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疫情時患難見真情 今立陶宛恐扛不住中國大陸壓力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美聯社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7日重申,臺灣代表處應循國際標準,將「臺灣」更名爲「臺北」,不過外交部長吳釗燮今天強調不會改變也不會接受。回顧臺灣與立陶宛曾在2020全球爆發新冠肺炎期間,互贈口罩、疫苗,被總統府評爲「善的循環」,臺立更籤署「半導體合作瞭解備忘錄」至今都被在野黨質疑爲凱子外交,如今尋求連任的瑙塞達此番話,恐是臺立友誼變調的開始。
2021年吳釗燮宣佈預計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設立「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爲中華民國2003年設立駐斯洛伐克代表處後,相隔18年後再次於歐洲設立代表處,當時總統蔡英文臉書慶賀稱,這是「別具意義的重要外交成果」,之後2021年11月代表處正式掛牌成立,時任副總統的陳建仁還受邀出席維爾紐斯舉辦的「民主未來-對抗極權主義高階論壇」,以「臺灣是民主的試金石」爲題發表演說。
而立陶宛與臺灣友誼快速升溫的原因在於,當2020年全球陷入新冠疫情時,臺灣是全球防疫模範生,外交部啓動數波「口罩外交」,其中就援助了10萬片醫療級口罩給立陶宛,協助立陶宛第一線醫護人員對抗疫情;而2021年換臺灣疫情爆發、對疫苗需求孔急時,立陶宛更「雪中送炭」兩度捐贈臺灣共計約26萬劑AZ疫苗。
立陶宛與臺灣雙方在疫情期間互相扶持,立陶宛外交部長曾特別強調「熱愛自由的人們要一起守護」。我方總統府更發新聞稿指,立陶宛是與臺灣是理念相近的真誠友好夥伴,而臺灣協助立陶宛第一線醫護人員對抗疫情,立陶宛對臺灣援助疫苗,都再次印證,臺灣貢獻國際的良善力量,已成爲「善的循環」。
臺灣民間也一度爆發「立陶宛熱」,外貿協會還特別在臺北世貿一館設立「立陶宛商品展示中心」介紹來自立陶宛的巧克力、餅乾、飲品等,掀起國人購買立陶宛商品。
2021年12月下旬,一批立陶宛生產的深色蘭姆酒遭中國大陸拒收,臺酒全數轉購入臺,但傳出售價高於中國大陸市場4倍。當時臺酒公司表示,立陶宛於外交、經貿上遭中國製裁,與臺灣友好有關,臺酒作爲國營事業,有責任幫助化解困境,加上這批深色蘭姆酒在臺銷售具有市場性,因此快速出手救急,且將視市場接受度評估進行更多合作,更不排除與對方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而臺灣對立陶宛的援助還不只如此,2021年10月臺立雙方簽訂「半導體合作瞭解備忘錄」。不過2023年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踢爆,我方補助立陶宛1000萬歐元(約臺幣3.4億元),向工研院買8吋晶圓相關技術,等同我國單方面出資、無償幫立陶宛一傢俬人公司Teltonika買晶圓技術,在野黨批評根本是「凱子外交」、「喪權辱國」等,但外交部堅稱是「產業合作互惠互利」。
隨着臺立友誼升溫,立陶宛遭受中國大陸貿易報復,立陶宛與中國大陸彼此還召回大使,立陶宛對中關係陷入緊張,一度被歐洲評論家評爲「得罪中國」、「衝太快」等。如今爭取連任的立陶宛總統瑙塞達,改稱臺灣代表處應依據國際標準改稱「臺北」,也被國際評爲恐扛不住中國大陸壓力,有意與中國大陸示好。
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2021年11月18日掛牌成立。(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