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羣、健身人羣等有特定需求的人羣組成。隨着人們對“過量攝入糖分對健康有害”意識的提高,越來越關注糖對健康的損害,比如使血糖升高、糖化加速老化並導致很多慢性病等。“減糖”,作爲健康飲食的“三減”原則之一,已經廣爲接受,普通消費者也成爲無糖飲料的追捧者。
從《新國貨品類報告:無糖飲料》來看,當前我國無糖飲料市場18-30歲的年輕人羣佔比高達69.07%,這樣龐大的人羣,背後代表的是一種趨勢:無糖飲料正在年輕化,年輕人們逐漸掌握了這一市場的消費主導權。
資料來源:中國無糖飲料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2-2029年)
其中,從性別來看,女性佔比達七成;地域來看,一、二、三線消費者佔比超六成;偏好度上,一、二線的消費者對無糖飲料具有更高的偏好。
對於無糖飲料的消費者而言,雖然健康很重要,但口味是決定是否復購的關鍵因素,消費者不太可能回購那些不能帶來理想味道或口感的無糖飲料產品,不願意在口味上妥協。其次是外觀包裝、價格及新鮮度。對於功能性,他們並沒有什麼要求,大多數消費者購買無糖飲料是爲了解饞的同時,不增加體重。
資料來源:中國無糖飲料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2-2029年)
針對消費者的這些需求,近年來無糖飲料品牌從未停止尋找符合要求的代糖的腳步。
目前常見的代糖裡,糖精鈉、甜蜜素、阿斯巴甜等部分人工合成甜味劑安全性存在爭議,根據以色列內蓋夫本古裡安大學 (BGU) 的一項新研究,在經FDA批准的六種人工甜味劑中,至少有三種——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和糖精可能會破壞腸道微生物平衡。
而市場主流的幾種天然甜味劑,在大規模應用方面均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例如:赤蘚糖醇存在產能缺口以及耐受量的問題;甜菊糖苷因爲帶有後苦味至今尚未被市場消費者所接受,且目前美國、歐盟、新加坡等多個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禁用甜菊糖苷;羅漢果甜苷因爲原材料對氣候和土壤要求高,不像甜葉菊一樣能大規模種植,所以原料產量低、成本高,提取技術難度也很大,價格成爲限制羅漢果甜苷應用的最大阻礙。由此可見,尋找一種完美的代糖,仍然任重道遠。
甜味劑的三大分類
資料來源:中國無糖飲料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2-2029年)
2、完善的體系助力行業走上快車道
早在1982年,可口可樂推出首款無糖健怡可樂,2005年又推出了零度可樂,但始終沒有形成真正“無糖”飲料的爆發,主要原因有四點:原料有健康隱患、口感還原度差、內部產品線同類排斥影響、原有產品形象根深蒂固。
初期發展零糖失敗原因
資料來源:中國無糖飲料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2-2029年)
直到2018年,元氣森林主打低糖零卡概念,推出以赤蘚糖醇爲甜味來源的一系列無糖碳酸氣泡水,一上市就“引爆”消費市場。
數據顯示,2019年後,元氣森林線上銷量連續三年“雙11”超過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2018-2020年元氣森林銷售額增長率分別爲300%、200%、309%。成立不足5年的元氣森林的估值更是高達950億元,火箭般的成長速度讓一衆飲料品牌望塵莫及。
除了傳統飲料品牌和新銳飲料品牌注意到無糖飲料,國內其他食品行業也打起了跨界無糖飲料的主意,例如:而立之年的國內乳企巨頭伊利,開始進軍無糖茶飲料市場,並已於近期推出旗下首個茶飲品牌“茶與茶尋”。除此之外,無糖飲料市場還集結了衆多銀鷺、康師傅、農夫山泉、冰峰等飲品企業。
可以看到,品牌跟風入局的背後,是資本浪潮的助推。
據統計,2014年-2021年上半年,食業頭條收集的200款無糖飲料樣本中有28個品牌共獲得64次融資,獲得融資品牌平均融資輪次爲2次。
資料來源:中國無糖飲料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2-2029年)
其中,無糖碳酸飲料和無糖茶飲料兩個賽道發展較快,且規模量級遠超其他。另外,無糖概念正在向其他細分品類滲透,如功能性飲料和蛋白飲料等垂直領域均出現了無糖型產品。
那麼,面對龐大的消費人羣和資本的青睞,各大企業又做了些什麼呢?
在產品方面,一是做配料表的“減法”,在配料表中去掉了傳統可樂裡的磷酸,同時不再添加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等化學防腐劑;二是用天然提取原料替代化學添加劑,包括使用天然咖啡因,以及用赤蘚糖醇替代阿斯巴甜、安賽蜜等人工代糖甜味劑。
其次,在生產方面,不僅僅要看配料表,是不是真正無糖,還要看誰能把飲料的價格打下來,前端原材料和後端生產線顯然將成爲食品飲料企業的必爭之地。例如:原材料方面,奈雪的茶平均一杯茶飲的原料成本是總成本的38.4%,爲確保顧客能獲得穩定、優質的產品體驗,奈雪自創立起就深入上游,着力打造優質原料供應。生產線方面,農夫山泉建了一條log6無菌技術生產線,生產100萬瓶不會出現一瓶被微生物污染的產品,元氣森林5大新建工廠共建成18條無菌碳酸生產線。
在佈局方面,通過新元素與經典的碰撞爲無糖飲料文化注入活力,刺激消費者的消費慾望和快感,例如:將無糖飲料融入節日概念,車釐子系列結合春節季,產品包裝結合春聯五福等圖案,賦予無糖飲料新的意義,消費情緒的渲染會更充分。在追求健康、新鮮的趨勢下,天然植物原料的天然及功能性屬性可以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爲健康買單的機會,例如添加益生菌、助眠、解壓成分,同時給企業提升利潤空間。
在銷售方面,充分利用線上資源,如綜藝大IP、電視、B站春晚等流量入口,打開品牌知名度;線下除了電梯廣告,還可以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投放廣告,例如:元氣森林在橫穿北京三里屯的工體北路上投放廣告,也常年霸屏街邊廣告和樓宇外牆廣告。消費者無論在線上還是線下都可以買到無糖飲料產品,也是目前各個企業最常運用的方法。
此外,與知名主播、明星的跨界合作,打通更多的帶貨組合模式,吸引大批粉絲圍觀、種草,品牌知名度也得以提升。
3、國產無糖飲料企業的突圍
在當前國內無糖飲料市場迎來市場大爆發的背景下,國產無糖飲料的優勢在何處?未來又有哪些機會呢?
首先,價格是最顯而易見的優勢。
可以看到,現在價格比較貴的無糖飲料用的都是天然代糖,例如:元氣森林由於使用赤蘚糖醇成本比較高,使得元氣森林的整體產品定價都比較貴。480毫升的元氣森林市場售價5.5元,是零度可口可樂(500ml規格,採用阿斯巴甜、蔗糖素爲甜味劑)的1.6倍。消費者在喜茶、奈雪的茶消費,如將茶飲中的蔗糖替換爲0卡糖,均要支付1元溢價。可見,一般的國產飲料價格要低,主要源於在赤蘚糖醇成爲現象級爆款之前,幾乎所有市面上的無糖碳酸飲料都是使用阿斯巴甜、安賽蜜等人工合成代糖,阿斯巴甜和安賽蜜都不參與代謝,提取成本很低,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左右,達到1kg蔗糖標準甜度只需要約0.35元,成本較低。
常見甜味劑與蔗糖甜度、價格對比
資料來源:中國無糖飲料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2-2029年)
另外,即便是現在赤蘚糖醇成爲主流,其價格也已經從前兩年的3萬多元/噸下降到近期的1.3萬元/噸以下,成本大幅下降。從資源方面來看,我國山東是全球赤蘚糖醇製造中心,截止到2021年6月,僅三元生物一家,就以8.5萬噸/年的產能,佔國內赤蘚糖醇總產量的54.9%,全球的32.94%。本地化的資源,可以讓國產無糖飲料企業成本降下來,保證了產品的性價比優勢。
當然在保證價格優勢的基礎上,國產無糖飲料還有許多打法。
與知名IP跨界聯動,通過聯名收穫極大的熱度,助力企業品牌塑造、推陳出新以及銷量提升。例如:元氣森林與迪士尼跨界合作,推出“迪士尼限定版乳茶”系列;伊利以茶葉宗門傳人“茶雨”和茶寵“阿尋”兩大實力國潮IP,推出了旗下首個國潮茶飲品牌“茶與茶尋”,吹響了品牌進軍無糖茶領域的號角。
借中國傳統文化的勢,使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無糖飲料的包裝設計、宣傳等方面緊密聯繫在一起。例如:東方樹葉早在十年前上市時就用一則東方美學的廣告,呈現傳統中國茶的起源、發展、與西方文明的交融;元氣森林纖茶,主打中國傳統文化的“藥食同源”概念,針對水腫、控糖、明目、養髮等不同用戶需求,推出玉米鬚茶、桑葉茶、杭白菊花茶、桑葚五黑茶等輕養生解決方案;哇哈哈無糖安化黑茶採用傳統古風包裝,從“高顏值,傳統風”入手,展示中國淵源的飲茶文化,迎合消費者文化審美。
4、小結
總的來說,當前“控糖”熱潮已經席捲全球,尤其是在飲料行業,早前新加坡政府頒佈新規,從2023年年底開始將禁止含糖量與反式脂肪酸較高的飲料進行廣告宣傳,爲明確飲料中的糖分含量,新加坡衛生部還將採取“Nutri-Grade標籤分級制度”,要求售賣的商家在飲料包裝及電子菜單中表明糖量與反式脂肪酸含量,進一步推動全民飲食健康化。另外,很多國家和地區都開始徵收糖稅,我國也發佈了一系列政策穩健積極推進“減糖”。以墨西哥爲例,該國在2014年開始徵收含糖飲料稅,零售價每瓶提升10%。實施一年之後,徵稅的含糖飲料銷售減少了6%。葡萄牙於2017年開徵糖稅,對糖含量低於每升80克的飲料徵稅0.15歐元;對糖含量高於每升80克的飲料徵稅0.3歐元。新稅開徵當年,葡萄牙含糖飲料消費下降了72%,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可見,高糖飲料被貼上不健康標籤後,其銷量大幅下滑。
各國徵收糖稅情況梳理
資料來源:中國無糖飲料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2-2029年)
由此可見,無糖飲料界的產業浪潮正在席來,政策鼓勵飲料界從“高糖”向“低糖”、“無糖”升級,與此同時,消費者開始主動追求“健康”,在這樣的雙輪驅動背景下,無糖飲料企業也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據市場研究機構Allied Market Research預測,到2030年,全球無糖碳酸飲料市場規模將達到2435億美元。加上當前中國軟飲料無糖化整體處於剛興起階段,無糖化比率仍較低,對比發達國家雖有較大差距,但也意味着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國內無糖飲料企業要做的事還有很多。(LZC)
資料來源:中國無糖飲料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2-20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