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鼻器緩解過敏 醫生談訣竅
亞東紀念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專任主治醫師洪偉誠說明,透過洗鼻器,以生理食鹽水沖洗鼻腔,可以清除過敏原、灰塵等有害物質,舒緩過敏的不適症狀。(李念庭攝)
許多人受過敏性鼻炎困擾,每到春天花粉飛揚,加上空氣污染、霾害加劇,鼻腔容易累積灰塵、花粉和細菌,引發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等症狀。醫師指出,使用「洗鼻器」能有效清潔鼻腔,但僅能舒緩症狀,仍須就醫配合治療,才能改善過敏問題。
亞東紀念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專任主治醫師洪偉誠表示,透過洗鼻器,以生理食鹽水沖洗鼻腔,可以清除過敏原、灰塵等有害物質,緩解過敏反應,改善鼻塞、流鼻水等不適情形。他強調,洗鼻子屬於保養行爲,並非治療,若是急性鼻竇炎或感染流感而鼻塞、流鼻涕的患者,一樣能用洗鼻器緩解不適,但仍應就醫搭配藥物治療。
至於如何使用洗鼻器,洪偉誠說明,應搭配水溫30到35度的生理食鹽水進行清潔,將洗鼻鹽溶解在蒸餾水或過濾水中,操作時避免水流過急過猛,姿勢爲頭部向前傾,將洗鼻器出水口對準一側鼻孔,輕輕擠壓讓鹽水通過鼻腔、由另一側鼻孔流出,使用時可能流入口腔而嗆到,應微張嘴巴輕輕吐氣。
洪偉誠提醒,洗鼻器的食鹽水,切記不能用自來水,自來水含微生物,可能造成鼻腔感染,也切勿使用茶水或眼鏡用生理食鹽水,應使用過濾水、蒸餾水或煮沸的水;建議每天用1到2次,不應過度頻繁洗鼻,否則可能引起鼻腔乾燥或刺激。
洗鼻子是物理性方式,一般不會有副作用,但若使用後出現出血、耳朵悶痛狀況,應儘速就醫;另外,民衆若有中耳感染、洗鼻後耳朵有脹痛不適感、近期有開耳朵或鼻子手術等3狀況,應先諮詢專科醫師再使用洗鼻器。
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科長李國驪指出,洗鼻器屬第一等級醫療器材,如裝置內含沖洗溶液或洗鼻鹽,則屬第二等級醫療器材,選購此類商品時,應依照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購買時注意外盒有無標示醫療器材許可字號,並詳閱說明書正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