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雷/《腦筋急轉彎2》成必看經典!5大亮點曝光 皮克斯再造動人完美續集

《腦筋急轉彎》不僅讓情緒擬人化,就連每個個性的表情都十分講究。Disney

《腦筋急轉彎2》在全球締造多項票房紀錄,成了年度票房救星。Disney

動畫電影《腦筋急轉彎2》是皮克斯延續2015年《腦筋急轉彎》的續集,描述在原本的5種情緒快樂、憂愁、厭惡、恐懼和憤怒之外,又多了焦慮、羨慕、害羞和耍廢,非常幽默又動人。

年度現象級話題電影《腦筋急轉彎2》(Inside Out 2)自從上映後,幾乎掀起了一股超乎想像的狂潮,它不只在全球票房破紀錄、成了今年度挽救委靡票房的救星,在臺灣更是持續寫下佳績,成了社羣上最熱烈討論的話題。

2015年,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所製作的《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正式上映,它以一種超乎想像的擬人化情緒反應,把大腦中的情感具象化——樂樂(Joy)、憂憂(Sadness)、怒怒(Anger)、厭厭(Disgust)和驚驚(Fear)各有各的個性,彷彿情緒就是個分工細緻的工廠,在適當的時刻出現和反應。

在《腦筋急轉彎》當中,11歲的少女萊莉腦中有5種情緒表現形式,包含快樂、憂愁、厭惡、恐懼和憤怒,這5種擬人化的情緒在萊莉的大腦總部中透過一個控制檯影響萊莉的行爲和記憶。

這些記憶被儲存在彩色水晶球內,其中最重要的5顆快樂核心記憶存放在總部樞紐,各維持着一座塑造萊莉性格的個性島嶼。電影推出後受到了無限迴響,觀衆紛紛讚歎故事將情緒擬人化的深刻表現,不只幽默動人,還觸動心底的漣漪,本片最終成功奪下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

當年,《腦筋急轉彎》在全球締造了8.59億美金(約臺幣266億)的票房,電影接近尾聲時,小女孩萊莉經歷喜怒哀樂的童年旅程也告一段落,當時萊莉腦海中的成員們見到了一個寫着「PUBERTY」(青春期)的標示,大家還玩笑說着「應該不重要」,這一刻,也決定了《腦筋急轉彎2》在9年後捲土重來。

《腦筋急轉彎2》用一種充滿情懷的感動,將觀衆拉入大腦總部的情緒想像裡,續集的浪漫更讓首集的幽默和真誠持續延續,除了締造動畫續集電影的典範,皮克斯還用更扣人心絃的劇本,寫下引人入勝的溫暖。

究竟,爲什麼《腦筋急轉彎2》會這麼紅?爲什麼它是一部每個人都必看的經典?

1、新情緒加入,大腦總部更加熱鬧

粉紅色的大塊頭阿羞,這次的出現吸引不少觀衆的熱愛。Disney

《腦筋急轉彎2》劇情敘述,小女孩萊莉因搬離熟悉的家園,面對新的社交環境產生了種種不安情緒,經過前作的人生變遷經歷,萊莉成長之餘,內在的情感更加豐富。

原先負責維持萊莉大腦總部運作的樂樂、憂憂、怒怒、驚驚、厭厭,發現大腦總部出現了其他新成員,新舊成員相識磨合之餘,還必須攜手合作幫助萊莉應對接二連三的事件。

原來,萊莉已經成爲青少女,也進入了具有更多複雜情緒的青春期,於是多了焦慮、羨慕、害羞和耍廢來分享萊莉的小腦袋瓜,當9大情緒齊聚腦海中的控制室,讓小女孩的青春期更加敏感、多變且脆弱。

新成員阿焦(Anxiety)、阿慕(Envy)、阿廢(Ennui)與阿羞(Embarrassment)分別代表着青春期的反應,像是容易焦慮、總是羨慕別人擁有的東西、對事物經常提不起勁與性格內向容易害羞——青春期的情緒更加多元,而隨着年紀的增長,她所在意的東西也愈來愈多。

有趣的是,原本翻譯的情緒名稱都是疊字,如樂樂、憂憂,而新情緒都是「阿」開頭,像是阿焦、阿羞,這也是在翻譯上一個很有趣的巧思。

2、延續首集的細節,重溫再看會更會心一笑

《腦筋急轉彎2》重現了首集的許多細節,令人驚豔。Disney

雖然說,沒看過《腦筋急轉彎》的觀衆,其實也能輕鬆享受《腦筋急轉彎2》的故事,因爲在續集的劇情裡,都有適度交代首集的劇情脈絡,但實際上,如果能在看《腦筋急轉彎2》之前先去重溫第1集,其實會有更多共鳴和感動。

畢竟距離《腦筋急轉彎》上映至今已經過了9年,很多觀衆也許都看過首集,但未必能完全記得所有的細節,而《腦筋急轉彎2》裡面的許多巧思,就是將之前的故事再放大與刻畫,各種彩蛋和關聯性極高的劇情設計,都會讓人看完更加感動。

於是,任何看似可能不經意的安排,其實都有導演凱爾西曼恩(Kelsey Mann)的點綴,雖然第1集的故事並不是他執導的,但可以看出他非常用心在營造續集的脈絡,導演自己就說,這部電影引起了他極高的共鳴,因爲他自己的孩子正經歷青少女的階段,所以更能感同身受。

3、真實故事啓發,讓《腦筋急轉彎》充滿人情味

《腦筋急轉彎》的故事核心,其實來自於彼特達克特童年時期的記憶。Disney

事實上,《腦筋急轉彎》的故事靈感,來自於皮克斯首席創意官、導演彼特達克特(Pete Docter)的女兒,他對當時還是孩童的女兒經常喜怒無常、情緒轉變之快大感驚奇,於是創造了這個故事。

但其實這個啓發,還來自於彼特達克特童年時期的自己。

身爲美國人的他,小學五年級時,曾經跟着爲了學習音樂的爸爸舉家搬到丹麥,也因爲這個突然的環境轉變,讓他非常不適應。

而且,因爲難以融入新的班級,讓他被投以異樣眼光,當其他孩子們一起玩耍時,彼特達克特只能在一旁畫畫,這個興趣成了他後來成爲動畫師的初衷。

當然,這段因爲搬家、遠離熟悉環境而非常難以適應的人生歷程,就成了《腦筋急轉彎》最開始的核心。

成年後的彼特達克特,後來也發現自己的11歲的女兒開始有了和他小時候一樣的情緒,她變得安靜、內向,而且也有些羞怯,於是,他開始想像,當情緒主導時,人類的大腦中究竟會發生些什麼事?

他對於透過動畫將這些想像體現出來的想法感到相當興奮,並認爲動畫乃是描繪強勢、固執的卡通化人格的理想媒介——於是,如今家喻戶曉的情緒角色,就這麼活靈活現的誕生在觀衆的面前。

4、青少女當顧問,《腦筋急轉彎2》更加深刻而動人

一開始,彼特達克特爲了創造首集時的角色,他和製作團隊大量研究關於人腦的訊息,還諮詢了知名於研究情緒的心理學家、教授來探索人腦內的基本情緒。

在早期的研究中,科學家曾鑑別出人類的6種基本情緒,包含快樂、憂愁、厭惡、恐懼、憤怒和驚訝,但彼特達克特認爲驚訝與恐懼過於相似,所以只剩下5種情緒需要建構出相應的角色。

當然,人們的情緒絕對遠不止於此,成長過程的心境變化,也會迸發不同的情緒反應,這就成了《腦筋急轉彎2》最好發揮的重點,更成了焦慮、羨慕、害羞和耍廢誕生的契機。這次,他們見了更多的專家、看了不少書,並與心理學家討論了青少年大腦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製片組甚至成立了一個由9位女孩組成的「萊莉小組」,2021年《腦筋急轉彎2》計劃啓動時,這羣從13歲到16歲不等的女孩藉由分享生活和想法,讓萊莉腦袋裡的9個情緒人物更爲貼近青少年的思維模式。

而萊莉的世界,也因爲不同的情緒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她想要駕馭一系列複雜的新情感時,她和腦海中的朋友也將迎接更多的挑戰和冒險。

5、揭開自我不同情緒互相控制的神秘面紗

新角色阿慕非常討喜,大大眼睛更是迷人。Disney

當然,《腦筋急轉彎2》最出色的地方,在於這次的大腦總部控制核心,從原本樂觀開朗的樂樂,變成窮緊張、謹慎、焦慮的阿焦,而快樂、憂愁、厭惡、恐懼和憤怒⋯⋯這些兒時最熟悉的情緒,也因爲成長的過程,可能漸漸被埋藏在心底。

這是現實的真實面貌,也是人生的縮影,更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可能會失去的初心和堅持,特別是在充滿壓力、競爭的場合,一切充滿未知的挑戰,都可能忘記該怎麼樣才能讓自己開心。

《腦筋急轉彎2》的劇本,正精湛的演繹面對人生成長期迷惘的少女,她們可能有的矛盾、茫然和焦慮。

每個情緒都是那麼的鮮明、每個反應都是那麼的真實而深刻,它不只適合小孩子看,每個大人更都能從故事中挖掘一點屬於自我的感動。

阿焦這回掌控了大腦的控制權,卻讓快樂也漸漸消失。Disney

雖然在《腦筋急轉彎2》裡,阿焦個性太鮮明,幾乎搶走其他人的鋒頭,但萊莉的本質仍是健康快樂的小女孩,因此一直是她大腦重心的樂樂,必須負起照顧萊莉心智發展的重責大任。

焦慮就像引擎,促使我們採取行動,但不幸的是,當焦慮有了控制權,會讓人們無法享受應有的快樂,甚至阻礙了人際關係。

這部電影將幫助每個人找回自我的歸屬感,它告訴人們,儘管很艱難,但無論如何,還是得隨時隨地爲「快樂」挪出空間。

(本文出自2024.06.21《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