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強勢股的聚落
【文/黃俊超】
全球股市波動幅度加劇,臺股在下探七二○○點之後,政府護盤態度轉趨積極,外資在期貨部位多單超過兩萬口,六天內上漲逼近千點,並重新站回到八○○○點之上,正式展開反彈,姑且不論是否爲逃命波,至少低檔買盤已有轉強跡象,在恐慌性殺盤使籌碼稍作沉澱後,選股是短線操作上最重要的工作。
持股宜趨強避弱
臺股九月操作上除了九月十日前必須面對的八月營收外,外在因素主要來自中國股市能否築底、美國聯準會是否升息,與蘋果新產品發表三個考驗。指數經過重挫、速彈洗禮過後,強勢股在盤面上雖然稀少,但是指標性的地位更加穩固,且不論是產業或是股價,當趨勢一旦成形,短時間內要扭轉並非易事。
因此,檢視手中持股或進行下一階段投資動作之前,必須先釐清標的股價表現是強勢抑或弱勢,操作強、弱勢股的模式大相逕庭。手中已持有強勢股,主要考量逢低佈局機會,波段操作者還可逢高尋找出場時點;反之,若是手中持股偏向弱勢,則必須考量退場機制,換股操作也是可行的模式之一。
從淨值的角度來看,上市櫃共計有一五八三家公司,然而目前股價淨值比低於一的公司多達七三二家,佔比超過四六%,但是,資金並沒有明顯朝向這類型股票佈局的跡象,反而持續朝向強勢股堆疊。換句話說,強勢股續強的機率高於弱勢股補漲的空間,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熱門股更熱門、冷門股更冷的狀況,因政策改變在盤面上更加顯著。
拆開次產業來看,今年突破金融海嘯時高點的有紡纖、汽車、金融、半導體與其他類股,而在本波段殺盤後,逼近當時低點的則有電器、玻陶、鋼鐵與光電類股。短線來看,則以食品類股最爲強勢,是唯一站在季線之上的族羣,紡織也相當接近,兩個族羣爲唯二半年線與年線仍向上走揚的類股。
當經濟成長力道不如預期,幾乎所有的產業都將會受到干擾,然而,選股時則可朝向影響力道相對較小的類股佈局,也就是民生必需品與非必要性(含奢侈品)的差異,這也可能會拉長或是減少「換機潮」的時間與幅度,因此,相對之下,傳產類股表現可望相對穩健,而3C產品的相關需求則可能會較緩。(全文未完)
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