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考證、做公益:卷“積分入學”的“外來人口” | 深度報道
記者/佟曉宇 實習記者/孟必瑩 呂一含 何欣欣
編輯/楊寶璐
吳陽在醫院參加無償獻血
2023年底,“積分入學”再度引發關注。
這源於部分網友對浙江金華武義縣實行積分入學政策的質疑,該政策針對非當地戶籍學生入學——其積分項中提到,家長獻血每100ml得2分,最高可通過獻血得30分;向慈善機構捐滿1000元得2分,上限可得20分。當地相關部門迴應媒體採訪稱,這並非鼓勵市民獻血捐款,僅僅是衆多加分項中的一小部分,是對做出相應貢獻的市民的獎勵和肯定。積分低並不影響孩子上學,只是不確定孩子能進入理想學校。
公開資料顯示,“積分入學”依託於居住證制度,在一些城市廣泛施行。珠三角是開展積分入學最早的區域,東莞和中山2009年就實行了這一政策,爲非戶籍人口子女提供了入讀公辦學校的途徑。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爲,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將公共教育資源能夠分配給所有需要的人,而不是差別對待。“比如私立學校是可以設置門檻的,但是公共教育資源,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與私立學校不同,不應當對此設置門檻。”
爲了攢積分,吳陽專門考了麪點師職業證書
獻血、考證、當志願者
2021年10月8日,吳陽去浙江慈溪市人民醫院獻了300毫升血。他的兒子要在2022年9月上小學,當年5月中旬就要填寫申請材料。“學校不需要報名,需要填寫資料和區域,然後就是等通知了。”
“等通知”就是等待積分排名的過程,吳陽告訴記者:“積分不會公示,如果積分夠了,申請通過,會收到被學校錄取的提示通知。”
吳陽的老家在安徽五河,來慈溪後從事模具製造業。爲了不讓孩子成爲“留守兒童”,他決定把孩子帶來慈溪上學。慈溪是由寧波市代管的縣級市,人口數量在寧波市排第一。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慈溪的常駐人口186.5萬,其中戶籍人口106.91萬,外來人口占比超過40%。
獻血不是他爲兒子上學做的唯一努力。雖然他一直繳納社保,但由於來慈溪時間短,到孩子入學年齡時,他的社保積分並不高,爲此,他還在2021年考了寧波市三級西式麪點師職業技能證書,“爲了上學加分臨時學的。”除此之外,他還在幼兒園門口做過志願者,在孩子上下學時指揮交通。
“需要多少積分我們不知道,只知道越多越好,假如名額不夠了,首先把分數低的刷下來。”吳陽告訴記者,10月那次獻血時,妻子也一起去了,“家屬獻血也算的,奈何她太瘦了,人家不讓獻。”孩子最終在吳陽一家暫住地附近的公立小學順利入學。但談及積分過程,吳陽有些無奈,“除了這些(志願活動),我們就沒有其他的加分了,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其它加分項目也辦不到。”
按照2023年新慈溪人子女上學量化積分最新通知,積分總分值300分,其中省級共性指標100分,寧波市共性指標150分,慈溪市個性指標50分。其中,省級共性指標包括年齡、文化程度、職業技能、繳納社保,居住時間,寧波市共性指標包括就業、住房、參與公益、無償獻血、無償捐贈等10項指標。同時設置違法失信、違法犯罪兩個扣分凍結指標,
爲了保障隨遷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權,2001年國務院頒佈《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明確提出,“以流入地區政府管理爲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爲主,採取多種形式,依法保障流動人口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這項政策明確了流入地政府擔負着解決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責任。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介紹,所謂“保障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完全平等應是和當地戶籍學生一視同仁,但由於各地義務教育資源不同,對於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各地都提出了一定的門檻要求,有的要求進城務工人員及其子女滿足居住證明、務工證明、社保證明、戶籍證明、戶籍所在地無人監護證明等“五證”要求,有的則實行積分入學制。
吳陽的獻血證
爲了能上更好的公立校
有了積分,能夠進入公立學校,在家長心目中只是“基礎操作”。下一步,是如何獲得更多積分,讓孩子能夠排名靠前,就近入讀更好的學校。
據吳陽瞭解,積分上學的具體分數線,要看當年的入學人數。假如今年該地區一年級要招生100名學生,卻有150人報名,這時就需要按照積分排名,積分低的只能去民辦學校或者回戶籍所在地入學。“所謂擇優錄取,就是積分高的會分配到地區好一點的小學,其他基本上就是根據居住位置就近入學。”
孩子還在讀幼兒園時,吳陽就開始四處打聽積分入學的要求,“幼兒園的老師不會強調這些,都是自己打聽。”對於積分細則,等他知道獻血可以加分時,距離孩子上學只剩不到一年時間了。“血站要求半年內只能獻一次血,所以只來得及獻一次。早知道可以加分,提前兩年就去獻血了,說不定能上個好點的小學。”吳陽感嘆,“但在當時,能上得了學就行,有學校收就滿足了。”
寧波海曙區某幼兒園負責人告訴記者,具體的積分每年都不一樣,去年該區積分大概在100分左右。每年的生源人數不一樣,積分相應也會有所調整。該負責人提到,如果積分不夠,想讓孩子延遲一年入學,是無法做到的。“延遲上學一年是有要求的,比如說有特殊情況,有醫學證明。如果是本地戶籍,有特殊情況,醫院能夠開具證明,延遲一年就讀就有希望,像這種積分不夠,或者戶口不在這邊的情況,延遲上學的希望不大。”
而寧波鎮海區一所幼兒園工作人員則提到,每年的入學政策都不同,需要關注學校在春季發佈的招生政策細則。他表示,近年來入學條件寬鬆了很多,“只要在寧波待了半年以上,或者父母在這裡有工作、有房子的都能有學上。”
由於“積分入學”非國家統一政策,因此在實行該政策的地區,積分細則各有不同,但大多把“獻血”“參加公益活動”納入加分項中。記者獲得的一份《2023年蘇州市(高新區)流動人口隨遷子女積分入學准入公辦小學排名名單公示》顯示,積分入學可供學位數存在不滿的情況,但與此同時,名單也註明“凡達到區域(或片區)准入排名資格線,但未進入本次排名名單公示的流動人口,請關注7月25日前分片區統籌調劑名單公示”——這意味着未進入名單者可能會被分配去離家更遠的學校。
在蘇州工作七八年的李青,大兒子當初就因爲自己積分少而沒能進入公立小學,最後上了私立學校,每學期學費四千元左右。“當時幾百個人,就錄取了積分數高的前三十位,後面的全部被刷下來去上了私立學校。”
李青談到,不同區、不同校的積分情況每年變化很大,“四年前,一百多分都可以上小學,到今年有同事家孩子入學在攢積分,有的學校七百多分都不夠了。”
蘇州位於長三角經濟圈中心地帶,截至2023年6月人口1619.69萬人,其中流動人口838.61萬人,是全國第二大移民城市。這其中就包括了大量試圖在蘇州入學的適齡非戶籍學生。記者查詢瞭解到,2023年蘇州市區積分入學分區(片區)准入排名資格線及積分入學起始年級可供公辦學位數16473個,其中公辦小學一年級9370個;公辦初中一年級7103個。
按照蘇州市的積分入學細則,積分項包括基礎分、附加分、扣減分。除文化程度、房產情況、居住年限等基礎分之外,附加分中同樣提到無償獻血,每捐獻全血200毫升加5分,捐獻機採血小板0.5個治療量加5分,上限50分。由於加分上限設置爲100分、120分等大額加分的項目較多,導致許多家庭的積分達到了李青提到的上千分。
記者查詢到的蘇州教育局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度的市區積分入學准入公辦小學名單中,排名第一的積分分值達到了1590分。與之對應的,2023年度市區積分入學准入排名資格線最高達到625分,最低爲85分。
現在,李青的小兒子讀四年級,很快也將面臨小學畢業上初中,屆時再次需要“卷”積分。爲此,李青去獻了三百毫升血,還參加了志願活動,但她坦言“獻血一年能獻多少呢,更多還是要依靠社保這一類的加分項,但還是先提前準備着,以後就算小孩不在這邊上學了,就當爲需要的人出一點點力吧。”
武義某幼兒園提示家長儘早準備積分
探索更合理的積分項
多年來,對於積分入學制本身的公平性和實踐中存在問題討論已久。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管兵在2018年發表的論文《積分入學:政策創新與公平性討論》中稱,政府通過積分入學的方式,設定一系列門檻,來篩選對於城市發展更“有用”的人羣,但這種做法忽略了相對更爲劣勢的外來務工人員。
楊勇目前生活在廣州白雲區,根據廣州白雲區的積分入學政策,獻血積分屬於加分指標中的社會服務與公益板塊,"近5年內,參加獻血(每次2分),單項累計最高不超過10分。"他告訴記者,自己從18歲起就開始獻血,到現在累計獻了6000毫升。他原本寄希望於用獻血積來的10分,換得孩子上一所還不錯的公立學校,但因從事個體工作,他沒有社保,按照當地的政策,孩子上學只能靠繳納社保的妻子的積分。
2022年,楊勇的兒子到了入讀一年級的時候,但直到辦手續時他才發現,妻子的積分差10分,進不了公立學校,最後兒子進了一所私立小學,每學期學費九千元。“孩子又不能用我的積分,我獻了6000毫升的獻血證成了擺設,根本沒用上。”
儲朝暉認爲,積分入學制度的實施,包括社保繳納、居住年限等積分項的設置是較爲合理的,但“獻血、捐款等公益性項目不適合作爲積分的條件。”在他看來,按照《義務教育法》和相關法規,在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是不應附加任何條件的,一些地方把獻血以及相關的公益性、志願性活動列爲積分項,“損害了公益精神,也損害了當事人接受教育的權利。”
對積分入學制並不利於中低收入 外來務工人員, 一些地方政府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例如中山市規定工作滿3年以上的環衛工人可以獲得額外加分,但是總體而言,這些針對性的政策傾斜依舊只是少數。
值得一提的是,在蘇州的積分入學細則中規定,在蘇州市從事環境衛生、消防、護理、殯儀服務、保安、公交駕駛、民辦教育等特殊艱苦行業一年以上,可獲積分100分。
對於獻血加分,吳陽覺得沒什麼問題,他認爲積分項目很多,包括學歷、發明專利等,“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如獻個血啥的,爲了能將孩子帶在身邊上學,我沒意見。”事實上,接受採訪的大部分家長都表示能接受獻血、捐款等進入積分項的設置。
也有網友認爲,這是一種地方保護政策,“不然所有人都擠到一線城市或者好的社區學校,哪有那麼多學位滿足所有人?”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王衛華在接受《南方週末》採訪時認爲,積分制度不是純粹的教育問題。武義縣可能希望吸引高淨值人羣或者優秀人才,但也不會拒絕其他的流入人口,因此用積分來評定。 這種方式也是將優質教育資源作爲吸引人才的獎勵。
熊丙奇告訴記者,從現實看,把居住年限、繳納社保等作爲積分項有其合理性,而把無償獻血與入學積分掛鉤,顯然不合理。在具體實施中,如果期望 將無償獻血、志願服務、慈善捐款等納入積分項,來推進所謂的當地文明建設,其做法 本身就是不文明的。
(應受訪人要求,文中吳陽、楊勇、李青爲化名)
【版權聲明】本作品的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歸北京青年報【北青深一度】 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如果…你可能就要失去我了
微信又雙叒叕改版了,如果不標星,你可能就會錯過我們的推送。星標只需要:①打開北青深一度公衆號主頁,點擊右上角“..."②在彈出的界面,選擇“設爲星標”。我們期待與你在每篇推文中相見!
黔東南第二大城市失守“縣城不停水”
205元,一個普通人的隱私被“開盒”一個選擇“拉胯”的書店老闆