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資大隊 備藥而非備戰

(圖/本報系資料照)

爲提升民防能量,內政部擬修正相關辦法,將增設「物資大隊」負責因應平時災害需求,以及戰時民生物資管理調度,其中急救站編組範圍更納入診所或藥局的醫事人員。當國家需要,相信醫藥界會全力以赴,在所不辭,但其背後卻也凸顯出,執行當局只想將國家帶往戰爭的心態,面對國內不時出現缺藥危及民衆生命,急救站編組應着力平時不缺藥,寧可備藥,也不要備戰!

根據媒體報導,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場會議9月底登場,將由賴清德總統親自主持。爲提升民防能量,內政部擬修正《民防團隊編組訓練演習服勤及支援軍事勤務辦法》,增加民防團隊執行情報傳遞等任務,並增設「物資大隊」負責因應平時災害需求,以及戰時民生物資管理調度,急救站編組範圍更納入「診所」或「藥局」的醫事人員,預計10月底完成預告。

執行當局的發言及作爲,一直行走在可能擦槍走火的邊緣,在目前的國際氛圍及兩岸局勢之下,兵役已由原來的4個月延長至1年,加上學校學生也要加強國防教育,政府此時修正相關辦法,將「診所」或「藥局」的醫事人員納入急救站編組,令人十分憂心,從這些跡象不難發現,執政黨已然將戰爭列入未來可能發生的選項。

診所醫師都曾受過訓練,作戰時所需的醫療救難專業並不是問題,但眼前執政黨應思考如何避戰而不是備戰,尤其受到疫情、烏克蘭戰火、國際原物料不足等影響,國內不時出現缺藥潮,包括抗生素、癌症用藥、心血管用藥等,均陸續出現缺藥問題。

若執政黨用物資大隊、急救站編組這種備戰規格,來面對國內的缺藥問題,相信問題早已獲得解決,而不是到了現在仍不時會出現缺藥問題,補了東牆,又破了西牆。執政黨當前,應將重點放回國內的缺藥戰場,火力全開解決問題,備藥而不備戰,方是全民之福。(作者爲國民黨醫療委員會主委、前彰化醫師公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