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易:把石斑魚送上更多百姓的餐桌

原標題:

吳小易:把石斑魚送上更多百姓的餐桌

科技日報記者 王祝華 實習生 謝卓 通訊員 張劉嘉懿

10月8日,科技日報記者走進海南大學海洋學院101養殖室,只見一尾尾身帶斑點花紋的石斑魚正在養殖缸裡來回遊。

過去10年,爲了實現石斑魚集約化養殖,海南大學教授吳小易及其科研團隊克服了重重困難。

“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中國飯碗”

海南島四面環海,海洋生物資源十分豐富。作爲優良熱帶海產品種,石斑魚味道鮮美、市場需求較大,但其規模化、集約化養殖卻面臨諸多難題。

“尤其是珍珠龍躉石斑魚,它是目前海南乃至全國主要養殖的石斑魚品種。不過,針對珍珠龍躉石斑魚的營養與飼料,此前國內外學界都未開展過相關研究。”吳小易說。

要實現石斑魚生態化、集約化養殖,研製出營養均衡的低魚粉飼料是關鍵。魚粉營養價值高,是養殖石斑魚主要的飼料原料,但是我國魚粉供應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

“我們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中國飯碗,讓百姓的餐桌更豐富。”吳小易說,要降低進口依賴,儘可能在石斑魚飼料中降低魚粉的含量。

爲此,吳小易科研團隊在石斑魚營養及功能性飼料開發方面進行了深入而系統的研究,並聯合5家單位一起進行技術攻關,將飼料中的魚粉含量從70%降低到20%。

比例變化的背後,是10年的鑽研探索。

“10年間,我們團隊不僅構建了石斑魚基本營養需求參數數據庫,創建了基於陸源蛋白源和生物基因工程產品的石斑魚低魚粉飼料配比技術體系,降低了飼料中的魚粉含量。此外,我們還在飼料中加入蒲公英、銀杏葉等中草藥,以提高石斑魚的免疫力。”吳小易介紹道。

吳小易在實驗室觀察魚苗生長情況。受訪者供圖

憑藉這一成果,吳小易科研團隊獲得2021年度海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水產養殖》(Aquacultuure)、《英國營養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等學術期刊上。

“搞科研不能脫離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搞科研不能自我封閉,更不能脫離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吳小易說,“10年前,雖然科研條件有限,但是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抓住校地合作契機,與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石斑魚養殖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

如今,基於石斑魚營養學的多項科研成果,吳小易科研團隊已經與海南省內外多家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相關成果轉化落地,不僅提高了這些企業的經濟效益,還帶動了周邊農戶就業,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在吳小易科研團隊成員張金楓看來,吳小易是一位和藹可親、極具耐心的老師。他向記者回憶道,在新冠疫情肆虐時,因爲學校封閉管理,科研團隊成員不能離開宿舍區,但研究項目不能隨意中斷,實驗室裡的魚苗需要有人去餵養。吳小易便一個人早、中、晚3次到實驗室,完成從餵魚養蝦、飼料配製到養殖系統清洗這一整套的工作。

“吳老師對水產研究的癡迷和執着讓團隊上下都十分敬佩。”張金楓說,團隊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靠的就是這股鑽研精神。

成績屬於過去,展望未來,吳小易有更高的目標。

“我們科研團隊最終希望通過科技創新,降低石斑魚的養殖成本,讓老百姓得到實惠。”他對記者說,“未來,我們將繼續深耕‘藍色糧倉’,和產業界同行一起打造高質量、高效益、品牌化的石斑魚養殖產業,把石斑魚送上更多百姓的餐桌。”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