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目擊證人、無肇事車痕跡、無現場監控 “三無”交通事故6個多小時告破
一名男子騎自行車時被撞倒,現場只有被軋斷的自行車,沒有目擊證人、沒有肇事車痕跡,甚至連附近的監控視頻也沒有。
種種不利條件就像迷霧般籠罩住這起交通事故,讓案件偵破工作四處碰壁,南京交警七大隊事故民警沒有泄氣,他們大膽推測、小心求證,不放過任何可能性,在案發後僅用6個多小時,就奇蹟般地找到了肇事駕駛人。
沒有線索! 男子騎車被撞,調查陷入僵局
這起交通事故發生在今年的5月28日。當天上午10時許,交警七大隊值班室接到報警電話:楊家邊路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有人受傷。事故處理民警立刻趕到現場,此時,傷者已被救護車送往醫院,肇事車也不見蹤影,地上只有一輛被軋成兩截的自行車。
報警人是一名過路人,他只看到男子被撞後摔倒在地的場景,沒有看到肇事車輛。民警又仔細勘察了現場,除了自行車碎片外,沒有其他機動車碎片,地面上連個剎車痕跡都沒有。現場沒有任何有價值的線索,案情偵破工作彷彿進入了一條“斷頭路”,怎麼走也走不通。
沒有公共視頻,是否能在周邊的民用視頻中找到有用線索?負責此案的民警鄧鈞經驗豐富,他注意到,就在案發現場附近有一棟高樓,這是一家科技公司,他找到該公司負責人,想調取監控視頻,遺憾的是,這家公司現有的幾處探頭均沒有對着事故現場方向。
第一次嘗試鎩羽而歸,鄧鈞沒有泄氣,爲節約時間,他和同事決定擴大搜索範圍,兵分兩路尋找有可能拍到現場的民用監控。
轉機來了! 圍擋後藏着一個監控探頭
楊家邊路正在施工,就在距離案發現場約150米遠有一處工地,鄧鈞繞着工地轉了一圈,發現工地內有一處探頭正對着事故現場方向,遺憾的是探頭前方有一道高高的圍擋。
“當時我們沒有線索,就連騎車人是從哪個方向過來的都不知道,所以,任何可能都不能放過。”鄧鈞說。他走進工地,請工作人員調出了那處探頭的視頻。
畫面亮起的那一刻,鄧鈞一直懸着的心總算放下——雖然有高高的圍擋,監控還是拍到了案發路口的部分畫面,儘管只有圍擋上部的細細一條,鄧鈞仍是從這“一線天”視頻中看到了自行車騎車人沿着新港大道自西向東騎行,也看到當他穿過仙新路高架橋時,一輛紅色重型自卸貨車自東向西駛來,在高架橋下掉頭,事故就在該路口發生。剩下的場景監控沒有拍到,但根據兩者行駛速度和位置,該車有很大的肇事嫌疑。
“應該就是這輛車,後面沒有其他西向東駛來的大車或掉頭車輛了。”鄧鈞說道。此時,時間已到了5月28日12時30分。
天不藏奸! 發現肇事車,6個多小時破案
發現了肇事嫌疑車輛,新問題也隨之產生——沒有車牌號,如何找到車?12時許,另一位尋找民用視頻的警員也聯繫上鄧鈞:在距離案發現場約500米遠處有一棟企業宿舍樓,樓前正好有一處監控對着事故發生的路口。民警調出視頻錄像後,終於看到了事發過程——自卸貨車掉頭後,車頭右側撞到了騎車人,隨後車輛沒有絲毫停頓,直接開走了。不過,因監控距離太遠,無法看清肇事車輛的車牌號。
鄧鈞思索後,找到車管部門瞭解到,就在案發現場以東約400米處有一個大型停車場,裡面停了100多輛重型自卸車。“肇事車很可能就在這些車中間。”鄧鈞推測。然而,擔心打草驚蛇,他暫時不能去停車場詢問情況,正爲難時,另一段視頻出現在民警眼前。
這段視頻仍是由企業宿舍樓前的監控探頭拍下的,畫面顯示,就在事故發生後,一輛油罐車從視頻中駛過,朝着自卸貨車的行駛方向駛去。“油罐車都裝有攝像頭,也許會拍到肇事車,尤其是遇到的第一輛自卸貨車,很可能就是肇事車。”鄧鈞大膽推測。
時間臨近14時20分,鄧鈞趕緊聯繫油罐車車主,借來了視頻。果不其然,在經過事發地約3分鐘後,這輛油罐車遇到了一列車隊,車載攝像頭清晰地拍到了自卸貨車的號牌。
民警根據車牌,迅速聯繫上車隊,可是該車隊的整體運輸線路顯示,根本就沒有經過事故發生路段。原來,這列自卸貨車車隊離場後,基本都是在附近一處路口統一掉頭,並沒有駛到事發路口。
莫非調查方向錯了?就在案件偵破工作再次陷入僵局時,不死心的鄧鈞又借來了車隊行車記錄儀視頻,這一次,細心的他發現車隊中有一隻“漏網之魚”,並沒有隨着大部隊一起掉頭,而是往事發路口駛去。
“就是它!”辦案民警迅速出發找到這輛車,經過覈查,發現其在上午10時左右的行駛路線和時間均與肇事車相符合。
此時,時間還不到17時,距離案發僅過了6個多小時,這起沒有目擊證人、現場痕跡和直接監控的“三無案”就此告破。
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文/陳祖興 郭一鵬
(揚子晚報)
編輯/倪家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