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農民的孩子,要造福農民”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僑商在黔投資興業:
“我是農民的孩子,要造福農民”
張 偉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5年01月13日
第 06 版)
“我是農民的孩子,要造福農民。在這裡我感覺到被需要、感受到人生有了更多價值。”中國僑聯常委、貴州省僑商企業聯合會會長、貴州百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劍平近日接受採訪時談及爲何長期紮根貴州時說。
吳劍平在福建鄉村長大。福建和貴州同樣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2018年吳劍平到訪貴州時被“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連綿的山巒、陡峭的崖壁、參天的大樹、清澈的流水和純樸的民風”深深吸引,一下子喜歡上了這裡。
貴州原生態的山水和多元的民族文化,讓吳劍平萌生了在貴州發展大健康產業的想法。
2018年5月,經中國僑聯引薦,吳劍平在黔東南州凱裡市創建貴州百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着力發掘特色自然資源、民族文化資源等。同年,以“康養黔東南、福地萬戶寨”爲目標,凱里萬戶寨康養旅居酒店着手建立。2020年營業以來已接待海內外遊客超200萬人次。
吳劍平說,從2018年5月入駐至今,已連續投資鄉村振興項目達10億元,全力打造了百孚鄉村振興綜合實驗區和百孚教農文旅康融合創新實驗區。
建民宿、搞旅遊、做康養,一路走來,有苦也有累,但每每看到村民們幸福的笑臉時,吳劍平感覺一切都很值得,“在貴州這些年,我愈發體會到,不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鄉村就振興不起來。”
經過不斷探索,吳劍平認爲,單獨發展康養產業,撐不起鄉村振興的重擔,應該將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聯動發展。於是,“重回土地、根植農村、發展產業”成了他的第二個目標。
吳劍平選擇在黔東南州麻江鄉村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立百孚可追溯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黔東南生態保持良好,環境未被破壞,水體未受污染,純樸的村民在肥沃的壩區土地用傳統的種植方式,讓自然生長起來的農產品保持着本真的味道。”吳劍平說,“我們將利用‘農戶+基地’模式,緊抓‘黔貨出山’政策機遇,主動融入‘橋頭堡’發展,積極打造全國示範性種植基地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綠色‘菜籃子’,讓貴州民衆在家門口端牢‘鐵飯碗’。”
“我們需要做的是讓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相結合,以百孚新零售實現品質的提升、價值的提高、市場的擴大,從而讓農業產業發展,農戶增收致富,企業實現價值。”吳劍平表示,將持續推動農業、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爲鄉村發展注入新動力,加強文化賦能和旅遊帶動,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打造鄉村振興綜合實驗區及教農文旅康融合創新實驗區。
鄉村振興創新實驗區將涵蓋生態飲食餐中醫藥康養、文化展示體驗與商協會交流、鄉村振興展覽館、黔貨出山基地及農特產品展示體驗廳等。教農文旅康融合實驗區則包括烏羊麻精準康養民宿項目、翁堡農文旅康綜合集散中心、高端農特產品精深加工廠(芥坊)等。
辦好一個企業,造福一方百姓。截至目前,萬戶寨旅遊集散中心解決了500餘人次就業、移民搬遷戶勞動力就業30餘人(戶),帶動農產品生產、洗滌等行業就業1萬餘人次;麻江鄉村民宿項目、芥坊、翁堡農文旅康綜合集散中心等項目,解決了3000餘人次的務工就業、40餘人長期就業;舟溪農業基地解決5萬餘人次的務工就業、30餘人長期就業。
2023年2月,吳劍平當選爲貴州僑商企業聯合會會長。吳劍平期望通過僑商會的平臺把貴州的農特產品、文化旅遊、康養宣傳出去,並引流進來,以僑引僑、以僑引智、以僑引才,通過“僑”的渠道,引導更多人才參與到鄉村振興的整個產業鏈。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日前對外發布了《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優秀案例(2024)》,中國61家民營企業的案例入選。其中,貴州百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建設鄉村振興實驗區推動貴州鄉村產業融合發展”案例入選。
“此次能入選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優秀案例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和信任。2025年,我們將繼續努力,嘗試反季節藍莓推廣等。”吳劍平說,“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纔算富。我們將牢記初心和使命,紮根鄉村產業,融合教、農、文、旅、康五位一體形成一條鄉村振興產業鏈,讓更多人在鄉村振興產業鏈中增收、致富。”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